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

2017-12-01 20:10王春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纸片物理能力

王春花

很多教师新教材旧教法,换汤不换药,学生们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有的老师特别反感讲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唯恐自己的思绪被打断,影响教学效果,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为不明智的,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教师应重视学生内心的体验与主动参与,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平等互动的气氛,使他们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当前课改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环境下愉快而有成效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与能力,作为老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将课堂教学由过去的老师唱独角戏的“单边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就成为我们每个物理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課堂—激发学生发挥潜能激情

有心理学家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指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在以往的教学中总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影响上课进程,能不做的实验尽量不做,能演示的实验更不会安排成学生实验,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结果培养出来的是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新课标,通过外出学习观摩,我体会到给学生营造动手操作的氛围,是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对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自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教育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而不是学什么。如讲“密度”一节时,我拿出了一个金灿灿的戒指,让学生判断一下是镀金的还是纯金的,他们有点不知所然,这时我直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相互探讨,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说用牙咬着试试,金子较软,这时有学生提出万一有毒不能用牙咬,也有学生提出直接掰开看看,这时马上有学生提出不能用带有破坏性的判断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我引导他们展开思路,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趁机引入密度概念,学生带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听课,自然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营造一个适当开放的课堂—搭建发挥潜能平台

有教育专家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参与度。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不断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时不时出现的“求异”、“标新”要满腔热情的给予评价,使他们真切体验到求异价值,引发他们创新,比如对“电动率的计算”这节知识而言,很多习题就可以一题多解,有时出示一道有技巧性的难题后,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如何解,这时总会有些同学另辟蹊径,得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解法,在老师和同学的声声赞赏中,这些同学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学习物理的兴趣自然更加浓厚。我在演示表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个实验时,将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硬纸片不掉,水不洒是因为大气对纸片产生的向上压强大于杯中水对纸片的向下的压强,这时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纸片不掉是不是你在杯沿涂了胶,同学们大笑,但我并未像有些老师大骂该同学们故意捣蛋,而是让他上讲台自己做一遍此实验,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全班同学,之后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大胆质疑的精神,这样的结果使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更多。参与课堂的意识也更强了,这不但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也进一步亲和了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更加强烈,这无形中会带动更多同学去“求异”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一个体现人文的课堂—拓展发挥潜能空间

学生不能求异时,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那怕他的“求异”结果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及时鼓励,而不要一棍子打死,要让学生在对新事物的艰苦追求中获得创新的乐趣,从而渐渐养成自觉求异创新的意识。让不同的同学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创造一个人人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亲身经历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比如在讲授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时,我设置了一个研究性课题,“假如我是宇航员”然后又设置了几个子课题。①我怎样上天?②我的太空生活与地球有何不同?③我怎样返回地球?将子课题分组承担研究,我给予充足的实践让他们查资料,与专业人士交谈,几天后,同学们研究结果让惊叹不已,他们不但对以上三个子课题做了全面准确的回答,还研究出了太空的环境,太空服的构造,例举了前苏联宇航员返回大气层时因提前脱下宇航服导致血液沸腾死亡的事例,通过这样的开放式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了物理基础知识,也使他们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不但使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本节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像物理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享受到成功的欣喜,获取发现的快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产生碰撞、创新火花处处闪现、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锤炼,智慧得到升华。生活是学习物理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学生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内知识,更要关注课外拓展、延伸,比如,学完初二物理后, 我组织学生展开了“物理与生活”的讨论,同学们提到了生活中的摩擦、高压锅的使用、温度计的原理、惯性车等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实例,通过这样的活动,整合了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生活经验,使学生探究到的物理知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并产生想像和创造,从而体会到物理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这便是整合生活资源,拓展探究渠道所带来的功效。

总之,作为老师,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搜集学生生活中的物理事实,创设和提供从事物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搭建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不论采用何种模式,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敢于探索真理,敢于发表意见及自信,好学的性格特征,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艳涛.初探实施潜能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报刊荟萃,2017(04)

[2]艾克柔.开发学生潜能的“三自”方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猜你喜欢
纸片物理能力
留言板
纸片也能托住水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讨厌体假日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