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涤凡
新时期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的。只有对教师、学生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素养,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根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质量工程”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其出发点便是基于“质量工程”的建设理念。同时,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重新整合课程逻辑,也是对教学资源的重构和配置。
一、建设民航旅客运输精品课程的背景
我校的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于2006年创立的,至今已招收11届学生,之所以创立该专业是基于对珠海市本土航空地勤服务事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及就业前景的看好,这个专业在创立之初经历了很多艰辛,从原先的一届一个的整合班到现在的一年两个的专业班,从学生对民航地勤服务的不了解,到理清教学目标,逐渐完善课程结构;从对口单位空白,就业渠道狭窄,到现在与珠海三灶机场、珠海九洲机场、中国南方航空、澳门机场、珠海各候机楼及安杰航空票务服务公司的就业合作以及长期以来航空专业毕业生的良好成绩和为我校夺得的各种荣誉——我校航空服务与管理已成为我校现代旅游服务类的一个主干专业。
但该专业整个教学与就业环节相对接时,遇到了很多瓶颈。
首先是实训条件。地勤服务是一项一线对客的服务,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需要与现行服务标准相符合的课程进行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操作教学,需要更多的实训课程的配合和实训场地的支持。同时,面对航空地勤服务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进出港操作系统都建立在实训操作的基础上,这一基础不仅需要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而更需要教师队伍能够具备相应的操作系统的技能和问题解决方案。
其次是课程教材。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直接就业技能的需求,并且一年级的《航空港旅客服务》与二年级的《民航旅客运输》就民航系统“民航客运员”考试所要求具备条件的教学并没有逻辑上的顺延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重复,并且理论性大于实践性,与我校培养职业人应具备的动手能力的素质要求不相符,创设符合本土民航旅客服务特点和我校办学特色的教材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是教师队伍。由于教育系统招收市直属学校教师的条件限制,原本有航空一线服务或教育背景的社会人员或应届毕业生相当大一部分为大专学历,所以我校的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均为跨专业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接触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顶岗实习以外也应该有机会学习和考取民航旅客运输专业从业知识和通行的资格证书,因此,航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以及再教育、再提升也成为重中之重。
第四是学生就业。 2017年我校的航空专业在对口就业率上又创新高,南方航空公司、珠海直升机及按揭票务在我校招收的学生就达30多人,在我市同类职校范围反响强烈。但我校航空服务与管理的历届学生就业情况虽属于旅游大框架下的“绝大多数对口就业”,但这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希望直接对口进入航空企业工作的愿景。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学历限制;(2)年龄限制;(3)就业核心技能限制;(4)历届对口实习生的表现。而通过考察别的省区市的航空中职学校的做法和作为中职学校可以改善的方面,笔者认为改善就业核心技能和改善实习生就业渠道是我们能够办好这个专业的突破口。
综合以上我校在建设民航旅客运输专业过程中的一些瓶颈,同时结合我校现有资源,依据航空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的要求,为重新审视、整合和重构我校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一些拙见。
二、航空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决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一批能体现当前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的示范性课程,其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课程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因此,为了能够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我校的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建设。
1.完善涵盖民航客运员实训操作要求的实训大纲和配套实训条件
针对现有的民用航空机场民航客运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民航旅客运输》这门课程应该涵盖“岗前准备”“乘机手续办理”“旅客服务”“行李查询”及“业务电报”等5大项、22个子项目。相关的实训设备包含了NewAPP进港/离港航班系统、值机设施(包含自助值机)、登机口设施、证件检查平台、VIP服务设施等,同时也应针对不同项目有不同的实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实施工学结合《民航旅客运输》校本精品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整合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在拟实施《民航旅客运输》教材的同时,要考虑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条件和分配比例。教材应该由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三部分构成,可以分成两到三个部分,并根据难易程度,有逻辑顺延地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整个两年的在校学习。而目前的航空专业课只有前三个学期开设,最后一个学期处于空白。
本教材应以学生考取客运员执照的民航局培训教材为基础发展而来。同时配以“立体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图片、文字、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作为辅助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在课堂上丰富感性体验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掌握课程理论精髓的同时能够掌握航空港地勤服务的职业核心技能,并且能够在这两年的在校学习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最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地勤航空职业人。
《民航旅客运输》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3.加强航空服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个合理的高水平教师梯队,无论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资历结构上来说,让师资队伍保持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同时也保证精品课程的不断完善和新鲜血液的补充。在教师资格方面,就民航旅客运输专业方面的教师应具备国内航协组织颁发的“民航客运员岗位资格(国际/国内)”的相关培训经历或取得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换句话说,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同时,需要进行在岗位实训,如进出港航班系统的操作等方面进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
4.开辟 “订单式培养”与“校企深度合作”途径
在职业教育中,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达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式”对接,而达到这样的目标,在学校的教学是一方面,而很大一方面需要民航企业和学校合作来共同完成。面对珠海市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两年一次的航展举办得如火如荼、珠海机场、珠海直升机场和通用航空企业的不断进驻、南方航空和澳门航空越来越看重本土人才的发掘和培养等,这些都说明了,航空专业不但需要“坐下来”,还需要“走出去”。根据我校实训教学的总体规划,学生在“周实习”“月实习”“年实习”中能够逐渐了解和把握所学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需要企业和学校进一步深入合作进行互助教学和培训,互派人员交流走访,最终建设成为一条从“生产”员工到录用员工的流水线。
三、民航旅客运输精品课程的核心要素与建设思路
民航旅客运输精品课程的核心要素与建设思路具体如表1所示。
校企合作—与九洲机場(安检)、三灶机场(VIP、行李、值机等)、各候机楼(票务、值机)建立合作(顶岗实习、订单等模式)
教研活动—校企合作、高中职衔接合作教研
师资建设——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师考证
为了发挥我校作为国家示范校对本土行业和相关教育的辐射作用,为体现我校旅游类专业引领带动其他专业发展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和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因此,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民航旅客运输》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迫切需要得到领导决策者和广大教师的关注。
责任编辑何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