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Ms 7.0级地震的左旋走滑作用与动力机制

2017-12-01 10:23邵崇建李芃宇周荣军刘玉法颜照坤王伟明
关键词:松潘虎牙北西

李 勇, 邵崇建, 李芃宇, 周荣军, 刘玉法, 张 威, 马 超, 颜照坤, 闫 亮, 王伟明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成都 610036;3.四川省地震局,成都 610041; 4.华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四川 华蓥 638600)

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左旋走滑作用与动力机制

李 勇1, 邵崇建1, 李芃宇2, 周荣军3, 刘玉法3, 张 威3, 马 超3, 颜照坤1, 闫 亮1, 王伟明4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成都 610036;3.四川省地震局,成都 610041; 4.华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四川 华蓥 638600)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的Ms 7.0级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 8.0地震、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发生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九寨沟Ms 7.0级地震及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和历史地震分布、区域应力场、活动断层等资料,来揭示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与动力机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之间的交汇区,显示活动断裂的交汇区对此次地震的发生具有控制作用;(2)发震断裂为虎牙断裂,断裂走向为北西西向,倾向南西,倾角较陡,属于高倾角左旋走滑型地震;(3)震中位于虎牙断裂北段的北部地震空区,充填了1973年和1976年4次大于Mw 6.0级地震空区;(4)此次地震位于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的库仑应力增加区,应是汶川地震的应力传递和触发的结果;(5)此次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部顶角区,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向北东方向的挤出是驱动此次地震的动力机制。

青藏高原东缘;九寨沟地震;左旋走滑;动力机制

2017年8月8日21点19分在四川省九寨沟发生了Ms 7.0级地震(图1,图2)。震中位于东经103.82°、北纬 33.20°,震源深度为20 km。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地震、2013年4月20日芦山Ms 7.0地震后又一个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部顶角区,系由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北西西向的塔藏断裂和南北向岷江断裂所围限的三角形交汇区。由于震中区的前期地震地质研究工作较薄弱,活动断裂的地貌特征不清晰,在现有的活动构造图和地质图中均未标定有相应的活动断裂;加之该地震的震中又位于塔藏断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的交汇区,导致目前对该地震的发震断裂有不同的认识:是塔藏断裂或者是虎牙断裂北段。基于九寨沟地震的野外考察资料、中国地震局及其研究所发布的地震学资料和虎牙断裂的历史地震资料,本文开展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动力机制研究,认为此次九寨沟Ms 7.0地震的发震断裂为虎牙断裂的北段。

1 构造背景

青藏高原东缘自西向东划分为巴颜喀拉块体(川青块体)、龙门山活动造山带和成都活动盆地3个构造单元[1-3],九寨沟Ms 7.0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与龙门山活动造山带的交汇区,并坐落于巴颜喀拉块体东缘的岷江构造带前缘(东侧)(图1)。现今的青藏高原东缘的边缘山脉主要由北部的南北向的岷山构造带和南部的北东向的龙门山构造带组成[1-3],主要发育有北东、北西和南北向3组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其中北西走向的活动断裂(如:塔藏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作用;南北走向的活动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等)主要表现为上冲兼左旋走滑作用;而北东走向的活动断裂(如:龙门山断裂带)主要表现为上冲兼右旋走滑作用。这些断裂规模大、活动性强,地震频发,均具有明显的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历史上均发生过6级以上强震或存在史前古地震的地质纪录。九寨沟Ms 7.0地震的震中位于岷江断裂、塔藏断裂和虎牙断裂的交汇区(图1,图2)。岷江断裂带位于该震中的西侧,总体走向为南北向,断面倾向西,显示为上冲兼左旋走滑作用,表明岷江断裂不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但其对此次地震的余震、地表变形和地震滑坡分布的西界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塔藏断裂位于该震中的北侧,总体走向为北西西向,断面倾向北东,倾角为50°~60°,显示为上冲兼左旋走滑作用,表明塔藏断裂不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但其对此次地震的余震、地表变形和地震滑坡分布的北界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只能是虎牙断裂。

图1 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格架与九寨沟Ms 7.0地震位置图Fig.1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location of Jiuzhaigou Ms 7.0 earthquake应力数据、震源机制解和断裂数据均来自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虚线框为图2的位置。DKLF.东昆仑断裂; TZF.塔藏断裂;BLJF.白龙江断裂; WXF.文县断裂; LRBF.龙日坝断裂; MJF.岷江断裂; HYF.虎牙断裂; XSF.雪山断裂; QCF.青川断裂; MWF.茂汶断裂; BCF.北川断裂; PGF.彭灌断裂; TZ.塔藏;JZG.九寨沟; HY.红原; SP.松潘; PW.平武; HS.黑水; MEK.马尔康; MX.茂县; BC.北川; MY.绵阳

图2 虎牙断裂的历史地震与九寨沟Ms 7.0地震的地震参数Fig.2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Huya fault and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Jiuzhaigou Ms 7.0 earthquake历史地震数据(其中小于M 5地震的统计时间为1965年1月1日—2017年8月7日,大于M 5地震的统计时间为1630—2017年)均来自中国地震局信息网(http://www.csi.ac.cn/);九寨沟地震的余震、烈度和震源机制解据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图中断裂和地名等要素的说明见图1

2 地震学参数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美国地调局(USGS)和美国哈佛大学(HRV)等机构分别发布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学参数(图1,图2)。经对比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此次地震的主要地震学参数具有以下特征:(1)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虎牙断裂,属于高倾角左旋走滑型地震。地震破裂面的走向为北西,倾向南西,倾角较陡(70°~80°),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最大的滑动距离为85 cm。主破裂的持续时间约15 s,主破裂长度约30 km,矩心深度约15~20 km。(2)此次地震的余震在平面上呈线性条带状展布,走向为北西,长度约为30 km。余震在垂向上分布近直立,深度为5~20 km。(3)该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轴的走向为北西向。地表的地震滑坡沿北西方向呈带状展布,其空间展布和密度受地震断裂和地震动强度的控制,显示了明显的断裂效应和距离效应,密集分布于震中和断层带两侧的10 km范围内(如:九道拐、白河、五花海等)。

3 地表变形

九寨沟地震的地表构造变形微弱,属于较深部的盲断裂破裂。该区的基岩由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浅变质岩组成,包括东西向的雪宝顶倒转复背斜、黄龙复背斜等,具有变质、变形、变位的特征,构造变形强烈,构造样式复杂,地层多近于直立,岩石破碎。本团队在野外调查中发现了较多的地表裂缝(如公路上的裂缝、滑坡后缘及侧缘的裂缝等),但至今未发现由此次地震断裂作用所形成的地表破裂。此外,我们对震中及其北西方向的延线和南东方向的延线上的基岩断裂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北西向延伸的槽谷处确实存在基岩断裂,这些断裂的走向为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较陡。这些基岩断裂的走向与此次地震的余震分布方向近于一致,也与虎牙断裂北段的北西延伸线的走向一致(如:在五花海东侧,该断裂走向为N40°W,倾向南西,倾角较陡,达70°~85°,破碎带的宽度约为20 m,显示为上冲兼走滑型断裂)。虽然这些断裂可能是虎牙断裂的次级断裂,但均没有发现新活动的迹象,也没有错断上覆的地表沉积物的迹象。因此,我们认为九寨沟地震的地表构造变形微弱或九寨沟地震并没有导致地表破裂,其原因在于:①该地震的震级较低,不足以形成明显的地表破裂。多数研究者认为在中国大陆地区当地震的震级大于6.5级时才会导致地表破裂[4]。虽然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九寨沟地震的震级为Ms 7.0级,但是美国地调局(USGS)和美国哈佛大学(HRV)等机构发布的该地震的震级分别为M 6.5(USGS)、Mw 6.5 (HRV)等,因此,九寨沟地震的震级可能不足以形成明显的地表破裂。②该地震属于盲走滑型地震。据InSAR[5]数据揭示的地表变形结果,此次地震的地表最大隆升量为0.07 m,最大沉降量为0.22 m,断裂长度为40 km,最大滑动量0.86 m,地表破裂集中于地下5~15 km范围内,在0~5 km内出现了走滑型地震常有的滑动亏损,表明此次地震属于较深部的盲断裂破裂。

4 虎牙断裂的活动性与历史地震

虎牙断裂是岷山断块的东部边界断裂,呈北北西-南北向延伸,断面西倾,显示为上冲兼左旋走滑,全长约80 km。据历史记载,曾经发生了1630年6.5级地震、1973年松潘黄龙6.5级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6.7级和7.2级强震等,显示该断裂属于强震多发的活动断裂,以东西向的雪山断裂为界可将其划分为南段和北段(图1,图2)。

4.1 虎牙断裂南段的活动性与历史地震

虎牙断裂的南段位于雪山断裂以南(图1,图2)。其南端始于平武县银厂,向北经虎牙关、火烧桥、小河至北端的龙滴水,长约60 km,走向近南北向,显示为上冲兼左旋走滑作用[6-9],水平滑动速率为1.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5 mm/a。在该断裂的南段曾发生1630年6.5级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6.7级和7.2级强震等。这些地震具有以下特点:①这些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呈现为北北西展布的长椭圆形,其长轴方向与虎牙断裂的走向一致。②这些地震的发震断裂为虎牙断裂,均显示为上冲兼左旋走滑作用,断裂面的走向为北西向,倾向为南西,最大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③此次地震由7.2级、6.7级、7.2级3次地震组成的强震群,震源深度为10~22 km,在空间上由北而南沿北北西-近南北向的虎牙断裂带分布,形成1976年松潘-平武强震序列,这种沿虎牙断裂带由北而南的破裂迁移可能与应力传递触发有关。④1630年平武以西小河的6.5级地震的震中与1976年8月16日7.2级地震的震中完全重叠,这说明2次地震的震中均受虎牙断裂的控制。

4.2 虎牙断裂北段的活动性与历史地震

虎牙断裂的北段位于雪山断裂以北(图1,图2)。该断裂于龙滴水以北错切雪山断裂后,向北西沿三道片复式褶皱的轴部断续出露。尽管该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和地表断裂并不十分明显,但是从一系列的中、强地震沿该断裂带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的特点来判断,该断裂的北段属于一条新生的、全新世活动的隐伏断裂。在该断裂的北段曾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地震为1973年松潘黄龙地震[6,8-10]。这些地震具有以下特点:①虎牙断裂的北段属于地震多发段(图1,图2),不仅是2.0~5.0级地震密集段,而且至少发生过14次5.0~6.9级地震。②1973年松潘县黄龙6.5级地震是在虎牙断裂北段上发生的最大震级的地震,震中位于松潘县黄龙乡北15 km的三道片地区,震源深度为8~20 km;震中烈度为Ⅶ度,地震烈度等震线为北西西向的长椭圆形。③此次地震为左旋走滑型,断裂面走向为北西330°,倾向南西,断面较陡,倾角为81°。主压应力方位为近东西向。④在震中区(三道片地区)出现了一条长度为数百米的张性地震裂缝带,走向为北西330°,呈右阶排列,反映出该发震断裂具有左旋走滑的特点,其走向与虎牙断裂走向一致。⑤此次地震显示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在主震前3个月(1973年5月8日)曾在震中附近(三道片附近)发生过一次5.1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次数达625次,其中包括2次5级左右的地震(最大余震为1974年1月16日的5.8级),形成一个北西向的地震条带,均分布在虎牙断裂北段的延线上。⑥在1974年之后,沿断裂曾多次发生中小地震(如:1980年在九寨沟树正瀑布附近曾发生3.1级地震)。此外,该区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又成为新的小震密集带(图2-D)。

5 讨 论

5.1 2017年九寨沟Ms 7.0级与1973年松潘黄龙M 6.5级地震的相似性

我们认为 2017年九寨沟Ms 7.0级与1973年松潘黄龙M 6.5级地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1,图2),发震断裂均为虎牙断裂的北段,并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主要表现在:①这2次地震的震中均位于虎牙断裂北段及其北西延伸线上,具有一致性。其中1973年地震的震中位于虎牙断裂北段的南部,2017年地震位于虎牙断裂北段的北部。②这2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均为虎牙断裂北段,均显示为左旋走滑型地震。断裂面的走向为北西,断面较陡,倾向南西。等烈度线均为北西向展布的长椭圆形。③这2次地震的余震均呈北西向的带状分布于虎牙断裂北段及其北延线上,余震均显示为左旋走滑型破裂。

5.2 2017年九寨沟地震与1973-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群的关联性

本次地震是继1973-1976年松潘强震序列后又一个发生在虎牙断裂的强烈地震(图1,图2),那么本次地震的发生与1973-1976年松潘强震序列有何联系?目前针对在同一条断裂不同段之间的相互力学作用与后续强震发生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为地震空区理论[11]。本文将利用该理论来探讨本次地震的发生与1973-1976年松潘-平武强震群之间的关联性。就单条活动断裂而言,可以根据地震空区理论确定地震危险区域或段。其原理是可以根据一条断裂中相比其他部分缺乏近期地震的地段来确定地震危险区域,即地震空区就是潜在的地震高风险区,是未来几十年易于发生强震的区域。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定量化描述强震可能发生的区域,包括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震级和时间(几十年尺度)。此次地震与1973-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群均发生于虎牙断裂上,因此,针对虎牙断裂这一单条断裂而言,在1973松潘强震(Ms 6.5,北段的南部)、1976松潘强震群(3次大于Ms 6.0地震,南段)发生后,该断裂北段的北部则显示为地震空区(图2-C),而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将该地震空区完全破裂。因此,根据地震空区理论,2017年九寨沟Ms 7.0级地震是虎牙断裂自1976年以来可能出现的强震。

5.3 2017年九寨沟Ms 7.0级地震与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的关联性

2017年九寨沟Ms 7.0级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后又一个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块体的东部边缘)的强烈地震(图1,图2),那么本次地震的发生与2008年汶川地震有何关联性呢?目前针对在相邻断裂(段)之间的相互力学作用与后续强震发生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为库仑应力传递理论[12]。本文利用库仑应力传递理论来探讨本次地震的发生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应力传递理论,地震(尤其是大地震)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次地震的发生不仅释放了地震破裂区聚集的应力,而且还会将部分应力传输、转移至其他地区,导致应力的再分布,并进而影响或触发相邻断裂后续地震的发生。库仑应力的增强区相当于断裂额外负荷的加载,有利于促进后续地震的发生。因此,一次地震虽然降低了发震断裂的应力强度,但同时增加了相邻断裂(段)的应力强度,后续地震则可能发生在由前一次地震应力加载的相邻断裂(段)上,所以相邻断裂(段)之间的相互力学作用与后续强震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就青藏高原东缘而言,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发生后,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中北段以外的地区出现了2个应力增强区[13-15],表现在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和鲜水河断裂带东南部的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增加,本文分别称之为巴颜喀拉块体东北部顶角区的应力增强区(北部)和巴颜喀拉块体东南部顶角区的应力增强区(南部)(图2-D)。其特点如下:①南部的应力增强区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东南顶角区,包括鲜水河断裂带的东南部和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南部,处于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与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东段)的交汇区,对应于中、小地震(M=2.0~5.0级)活动密集区(图2-D)。在龙门山断裂南段发生的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降低了该区域的应力水平,减弱了断裂负荷,减小了该区地震发生的概率。②北部的应力增强区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东北顶角区的岷江块体,分布于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南北向的岷江断裂与北西向的塔藏断裂之间的交汇区,显示为近南北向-北西向的应力增强区和中、小地震(M=2.0~5.0级)活动密集区(图2-D)。自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发生后,该区域的虎牙断裂是最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危险区域。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九寨沟Ms 7.0级地震发生在汶川地震的近场库仑应力增加区,此次地震可能是2008年Ms 8.0级汶川地震后应力传递与触发的结果。此次地震的发生降低了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角断裂的应力水平,减小了该区未来几十年地震发生的概率。

5.4 2017年九寨沟地震等强震的震中位置与活动断裂交汇区的关联性

2017年九寨沟地震发生在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南北向岷江断裂带和北西西向东昆仑断裂带所围限的巴颜喀拉地块的东北部顶角区(图1,图2),具体震中位于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之间的交汇区,表明此次地震的发生与活动断裂的交汇区存在关联性。马瑾等[16]曾提出了断层的交汇区的术语,并指出地震是发生在2组断层的交汇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活动断裂的交汇区的概念,认为强震的震中主要分布于2条或几条活动断裂的交汇区。基于此,我们对青藏高原东缘近100年来强震的震中位置与活动断裂的交汇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强震的震中主要分布于2条或几条活动断裂的交汇区。如1933年叠溪地震的震中位于松坪沟断裂(北西向)与岷江断裂南段(南北向)的交汇区、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群的震中位于虎牙断裂(南北向)、雪山断裂(东西向)和龙门山断裂北段(北东向)之间的交汇区;1976年北川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北段(北东向)与虎牙断裂南延线(南北向)之间的交汇区;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北东向)和理县-三江隐伏断裂(北西向,据2008年汶川地震的余震走向推断)的交汇处;2013年芦山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北东向)与荥经-马边断裂(北西向)的交汇区、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震中位于塔藏断裂(北西向)、岷江断裂(南北向)和虎牙断裂(南北向)之间的交汇区。这些活动断裂交汇区具有以下特点:①均显示为不同方向活动断裂的交汇区、构造复合区和应力集中区。就青藏高原东缘而言,主要表现为北东向活动断裂(如:龙门山断裂等)、北西向活动断裂(如:塔藏断裂等)、南北向活动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等)、东西向活动断裂(如:雪山断裂等)等不同走向的活动断裂之间的交汇,构成似交非交的不连续状态,构成Ⅹ型共轭断裂组合或似X型断裂组合。②活动断裂的交汇区显示为障碍体和阻抗点。交汇区属于特殊的构造部位,岩性复杂、破碎,构成了活动断裂错动的障碍体和阻抗点。在现代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活动断裂在克服了足够的阻力发生错动时, 首先在交汇处破裂,并导致地震,使震前积累的能量沿整个断裂带释放。因此,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的交汇区是强震发生的区域,其对强震的孕震机理具有控制作用。

5.5 2017年九寨沟地震形成的动力机制

2008年汶川Ms 8.0地震、2013年芦山Ms 7.0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 7.0地震相继在青藏高原东缘发生后,国际地学界对龙门山及其邻区的地震地质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渴望着能够更多地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形成的动力机制及其孕育强烈地震的机理。众所周知,始于50~60 Ma B.P.的印-亚板块碰撞作用不仅导致新特提斯洋的闭合,同时也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一方面由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在向北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向东的推挤力,形成了由西向东的地壳缩短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高原的迅速崛起,在重力势的作用下下地壳物质向东蠕散,产生了下地壳流及其相应的水平推挤力。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于晚新生代形成了新的大地构造单元(如:印支块体、川滇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边界断裂(如:红河断裂、鲜水河断裂),并驱动巴颜喀拉块体和川滇块体向南东方向的侧向滑移和挤出。就巴颜喀拉块体东缘而言,在其向南东方向的挤出过程中,青藏高原内部的下地壳流在向东南方向流动过程中受到四川盆地强硬地壳的阻挡,使得下地壳流在其前缘的龙门山堆积并向上挤出和抬升,驱动了龙门山的隆升[2,17-21]或者局部缩短[3,22-23]。同时导致巴颜喀拉块体的南东顶角区和北东顶角区分别向南东和北东方向挤出[20],形成弧形构造体系。在巴颜喀拉块体东北顶角区向北东方向的挤出过程中,受到秦岭的阻挡,导致岷山构造带的岷江断裂(后缘断裂)和虎牙断裂(前缘断裂)表现为上冲兼左旋走滑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巴颜喀拉块体东北顶角区的下地壳流向北东方向的挤出是驱动2017年九寨沟地震发生的动力机制。

感谢徐锡伟、冉永康、朱介寿、唐荣昌、钱洪、洪时中、张世民等,他们给本文提了有益的建议;感谢中国地震局的相关研究机构,感谢USGS和HRV,他们及时公布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相关的数据。

[1] Li Y, Densmore A L, Ellis M A,etal. The Geology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6.

[2] Li Y, Yan L, Shao C J,etal.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lift of Longmen Shan and the subsidence of foreland basin, Sichuan, China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7, 91(2): 801-840.

[3] Li Y, Yan Z K, Zhou R J,etal. Crustal uplift in the Longmen Shan mountains revealed by isostatic gravity anomalies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7, 91(5): 801-840.

[4] 邓起东,于桂华,叶文华.地震地表破裂与震级关系的研究·活动断裂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47-264.

Deng Q D, Yu G H, Ye W H.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ameters of Surface Rupture and Magnitude: Research on Active Fault[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1992: 247-264. (in Chinese).

[5] 单建新,屈春燕,龚文瑜,等.基于InSAR的九寨沟地震的地表形变[EB/OL].[2017-09-28].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

Shan J X, Qu C Y, Gong W Y,etal. Surface deformation of Jiuzhaigou earthquake revealed by InSAR map[EB/OL].[2017-09-28].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 (in Chinese)

[6] Jones L M, Han W, Haoksson E,etal. Focal mechanisms and aftershock locations of the Songpan earthquake of August 1976 in Sichuan China [J]. J Geophs Res, 1984, 89(B9): 7697-7707.

[7] 成尔林.四川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运动特征[J].地震学报,1981,3(3):231-241.

Cheng E 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modern tectonic movement in Sichu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981, 3(3):231-241. (in Chinese)

[8] 唐荣昌,陆联康.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J].地震地质,1981,3(2):41-47.

Tang R C, Lu L K. On the seism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976 Songpan-Pingwu earthquakes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1981, 3(2): 41-47. (in Chinese)

[9] 朱航,闻学泽.1973~1976年四川松潘强震序列的应力触发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2009,52(4):994-1003.

Zhu H, Wen X Z. Stress triggering process of the 1973-1976 Songpan Sichuan, sequ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J]. Chinese J Geophys, 2009, 52 (4): 994-1003. (in Chinese)

[10] 程式,任昭明,陈农.中国震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 117-129.

Cheng S, Ren Z M, Chen N. Earthquake Cases in China [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1988: 117-129. (in Chinese)

[11] McCann W R, Nishenko S P, Sykes L R,etal. Seismic gaps and plate tectonics: Seismic potential for major boundaries [J]. Pure Appl Geophys, 1979, 117: 1082-1147.

[12] Stein R S. The role of stress transfer in earthquake occurrence [J]. Nature, 1999, 402(9): 605-609.

[13] Parsons T, Ji C, Kirby E. Stress changes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ncreased hazard in the Sichuan Basin [J]. Nature, 2008. doi:10.1038/nature 07177.

[14] Toda S, Lin J, Meghraoui M,etal. 12 May 2008 M=7.9 Wenchuan, China, earthquake calculated to increase failure stress and seismicity rate on three major fault systems [J]. Geo Phys Res Lett, 2008, 35: L17305. doi:10.1029/2008GL034903.

[15] 万永革,沈正康,盛书中,等.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J].地震学报,2009,31(2):128-139.

Wan Y G, Shen Z K, Sheng S Z,etal. The influence of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on surrounding faults [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009, 31(2): 128-139. (in Chinese)

[16] 马瑾,张渤涛,许秀琴,等.断层交汇区附近的变形特点与声发射特点的实验研究[J]. 地震学报,1983,5(2):195-206.

Ma J, Zhang B T, Xu X Q,etal. Model experimental study on behavior of deformation and acoustic emission near intersection of faults [J]. Acta Seismologica Sincia, 1983, 5(2): 195-206. (in Chinese)

[17] Royden L H, Burchfiel B C, King R W,etal.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lower crustal flow in eastern Tibet [J]. Science, 1997, 276(5313): 788-790.

[18] Clark M, Royden L. Topographic ooze: Buildi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ibet by lower crustal flow [J]. Geology, 2000, 28(8): 703-706.

[19] Simon W, Tatsuki T, Mutsuki A,etal. Cenozoic and Mesozoic metamorphism in the Longmenshan orogeny: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 models of eastern Tibet [J]. Geology, 2003, 31(9): 745-748.

[20] Enkelmann E, Ratschbacher L, Jonckheere R,etal. Cenozoic exhum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northeastern Tibet and the Qinling: Is Tibetan lower crustal flow diverging around the Sichuan Basin? [J]. GSA Bulletin, 2006, 118(5/6): 651-671.

[21] Burchfiel B L, Royden R, van der Hilst B,etal. A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context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Sichu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Geol Soc Am Today, 2008, 18(7): 4-11. doi:10.1130/GSATG18A.1.

[22] Densmore A L, Ellis M A, Li Y,etal.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 Tectonics,2007,26:TC4005. doi:10.1029/2006TC001987.

[23] Hubbard J, Shaw J H. 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 and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2008 Wenchuan (M=7.9) earthquake [J]. Nature, 2009, 458(7235): 194-197. doi:10.1038/nature07837.

Left-lateralstrike-slipeffectanddynamicmechanismoftheJiuzhaigouMs7.0earthquakeintheeasternmarginofTibetanPlateau,China

LI Yong1, SHAO Chongjian1, LI Pengyu2, ZHOU Rongjun3, LIU Yufa3, ZHANG Wei3, MA Chao3, YAN Zhaokun1, YAN Liang1, WANG Weiming4

1.StateKeyLaboratoryofOilandGasReservoirGeologyandExploitation,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SichuanShutongGeotechnicalEngineeringCompany,Chengdu610036,China;3.SeismologicalBureauofSichuanProvince,Chengdu610041,China;4.HuayingGe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Station,Huaying638600,China

The Jiuzhaigou Ms 7.0 earthquake in 2017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in 2008 and the Lushan Ms 7.0 earthquake in 2013.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ismic source mechanism solution of the earthquak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and historical earthquake, regional stress field, active faults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unravel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Ms 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shows that: (1) 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ection area among the Tazan fault, the Minjiang fault and the Huya fault, and the intersection position of active faults has a controlling effect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 (2)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earthquake is Huya fault a NNW-trending fault with a large tilting angle, characteristic of a high dipping angle, sinistral strike-slip earthquake. (3) The earthquake is located in seismic gap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Huya fault, filled the seismic gap of over Mw 6.0 earthquakes in 1973 and 1976. (4) The earthquake is located in the Coulomb stress increase area of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and it is likely that the earthquake is the results of stress transmiss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5) The earthquak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Bayankala Block,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earthquake is the northeastward extrusion of lower crustal flow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Jiuzhaigou Ms 7.0 earthquake; sinistral strike-slip; dynamic mechanism

P315.2

A

10.3969/j.issn.1671-9727.2017.06.01

1671-9727(2017)06-0641-08

2017-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0, 40972083, 41172162, 41372114, 41340005);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268);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SK-0801)。

李勇(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 E-mail:liy@cdut.edu.cn。

猜你喜欢
松潘虎牙北西
松动的虎牙
松潘茶马古道在当今视域下的历史意义
腾讯正式控股虎牙 投票权提高到50.1%
虎牙上市 直播平台生变局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与北沙牛杂交效果研究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
对松潘县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