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真实的数学课堂

2017-12-02 02:47匡茂元
湖南教育 2017年43期
关键词:份数油条烧饼

文︳匡茂元

回归真实的数学课堂

文︳匡茂元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教师的头脑,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越来越“精彩”。但是,细细回味就会发现,这种“精彩”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教学情境花样频出,却不符合生活实际,也缺少“数学味”;合作探究经常化,却缺少思维含量,沦为体力劳动,等等。毋庸置疑,数学课堂应该回归真实,充满“数学味”,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活跃、灵动。

教学情境要真实。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容易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联系生活实际,就会使学生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想法。因此,教师应该追寻真实的数学情境,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设置了故事情境:早上,妈妈要小明去买早点,告诉他:爸爸要3个烧饼,2根油条;妈妈要2个烧饼,1根油条;小明自己要1个烧饼,1根油条。小明来到街上,先想到爸爸,买了3个烧饼,2根油条,又去为妈妈买了2个烧饼,1根油条,最后又汗流满面地为自己买了1个烧饼,1根油条。教师问:“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其实这就是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说明我们的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的情境才是真实的好情境。

合作探究要有思维含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但目前课堂上的许多探究活动并不是学生主动而为之,而是固化在老师的指令中,变成了学生的体力劳动。合作探究要有实效,教师要善于创设和捕捉探究的契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探究要源于教学的需要,要有学生的思维参与。

例如,在教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一开始就问:能不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呢?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极其顺利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虽然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成功,但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被老师提问中的“完全相同”给限制了。为什么要用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学生不知,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进行了一回操作,并没有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这样的活动缺少学生思维的参与以及批判性的质疑,是假探究。

又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分别数一数平均分成的份数。教学此题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1.先猜后折,产生需要;2.观察每次对折后的份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次数每增加一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3.出示补充表格(在原表上增加一横栏,写出每次的算式),填写完整,说说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在纵向、横向间都有发现,最后得出:对折几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几个2连乘的积。4.你还有什么想法或困惑要跟大家交流?学生:这方法虽然很好,但如果对折100次,不就要用100个2相乘?(学生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主动作新的思考)5.如果已知对折后的份数是64,怎样求出对折的次数呢?……不难发现,这样的探究教学才有学生思维的参与,也才是真实有效的。

(作者单位: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胜利小学)

猜你喜欢
份数油条烧饼
100分烧饼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烧饼崔
小猪吃烧饼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份数法”的妙用
烧饼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