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海
一、引言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一门具体课程各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具体内容的确定,对于制订课程实施方案,编制课程项目设计参考方案,规范课程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课程标准也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定、考核评价方式的选择的依据。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是本校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一门的专业课,对培养通用航空器专业学生掌握直升机系统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通用航空器维修专業为我校的新兴专业,相较于机务维修的其他专业而言起步较晚,在历时5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该课程的课程目标经历了从无到有,课程内容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课程的教学方法经历了从简单到成熟,而课程标准也经历了比较大的改变,笔者参与了新旧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在这里将该课程最新的课程标准展示出来,并给出新旧课程标准的不同,供读者参考和探讨。
二、课程定位
在旧版课程标准里,本课程的定位比较模糊,课程的名称不叫《直升机构造基础》,而叫《直升机技术》,课程主要内容的确定也没有相关的依据,而在新版的课程标准里,课程名称更改为现在的《直升机构造基础》,更加明确了本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并给出了课程主要内容的制定依据,即通用航空器维修的行业工作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是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基于民航飞机维修工程职业和工作过程,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介绍通用直升机的机体组成与功能、直升机飞行原理、旋翼系统、反扭矩系统、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直升机传动系统、直升机起落架系统、桨叶锥体及振动分析、直升机液压系统、直升机燃油系统、空调系统、防冰与排雨系统、防火系统、设备装饰与照明系统、仪表系统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专业教室教学、机库现场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等教学形式,采用符合民航标准的口试、笔试、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掌握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和直升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直升机在检查、维护和排故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为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尽快独立承担任务作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通用直升机的构造和系统,使学生掌握通用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和各系统工作的原理,培养学生具备查阅常用通用飞机维修相关手册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通用直升机日常检查与维护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读懂和使用工卡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故障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相关的后续课程提供直升机系统原理和检查维护方面的支撑。
三、课程目标
在旧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设定里,并没有将识读工卡、查阅手册等放入能力目标内,偏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践方面的训练没有提出要求,而通航维修专业的操作性很强,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不合适的,基于通用航空器维修标准,在新版课程标准里,已经将课程定性为理-实一体课程,把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一)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了解直升机飞行原理、直升机旋翼系统和飞行操纵系统、直升机传动系统、直升机的振动分析以及直升机其他系统的工作原理。
2.能够识读工卡、查阅和使用常用通用直升机维修手册、IPC手册,并能正确、规范地填写维修记录和签署工卡。
3.能够掌握基本的通用直升机主要系统的检查、保养、维护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关键部件故障处理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1.独立查阅常用手册,如AMM、IPC等的能力。
2.能够看懂和使用常用工卡的能力。
3.能够根据需要,查阅各类通用直升机维修手册并且理解其内容,用于制定飞机维修方案和指导排故。
(三)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科学、诚信、敬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安全、质量、效率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逐步实现民航机务作风所要求的“敬业爱岗、诚信务实、认真负责、遵章守纪、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如前所述,在新版的课程标准里,明确地给出了课程内容制定的依据,即《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里和该课程相关的部分,基于这个准则,确定了最终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本课程与《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表示见表1。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设计
基于《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的行业标准和通用航空器维修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具体的直升机机型为例(R44直升机),根据该机型的维修手册内容,设计了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操作的工卡,该工卡融合了直升机各系统的航前检查、航后检查、定检、大修等维护和维修内容,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机型维护方法,并能快速查找机型维修手册,解决实际问题。表2为课程实训环节的实训工卡示例。
四、课程设计思路
《直升机构造基础》以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线行业专家、学校专家、专任教师等)为依托,基于通用航空器维修的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理念上,注重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按照直升机维护与修理的工作程序,把直升机各典型系统的维护与修理序化为6个实训项目,围绕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在各实训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形成“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五、教学单元与学时安排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教学单元与学时安排如表3所示。
六、师资条件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专任教师要求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于国家重点院校航空类、机械类或其他航空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维修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具备传授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指导技能训练的能力。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负责人需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同时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有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具备“双师”素质,持有II类以上机型执照。掌握国内外航空发展动态,熟悉高职教育规律,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教学队伍中“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或超过70%,“双师”结构合理,实践指导教师具有民航维修经历或拥有CAAC(或FAA)维修执照,定期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民航相关岗位学习锻炼,并考取相应机型执照。
七、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教学评价:《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总评成绩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权重分别为50%,50%。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
八、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材:《直升机结构与系统》,陈康、刘建新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
飞机维修手册:BELL206 MM,BELL407 MM,Robinson R44 MM,EC145 MM, Sikorsky S-76 MM等。
实训维修工卡:BELL206检查工卡等。
其他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直升机构造基础》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立体化资源库,相关专业网站等。
九、总结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改革,而行业标准和民用航空器的维修标准是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准则之一,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道路上,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专业课课程需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才能有效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为国家通用航空器维修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民航局科技创新项目“基于‘课堂+车间的创新通用航空器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MHRD20130310)的研究成果;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02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何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