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现在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实践,应该受到我们一线教师的关注,尤其是政治学科,可以将政治学科和微课的特点相结合,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本文从微课的概念阐述、特点和如何设计几个角度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他人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 微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07-02
和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2014年的高三教研活動,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微课。我听了几位市里老师上的关于高三复习的微课,这些微课听下来让我耳目一新十分的有感触。今年扬州市开始全市范围内开展微课的普及以及比赛,让我加深了对微课的一些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就我对于微课在政治学科使用的一些心得做一些总结。
微课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它是在借鉴西方微课实践基础上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对于其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所调整,但我们可以总结出核心的几个关键词:视频呈现、简短完整、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学习。这些关键词既表达了微课的核心要素,又体现了微课不同于其他教学资源的特点。
思想政治微课与一般意义上的微课有所不同的是,它融合了政治学科的特点,在结合学科特性的基础上对微课进行窄化,使其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微课不仅具有政治课的德育特点,更具有微课的短巧多元特点,由此与传统课堂区别开来,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生长力。思想政治微课作品大多是由处于教学一线位置的老师设计制作的,与学科知识点紧密关联,有些作品甚至已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足以显示微课这一新兴教育资源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运用前景。因此,我们其他一些刚接触微课的政治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尽快的投入到微课的设计和使用中,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课堂和学生。
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这是我们现在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遵循思想政治课程特点,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求,也恰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德育课,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知识的传输,而应该是人的发展,即学生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都过于注重静态知识的传输,导致学生情感失落、价值观空虚、主体行为方式缺失,其结果就是学生知行不一地畸形发展。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展,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真正落实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微课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坚持主体性原则,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以及对学生人格完善的关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二、突出“微”特性,兼顾完整性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思想政治微课的完整性主要指的是整体结构的完整——包括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习单元、学习活动流程等),同时附有配套的练习或反馈。其次,完整性也包括相关知识内容的完整,即完整地呈现某一知识小点,不破坏其内部结构。
此外,思想政治微课在设计时必须要严格把控好时间。根据思想政治的学科特性,其概念、知识内容都不宜过分长篇大论。
三、确保有效性,展现创造性
思想政治微课要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之下展现创造性。思想政治微课说到底还是为思想政治课堂服务的,要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确保微课使用的有效性。思想政治微课的有效性评判标准在于微课使用是否恰当、是否能带来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否能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是否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只有确保思想政治微课使用的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善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
作者简介:
刘晶,女,29岁,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职称:中一。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