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术丽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2018年1月1日,全德范围内将开始实施认证体系新规。新规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将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同时也将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ducation of German higher engineering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domestic scholars. The new certification system will begin to b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Germany from January 1, 2018.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for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rules will undergo a series of major changes and will also present some new problems.
关键词: 认证新规;变革;专业认证;问题
Key words: new rules of the certification;reform;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problem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6-0170-02
0 引言
在“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急需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而我国几十年所形成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13年,教育部批准37所应用技术大学为改革试点单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全世界公认的领先职业教育模式。了解、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而德国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一套完整的、由全国性的学科评审委员会、认证机构和高校共同组成的专业认证体系,对全国各专业的认证评估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保证各专业的质量。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德范围内将开始实行全新的认证评估体系新规。
本文将从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介、德国认证体系新规实施的背景情况、主要进程和变化、及后续跟踪等方面对新规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有意向与德国在“专业认证”,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合作的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介
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其措施包括:引进专业认证机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在保留原有学位制度的基础上,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学位及其课程,对新设立的学位和专业强制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新学位和课程的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认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监控手段,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在德国,专业认证体系由全国性的学科评审委员会、认证机构和高校共同组成。为了统一专业认证标准并保证机构自身的质量,1998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与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联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科评审委员会,由学科评审委员会专门负责学士和硕士课程的审批工作和对专业认证机构的资格认可。学科评审委员会作为独立的机构,由14名州代表、高校代表、学生代表以及企业家的劳工组织的代表组成。学科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整套质量认证程序,通过评审的认证机构可获得学科评审委员会颁发的“资质印章”。[1]目前,德国通过可学科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开展认证的机构有6家。其中一家权威的认证机构是ASIIN,全称是工程科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认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德国高校工程学科、信息学科、自然学科和数学学科各个专业的认证。[2]
2 德国认证体系新规背景
2008年4月,德国北-威州某私立高校的两个专业最终没有通过某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认证评估机构(私法性协会)的认证评估决定;2008年5月,北-威州教育部责令该私立高校停止招生,并进行整改。其间,经协商及投诉无果,该私立高校于2009年11月将该认证评估机构及其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告上行政管理法庭,认为州政府教育主管批准开办的学科专业为什么被私法性认证评估机构的“认证评估决定”的否决。官司一直打到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这是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介入教育事业的极个别重要事案之一。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于2016年1月17日做出判决:北-威州关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认证评估程序法规违宪。其判决的核心思想是:“认证”符合德国基本法(宪法)的相关规定,是州立法者/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保障教育质量的行政手段/工具。但是,不能将此职能及权限更多地委托于其他参与者,即像ASIIN这样的私法性认证协会,而应遵从科学(高等教育)的自我理性,由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自行做出决定。迄今关于高等教育学科认证评估程序法规违宪的要害之处是:“私法性认证评估协会”“合法地”“越俎代庖”,凌驾于“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之上。但须强调的是:这不是“私法性认证评估协会”本身及其认证评估措施的错误。启动全德高等教育学科认证评估体系重大变革的目的是,修订法规,依法管理,强化职能,理顺关系,严格措施,确保质量。
3 主要进程和变化
3.1 新规主要进程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责成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牵头,最迟在2017年12月31日前,与16个联邦州文教部签订《国家协议》(Staatsvertrag),对现行的认证评估体系法规进行修订,并制定新的认证评估程序体系法规(Musterrechtsverordnung),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endprint
2017年9月12日到14日,德国柏林召开了认证新规施行前的一次重要研讨会:“德国高校变革时代:德国认证评估体系新规”Zeiten des Wandels der deutschen Hochshullandschaft: Die Neuordnung des deutschen Akkreditierungssystems ab 2018。德国有关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暨学科专业负责人、教师、大学生、认证机构和企业界的代表共194人与会。解读、贯彻和应对德国将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认证评估新规。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认证工作组组长、北-威州创新教育研究部官员Dietmar M?觟hler博士,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对制定认证评估新规的起因、过程、新旧规比较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宣讲;德国雇主联合会前副会长、德国科学认证委员会成员Josef Beutelmann荣誉博士和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副会长、柏林经济技术大学校长Monika Gross博士教授,分别从认证机构和德国学校的层面和角度,对认证评估新规的影响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释;部分参会代表就如何从法律和政治层面去适应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新规的“变”与“不变”,高等学校、认证机构和德国认证委员会在新规体系中的角色,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讨论。
3.2 新规主要变化
目前,新的认证/评估程序体系法规尚未正式出笼。据研讨会的“法规政策解读”等报告和发言透露,新的认证/评估程序体系法规,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强化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授权(辖属)的“德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认证委员会(AR)”的专业/评估职能,赋予其更多行政管理权限;
②施行针对学科专业的“项目认证/评估(Programm-Akkreditierung/Evaluation)”、针对高等学校的“系统认证/评估(System-Akkreditierung)/Evaluation”和“其他认证/评估”,高等学校可自选认证/评估模式;
③建立全德统一的具有可比性的认证/评估标准,均以《欧盟标准和指南》(ESG)和相关学科专业认证/评估标准为参照,以促进/保证欧盟高等教育的统一性;
④取消认证/评估机构的专业专家聘任权,认证/评估专家(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代表)须由高等学校校长联席会议(HRK)任命,并向AR做出推荐,高等学校领导不得聘为认证/评估专家;
⑤认证/评估认证机构不得再出具“认证/评估决定”,而是出具“认证/评估建议”—不再是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认证/评估机构不直接将“认证/评估建议”送达高等学校,而是将“认证/评估建议”呈请AR作出最后“认证/评估决定”;
⑥制定具有“上限”的認证/评估收费标准,初次通过认证/评估的有效期为五年,通过再认证/评估的限期为七年;
⑦AR继续负责对认证/评估机构进行资质性的认证/评估。
3.3 面临的新问题
新规的施行也面临这一系列的新问题。比如:高等学校内/外部认证/评估的协调性、高等学校领导与专业领域认证/评估之间的矛盾、与欧盟认证/评估标准的同一性、认证/评估机构既有认证/评估专家队伍的继续利用和建设、认证/评估程序周期过长、AR“一根针线孔”权限的官僚化、职业实践界参与度的削弱、德国高等教育学科认证/评估的国际(北美)承认等。
4 结束语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虽然已经签署了国家协议,但是,各州的认证评估程序的具体执行规定还正在商讨制定中。具体要怎么做2018年1月1日开始便会知晓。我们将继续关注德国启动高等教育学科认证评估体系重大变革的进展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反馈和报告,以期为我国有意与德国在高等教育专业认证领域进行合作、并引进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院校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新艳,张安富.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5):73-74.
[2]吴清.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SIIN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213.
[3]孙进.德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程序与标准[J]. 高等教育研究,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