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莉,姚美华,朱玉婷,冯慧仪
(1.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消化内分泌内科,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综合外科,广东 广州 510000)
预见性护理在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 莉1,姚美华2,朱玉婷1,冯慧仪1
(1.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消化内分泌内科,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综合外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预见组和对比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预见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与对比组患者相比,预见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与护理后其生活质量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组患者相比,预见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预防性;护理;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效果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内科疾病[1]。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进食后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腹胀、嗳气等。反流性食管炎属于食管黏膜炎性病变,是慢性胃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后,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可显著加重,其生活质量可进一步下降[2]。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咳嗽、反酸等临床症状。这些患者均排除了合并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和参与研究、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可能。这些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预见组和对比组。在预见组43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3例,其平均年龄为(44.5±5.6)岁。在对比组43例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12例,其平均年龄为(44.8±5.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预见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评估其心理状况,进而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帮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消除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疑虑。获取患者的信任,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配合度。2)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关于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案、进行用药治疗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指导患者少食多餐、不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以减少其胃黏膜受到的刺激。指导患者在睡前2个小时内不可进食,在进食后半个小时内不可卧床休息、频繁下蹲或举重物。3)加强病房巡视。在患者的病情急性加重时增加对其病房进行巡视的次数,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情况,为其制定食谱,并指导其穿宽松的衣服、注意休息和防寒保暖。4)用药护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为其介绍应用抑酸剂、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高其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3]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的评估内容包括躯体疼痛、躯体功能、躯体职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交功能、总体健康8个方面,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根据相关文献[4]的判定标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级别:1)治愈。经治疗与护理,患者返酸、胸部疼痛、有灼热感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其食管黏膜光滑。2)有效。经治疗与护理,患者返酸、胸部疼痛、有灼热感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经胃镜检查其食管黏膜的病灶有所缩小。3)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以上的标准或病情在进一步加重。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进行治疗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治疗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与护理后其生活质量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组患者相比,预见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与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
组别 治疗与护理前 治疗与护理后预见组(n=43) 483.6±80.7 593.7±90.5对比组(n=43) 486.2±81.4 523.9±88.7 P 值 >0.05 <0.05
预见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2%,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9%。与对比组患者相比,预见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根据病因及症状的不同,食管炎可分为放射性食管炎、化脓性食管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其中以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反流性食管炎是指因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导致的食管黏膜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部烧灼不适、泛酸、吞咽困难等,部分此病患者可出现食管狭窄或溃疡。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主要为抑酸剂、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临床上常用的抑酸剂主要为铝碳酸镁等。此类药物具有减轻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抑制胃黏膜的炎症反应、改善胃部不适的症状等作用。莫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具有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抑制胆汁反流入胃、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改善上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功能等作用。胃黏膜保护剂具有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强化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减轻胃酸、胆汁对胃黏膜的刺激等作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采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后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是指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基本原则,将全面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作为主要目标,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提前对其进行预防性干预的护理模式[5]。相关研究[6]发现,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防止其病情进一步恶化,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临床实践证实,对此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还可全面提高其接受护理干预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笔者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慢性胃炎患者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慢性胃炎患者往往不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因此,在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朱世雯.反流性食管炎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39-4040.
[2]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3-84.
[3]李伟玲.浅析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及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3(36):433-434.
[4]刘静,张红卫,徐克群, 等.内镜室护士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58-59.
[5]罗海莲,徐伟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53-355.
[6]王晓欢.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3例的术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51-5751.
R47
B
2095-7629-(2017)8-0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