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对社会管理的模式、水平、效能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这个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既处于调结构、惠民生、转型升级、社会经济中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也是当今中国之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各种社会问题,如何引领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这对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社会管理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积极创新。
一、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
常态,顾名思义就是正常状态,而新常态,通常是指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从哲学层面上来讲,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过程,即否定之否定规律。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螺旋式上升运动,这是事物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经济新常态,就是人类在考量经济发展过程,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波浪式前进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1月9日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问题。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改变GDP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用发展促增长、用全面发展评判GDP增长,用价值取向取代价格取向,把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向度,从而更加科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方式。
在特定背景下,就目前經济发展现状而言,新常态的本质是提质增效。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就业有需求,价格能稳定,民生更有保障,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得以切实体现。经济新常态是GDP增长方式的革新,是增长方式的改变,也是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学的失败。发展经济就是要回归经济源点,经济,就是创造价值,也是劳动价值转化与实现,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也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的过程,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因此,经济新常态给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总体上有所放缓,但由于基数很大,实际增量依然非常可观。比照全球其他国家,如果我国GDP能够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总量,都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
2.从发展动力来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趋于平稳,但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增长后劲更足,挤压了增长中的光鲜泡沫。通过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手段,逐步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通过更多的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过度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3.从经济结构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是稳定优质发展体现,单位GDP能耗下降就是中国经济结构逐步向“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转变。
4.从社会管理创新来看,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新常态经济更加关注惠及民生,不再过度关注和追求GDP、人均GDP增长是否达标问题,更注重质的提升。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新常态经济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经济新常态意味着GDP增长方式的变革,改变了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单一衡量的发展方式。人类活动不断创造、转化和实现价值,不断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新常态经济讲究科学生态发展,更注重资源配置的优化,更强调尊重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新常态呼唤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做好各种服务的部门,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在深化政治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推动和保障改革的成效、服务于人民群众、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总体有一个布局,最初是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除了要大力发展经济,优先发展教育科技,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个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底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个紧迫的历史任务,也就是要加快实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全面发展,社会建设、人民生活也能够全面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二)化解纷繁复杂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与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客观上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把生机和活力激发出来了,但同时社会分层也加剧,社会矛盾也增多。在全国各地群体性事件接二连三,在国际上也造成了各种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我们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因此,我们更应该结合时势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现代社会管理格局。
(三)践行以人为本惠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与管理,是对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关切;是对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保障、医疗、住房、治安、安全等方面的协调和服务,而这些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通过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总体而言,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还有待加强。让发展的增量为广大人民所共享,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进步,才能真正激发和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加快推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只有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增强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基本民生权益,才能根本上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endprint
社会管理创新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先进的社会管理必须立足于民生的需要,要消除和解决群众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障碍,真正为群众谋福利,为民众的安全和人生平等提供保障,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健康自由的发展。
(四)破除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元结构,原来主要指二元经济结构。后来,延伸到经济以外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为一元、农村为另一元的城乡分隔和差异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东部等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速,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差距急剧扩大,把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对立起来,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沿海与内地、东西两冀、中心城市和边远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有胶化趋势。
“城乡二元结构”现已成为城市化和社会转型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实行农村家庭承包制否定了城乡二元体制的一种极端,而没有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继续存在的事实,城乡依旧隔绝,两种户籍制度仍然存在。虽然我们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的最大短板之一,是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着力解决的最大难题。城乡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也没有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在筹资标准、待遇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多轨并行,离统一管理、可转换衔接的要求相距甚远。中心城区城中村、转制社区虽然居民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换汤未换药,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自成一体,体内循环,形成管理“真空”、服务“盲点”、治安“黑点”。
(五)产业轉型升级,加快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以规范管理和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现。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与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具体主要表现在:
(一)小农经济在我国有很长发展渊源,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不平衡
中国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一直实行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小农经济,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一直存在国家公权力统包揽办各项社会事务,国家公民全变成被管起来,甚至过去从一地到另一地,也要政府开证明,缺少自由流动。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好转,才逐渐生长和释放出社会空间。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和保障制度,城乡分割和城乡差别从政策上给社会管理带来难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一整套制度已经过时。目前,出现“一城两制”“一村两制”“一家两制”“人户分离”等现象,实际上,现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居住、就业、上学,城里市民下乡居住养老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但目前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等的有效衔接问题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难度,管理成本大大增加,甚至于出现两不靠两不沾的管理缺失现象。
(二)单向统包统揽的行政管理过时,公民社会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程度低
目前总体上来看,我国还是实行自上而下的单向统包统揽的行政管理模式,忽视公民社会对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中国公民社会正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但总体程度还非常低,一方面是公民社会的自身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管理的组织与管理构架不够科学,社会参与意识和程度较低,自我管理和自治的社会管理机制尚未成熟,自主、自治和自理的自觉性社会管理程度有待提高。
(三)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有限责任政府的理念尚未确立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发生变化,而政府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面对社会结构阶层多元化,大量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股份合营经济等新型组织的出现。过去城镇就业人口中“单位人”占80%,而目前已下降到30%,原有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集中管理模式力不从心,出现了管理缺位或者缺失现象。
有限责任政府的理念尚未确立,市场经济制度有待健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民主意识的提升,我国过去长期高度集中一元化的传统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政府管理职能定位不清,有限责任政府的理念尚未确立,常常造成越位、缺位和错位等现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健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成为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和管理制度创新重要障碍。
(四)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流转加快而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的矛盾凸显
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社会流转不断加快,而我们的管理手段又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客观上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当前,就业方式多种多样,但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管理的格局并未形成。在广东等沿海相对发达地区,农民工、下岗工、流动人口,甚至三无人口逐年在增加,管理压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难题,城乡之间社会管理网络脱节,信息不对称,而且出现了许多管理盲区,出现了事无人管,人无人理的现象,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定压力。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在城市职工家庭中基本普及,农村手机、电脑用户迅速增加,QQ、微博等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使网络虚拟社会特殊人群逐年增加,而在这方面既缺少专门管理人才,又缺少有效管理手段,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四、新常态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立足国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注重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方式手段等。endprint
(一)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
要坚持解放思想,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思想上、工作布局上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彻底克服轻视、放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做法。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培养改革创新观念。培养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宗旨”、“人本”、法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教育。第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遵章守纪素质,增强拒腐防变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制度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在我国就是要改革和完善那些与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相矛盾或相背离的体制上的问题,切实整合和协调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解决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调整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真正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一要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二要明确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责任。要清晰界定各级政府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管理的职能和责任。从省、市州、县市区政府到街道、乡镇、居民委员会和村委会形成职责和分工。三要制定社会管理政策和法规。要依据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制定社会管理政策和法规,确定城市社会管理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一要确定社区为社会管理重心的理念,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建立多元协同下的社区自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社区中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民众社会管理作用,鼓励民众自主管理社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三要发挥居委会和村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要加强居委会和村委会建设力度,明确居委会社会管理功能,妥善解决居委会和村委会自治功能和行政功能之间的矛盾。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一要大力扶持社会管理类的社会组织。鼓励建立参与社区社会管理的各类社会组织,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二要明确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规范其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动,鼓励其成为公民参与社区管理平台。三要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志愿者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规范志愿者制度,并提供制度安排和实施渠道。
(三)构建协商民主平台,健全社会管理运行体系
建立政府与市民协商共治机制。一是建立问计于民机制。政府社会管理部门要主动与群众沟通,鼓励市民为政府建言献策,吸收民众代表参加社区管理機构。二是建立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决策机制。通过听证会、咨询会、发布公告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民众参与政府社会管理的决策过程。三是建立民众参与“顽症”治理机制。通过一系列引导措施,有效解决一些社会管理中的“顽症”。
建立立体、多方监督的政府问责机制。一是政府必须重视和鼓励社会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媒体的监督。二是重视人大监督。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对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监督,健全问责反馈渠道。三是积极探索内部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机制上强化对社会管理权运行的有效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的高效融合,进行立体式的、多方位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避免社会问题的萌芽和发展。
逐步建立完善社会管理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要求加大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财政公共支出要在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行前提下,对市场失灵情况下的各类社会事业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各类公益性或非营利性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援助。对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四)合法、平等、正义,推进法制规范化建设
作为社会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直接关乎社会运作是否顺畅、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交往是否融洽。但是违法的管理则必然导致社会关系扭曲、社会矛盾百出、公民权益受损。所以,坚持合法、平等、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管理机关的必然要求。
推进法制,必先立法。尽快出台关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界定社会组织的范围、管理内容以及权利和义务,切实解决执法主体不够明确,管理责任不够清晰,管理部门互相扯皮推诿等现象发生。真正建立责、权、利相统一对等的社会管理新机制,确保时时事事、层层面面都有人管。法律在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逐步改变 “权大于法”“信权不信法 ”“信访不信法” 的观念。
(五)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为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经费向基层倾斜,用实际行动解决好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信息化平台等系列问题,为基层社会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全身心地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社会各届,中央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援,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尽快化解镇村的各项债务,消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不稳定因素。将人民调解制度、社区矫正帮扶、流动人口安置、治安管理、、工资报酬等均列入财政预算计划当中,确保基层的各项工作出现有人管事、有钱管事、愿意管事的良好局面。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是否有社会管理经验的人做往往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所以加强队伍建设非常重要。为此,要关心关注社会管理干部的队伍培养,加强从基层选人用人,将眼光投向工作一线,以工作实绩为标准,从基层队伍中选拔干部。使广大基层社会管理者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在工作上干得有劲头。将基层综治工作队伍的补贴列入财政预算,解决好人员编制偏少、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任务偏重等问题。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人力保障。endprint
(六)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干部队伍的“ 媒介素养”,营造官民和谐,凝聚共识生态社区
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等新媒体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推手,我们在工作中要有效引导,为我服务,通过网络问政、舆论监督等方式做好方向的引领。不断总结各地区各层面的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验,提高管理的水平和工作艺术,有意识地培养党员干部在处理问题时的关键情商和 “媒介素养”,这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化解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各种利益分化和社会矛盾也很重要。各级领导要自觉做党和政府与网上意见领袖沟通的桥梁。
意识形态上要有意识地营造官民和谐、凝聚共识、官民互动的良性生态社区,主动占据舆论的主导权,话语的制高点。善于运用信息开放对付各种流言和谣言,善于运用缜密的哲辨思维来说服民众。积极沟通、团结“新意见阶层”,打破官民之間隔阂,使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变得更有效、更贴心、富有人情味,同时也更有担当。主动积极推出体制内“意见领袖”,加强对党政管理队伍“媒介素养”培养培训,把意识形态统战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正确地、建设性地结合大众传播工具来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和营造政府形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和谐是一种社会新常态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良性的社会互动关系。我们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不是要建设一个没有矛盾、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差别的大同社会,而是建设有共识、可包容、有共同价值观念的社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的创新,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校企合作产业园模式研究(编号:20130101007,项目负责人:廖益)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童少颖.试论发展社区教育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略[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赵旭东,朱天谱.反思发展主义:基于中国城乡结构转型的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11.
[3]陈金龙.社会管理需要公众参与[N].南方日报,2011-06-07.
[4]张先华.浅议当前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6518550.html.
[5]王宗星.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EB/OL].http://www.docin.com/p-1385694950.html.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