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珠
【摘 要】孩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规律,读懂孩子,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机会,给孩子更广阔的天空,静待花开。
【关键词】读懂孩子;成长规律;静待花开
有人把教育孩子比喻成种花,要依照花的成长规律耐心等待花开。
从教11年,也算桃李满园。每天做着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的事情。看着班级的孩子,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做事踏实认真,有的反应总是慢半拍……然而多年之后,毕业生再回来看我时,大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曾经课堂上我认为的那个他。那个特别多动让人着急的小A考上了一中,据说还当了班长,高大帅气让我不敢认;那个少言寡语的小B如今开朗了很多,身边朋友一群,据说成了学校的积极分子;那个我一直很喜欢的数学很棒的女孩小C谈了恋爱,成绩下滑的厉害;那个上课时被我批评最多的小D给我带了一大束花,有好多话跟我说,亲切无比……
于是我反思,在孩子换了不同老师不同学校之后,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是不是太早给孩子下了定义!我是不是在教育孩子时太担忧、太着急!我是不是在心里给孩子扣了一个大帽子!如果我能放慢评价、等待成长、多些鼓励性滋润,是不是这样才是给孩子更好的爱?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如果尝试着让蜗牛牵着我去散步,放慢脚步,静静等待,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才更利于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所以说,既然孩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规律,那就要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其次,同样都是成长,但不同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他们因个性气质、智力结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的不同而决定了每个孩子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加之孩子吸收周围环境、成人施加教育影响的不同,使有的孩子发展的快些,早早地锋芒毕露;有的孩子发展得慢些,可能属于大器晚成。
此外,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个体的差异,先天的秉赋,后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间的千差万别。就象人的手指头有长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教师要做的是去发现他的长处,要多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再提供适当的条件去培养这方面它,发展它,做到扬长避短。再就是积极面对,在孩子在成长中的教育以等待为主,静静地观察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帮他一下。要相信孩子,相信时间,相信生活。
因此,当学生汗流浃背跑进教室上课时,请为他们留一点喘息擦汗的时间;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时,请不要急于大动肝火加以制止;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受阻时,请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其思考;当学生的家庭作业未及时完成时,请不要急于在班上点名批评训斥;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如意时,请不要急于怪罪学生是一群白痴;当班级发生突发事件而情况不明时,请给予学生自我申辩的机会;当学生误入青春歧途而荒废学业时,请不要大惊小怪,不加分析地贸然干涉……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这句话令我刻骨铭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慢工细活,急是急不来的,它要求教育工作者潜下心来浇灌梦想之花,等待那最烂漫的绽放。等待不是沉沦,也不是颓废,而是蓄势:因为等待,教师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执着,因为等待,教师锻炼了心性,酝酿着一种希冀,从而抵达了一个新境界!
今年我换了新班,新班主任向我了解曾经班级孩子的情况,换作从前,我会“自以为是”的把我了解的情况详细告知,而如今,我变的“少言寡语”,我只是说了个别某个孩子的身体不太好,不可以参加剧烈运动,某个孩子需要在秋游时帮忙申请补助,其他我闭口不谈。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欣喜的发现,在新老师的重新认识下,班级的孩子也都发生了很多让人惊喜的变化,那些曾经“枯萎的枝杈”开始冒出了“新芽”。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
自从当了妈妈之后,我对学生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期待女儿遇到一个乐观、积极、严格、有耐心的好老师,我开始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审视一个老师的角色,做一个女儿需要的好老师,和女儿共同成长。
等待,让成长更坚实;等待,让岁月更恒久;等待,让生命更丰盈!在生命的成长中,让我们学会耐心地等待。给孩子机会,给孩子更广阔的天空,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