罗艳
摘要:爱是教育的源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要想走进学生的心,就要热爱学生,时时刻刻地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
关键词:爱;细微;亲情
一、 走进学生心里,防患于未然
一个男学生在偶然的机会进入了我的视野:一次由于体育课被篮球砸破眼镜而划破眼睑,要我开出门证去医院缝针和拆线,没过两天他的外公去世又需要向我请假,这两件事加深了我对他的印象。最近又要通过QQ传输复习提纲,以及咨询期末分流的事项,他逐渐开始和我在网上进行沟通,通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我明显感到他的迷茫和无助。有次在聊天时他突然在网上对我说:“我多次想过自杀,我的朋友都说我很消极。” “有可能死就是一个轮回,只是人们害怕死,死是一个解脱,拥有的再多也会失去的,我害怕失去,所以乘自己不后悔的时候,去死最好,因为没什么牵挂,不怕后悔。”“我想过从8楼跳下去,没死的话就好好做人。”我感到这个学生在成长经历中肯定经历过不少事,我觉得我有必要去了解他、帮助他、开导他,逐步走进他的心灵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于是我决定和他继续聊下去。也许是无需面对面的缘故,他很坦白地告诉我,他在初中时是个很优秀的男孩,担任过班长,得到老师以及周围的人的一致肯定;同时令我没想到的是他也告诉我,他曾“做了很多出格的事:砍过人,打过架,抽烟,喝酒,逃课”。并在初二时因此而吃过处分。现在的他“脑子很乱”,很迷茫,雖然他也渴望成功,但是他也怕维持这一成功,就如他所说:“当一个人被捧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他就怕跌下来,压迫自己去维持这个高度好累的。”但他更怕失败所带来的失落感,他觉得自己是个“抱不上的刘阿斗”。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马上和曾去过他家家访过的杨老师进行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原来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跟着不负责任的父亲生活,经常一个人被关在家里,一日三餐也无人料理,两年前才刚刚搬到母亲处住。并且在一年级时曾出现因消极悲观、厌学、和家人几乎不沟通等情况,为此杨老师还劝过他母亲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同时杨老师还发现在他最近作文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想死的念头。杨老师建议我一定要和他的母亲联系,我也正有此意,于是我马上打电话给他母亲简单说明一下情况要求面谈。在面谈中,我了解到他其实很有孝心,外公生病期间的擦身、清洗有污秽的衣裤都是他做的。他的感情世界很丰富、很细腻,甚至有点多愁善感,比如他悄悄地收藏了他外公的手表留作纪念。他也很细心,为了不让他的外公起疑自己生了重病,他阻止亲生父亲去看他的外公。从和他母亲的沟通中,我感觉到由于父母离异给他童年带来的伤害;初中时走过的弯路给他留下的阴影;最疼爱、也是他最敬重的外公突然去世给他的沉重打击让他一直倍感压抑和消极,虽然他现在同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他仍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也是他缺乏安全感所致。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的不幸与坎坷,他对老师敞开心扉除了说明他对老师的信任之外,其实他是渴望和需要有一个可倾诉的对象,就如他所说:“我想找个交流的人。”就让我们做学生倾诉的对象,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任课老师和他母亲,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他;而他母亲通过我和其他任课老师,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儿子。这样家长和学校双方就能及时地进行沟通,更早地采取对策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这件事上,我感受到像他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很容易因为一些打击、挫折、困难等产生思想上的波动,进而容易发生一些过激行为,导致不良后果,但如果这时我们能有机会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那么就可以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发生。
二、 及时沟通,消除误会
“罗老师,王某(女)被屠某(男)打了个巴掌。”当时我刚吃好饭,在办公室批作业,顿时我目瞪口呆,不知该说什么好。我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但看着满眼泪水的王某,我知道我得马上处理这件事。于是我让她先冷静下来告诉我事情的原委:中午午饭过后,王某和其他几个女生在叽叽喳喳地聊天,在她们后排的屠某就警告她们不要吵了,可女生们怎么会听从呢?于是聊天继续,并说了声:“关你屁事。”忍无可忍的屠某一语不发地就打了王某一下耳光,王某也打了屠某一下耳光,惹怒了的屠某又打了王某一下耳光,并拿起一张凳子准备砸上去。我惊讶地听完了全过程。
屠某,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爱面子、一根筋。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他会在老师再三嘱咐要穿校服的日子里不穿校服,借口说校服找不到了,情愿挨老师批评也不愿说出实情:校服有点脱线。他会在因劳动迟到而挨老师批评时,与老师争执,先是狡辩说没迟到;而后在事实面前又狡辩究竟是迟到一分钟还是三分钟,并且在老师的大声呵斥下依然回以大声狡辩。他总能为了维护自己的那点尊严和对方产生冲突。有一次因晚间去超市而丢了自行车,回家被父母说了几句,就义愤填膺,在第二天早上又被说了几句后,竟离家出走,无故旷课一天。他性格较为内向、倔强并敏感、听不得半点批评的意见。
为此,我和他妈妈面谈过几次,从中了解到他父母工作较忙,无暇顾及他。刚上初中的他由于不适应学校生活而未打好基础,而他自尊心又特强,并且沉默少语,不善于交际、表达,自制能力又差,学习一路下跌。而父母以及自己对学习要求却很高。这种巨大的压力使他那强烈的自尊变成了强烈的自卑。他更沉默寡言了,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发呆。对他期望值很高的妈妈甚至为此生了一场大病。幸运的是后来他妈妈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也试着去调整了儿子的心态。经常抽出时间来陪他、和他交心、安慰和鼓励他,虽然成绩有了点起色,但性格决定心理,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有了自卑的心理又助长了他的自尊心理。加上他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仍十分严重,随时可能爆发。我也多次和他谈心,开导他换位思考,尝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遇事三思而后行、主动与他人相处、想要他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他人等。他也从完全听不进到愿意接受部分想法,从一句话不讲到愿意开诚布公地讲述前因后果,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很到位,最起码他愿意接受他人的规劝,愿意听从他人想法,毕竟他本性不坏。
可今天他以自我为中心,毫不考虑他人想法地对女生动用武力的做法的确让我吓了一跳。我先安慰了一下王某,又向屠某了解情况,情况基本吻合。刚一开始他还不承认自己有错,觉得是女生们激怒了他在先,,并且王某也打了他一下耳光,而且很重,要道歉也是她们先道歉。在我引导他认同作为男生要有绅士风度,男生应保护女生的一系列观点时,他竟然说:“男女平等,况且我打她,她也打我,也是对等的,凭什么我要向她道歉。”我只能又从换角度思考、换位思考、为人出处事、如何面对突发事件等几个方面来开导和教育他,并且告诉他,“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古人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贵的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勇敢地面对它、改正它。”经过长时间的协调,我和他终于达成了一致:1. 他当着全班的面向王某由衷地道歉,并取得对方的谅解。2. 回家和父母沟通,谈论这件事,取得家人的谅解,并请家人出面向王某道歉。
这件事最终圆满解决:屠某向王某道歉,王某表明自己也有错。而我也趁此事在班里教育其他学生。第二天,屠某的妈妈提着礼品向王某道歉,同时也教育他们不要因此事生有芥蒂,仍应友好相处。
通过对此事的处理,第一,我感觉到让学生信任老师是多么必要的事情。因为只有学生相信你,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求助于老师,避免他们盲目行事,导致事态恶劣,达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第二,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掌握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同时我感觉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合作来解决的。第三,可以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多多地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严中有爱,爱之有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