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磊
摘要:Android移动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完课程后往往仍旧无法完成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这一问题,分析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引入一个有实用性、涵盖知识点较为全面的工程项目案例作为教学主线进行授课的方法,并采用提交项目作品与设计报告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Abstract: Android mobile development is a highly practical cours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students are still unable to complete a practical project after completing the cours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was analyz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by introducing a practical and covering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project case as the main teaching line. The course assessment is conducted by the submission of project works and design repor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knowledge comprehensively and exercise their practice ability greatly.
关键词: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CDIO教育理念;课程建设
Key words: Android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CDIO educational philosophy;cours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3-0188-02
0 引言
Android是Google公司于2007年11月公布的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手机操作系统,凭借其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开源的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采用,近几年在各大品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以及多媒体网络终端等电子设备上很快得以普及。2017年初Android操作系统在全部上网设备中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37.93%,超越Windows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操作系统。
随着Android系统市场占有率的增加,Android开发人员的需求也稳步攀升。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紧跟社会技术需求,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提高学生实际工程项目的研发能力,增强他们社会就业的竞争力是本课程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知识要点,学生听取并按时完成该知识点对应的项目案例。从授课内容来讲,难度可能不是很大,学生可以听得懂,也可以相互协作实现知识点对应的项目小案例。但这只是教学目标的第一步。Android移动开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如何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做出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移动app系统才是难点和关键所在。如何适当地开展Android教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市场需要的Android知识、技术和技能,探索Android系统应用研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近几年,在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改革上,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较为前沿的成果。CDIO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模式。截至目前,世界上28个国家近百所著名大学都采用CDIO教育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成果。我国从2005年开始学习探讨并在多所高校实施了CDIO教育模式,相关经验和成果也进行了推广。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实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1]。
为了培养Android开发应用型的人才,本课程教学尝试使用了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将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进行知识点分解,将学生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一种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这门课。希望以此能促进学生移动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工程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就业的社会竞争力。
2 基于CDIO的Android移动开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2.1 课程定位
Android移动开发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开发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具备Java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XML等先期知识,因此我院将该课程开设在本科三年级的第一学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能在大四毕业实习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Android开发工作岗位。
2.2 教材的选取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会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按照教材章节知识点进行课堂讲解。尽管现在市面在售的Android开发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有案例介绍、分析与实现,但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知识点对应一個案例,案例之间大多都是独立的,联系性不强,学生学完之后只是理解了每一个知识点,却不会将它们融会贯通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不知道用在何处、怎么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让教材为教学服务,只是作为一个学习参考,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事先告知学生几本好的教学参考书以及Android学习网站,他们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进行选择。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参考书是郭霖的《第一行代码-Android》,其中第1版是基于Eclipse开发环境,第2版是基于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的。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也关注郭霖的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每个工作日的八点都会有文章更新,来自各路资深的Android开发人员的最新技术分享,供大家课余根据兴趣自学实验。endprint
2.3 工程项目的选取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用性、学生比较熟悉的项目App案例,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要与教学大纲尽量吻合,然后按照知识点进行子项目拆分,利于教学和实践。一个案例要想覆盖教学大纲中全部的知识点,这也是很难做到的。这时会另外采用一些小案例进行配合教学[2-3]。我们选取了具有网络数据访问功能的校园订餐App项目案例。项目实现过程中各个界面的呈现使用了Android UI控件与界面布局知识,店铺和菜谱展示列表使用了ListView与Adapter的相关知识,店铺和菜谱信息的查询、获取、收藏以及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修改等操作使用了事件监听机制、SQLite数据库编程、Android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JSON数据解析以及后台服务器端的設计与运行配置等相关知识。结合Android应用开发人员所要求的技术能力,Android移动开发这门课的授课内容以及项目案例实践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2.4 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
教学过程中,3-4位学生成立一个学习小组,跟随教师的授课进度完成案例中有关界面、数据存取以及网络通信的设计与实现,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在上机课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并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一个项目案例将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课程考核阶段,建议3-4名学生分为一组相互协商,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自主选择项目开发案例,同时教师要对项目的难易度进行把关。建议学生按照界面实现、功能逻辑实现、项目整合以及开发报告文档撰写的方式进行分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课程设计完成之后,每组同学都要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App,介绍界面设计以及逻辑功能的实现,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终成绩由“小组项目*60%+课堂案例*30%+考勤*10%”构成。
3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在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通过将一个实际的项目案例作为整门课程的教学主线,让学生以一种实践的、知识点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这门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课程学习,每组成员最终都能完成一个非常实用的App作品,而且他们对于提交系统App与报告文档形式的考核方式很有热情,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发出了音乐播放器、二手物品交易、体重测量仪、天天记账、计算器、背单词、记日记、连连看、拼图、闹钟、宠物世界、天气预报等各种非常实用有趣的项目。每组同学都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跟踪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64-166.
[2]雷予斯,周珂珂,琚小明.Android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11):131-133.
[3]陈惠敏.应用型本科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25-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