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芳 屠 兢 任冬林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2.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 621010]
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要素识别提取
□陈玉芳1,2屠 兢1任冬林2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2.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 621010]
“致灾因子”“承灾载体”和“应急决策”是构建突发事件的三个方面,众多关联的影响因素丰富了情景各个部分的内涵,如何从中提取关键要素,从而构建起突发事件情景结构,形成情景演化的基础,构筑起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体系。选取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为实证对象,通过对目标高校不同群体的访谈及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以探究情景要素权重分布规律,尝试性提取出关键情景要素,在构筑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研究基础和厘清情景演化规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要素;识别提取
新的时期,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大学生群体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关心社会,容易受到社会加速转型、国际政治多变、自媒体网络等外部影响,经常在线上线下产生一些过激语言和行为,在高校内外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整体防范意识不强,甚至部分高校没有建设系统化的应对管理机制[1~2]。因此,如何在人群特殊、性质特殊的高校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研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学界提出采用“情景-应对”型管理模式,可有效针对实时应急情景(Scenario)做出合理决策[3~5]。“情景”描述的是一种未来状况,是通过一系列现状构造和表达的未来情势和景况[6],在情景中分别表达的是趋势和结果,分别展现的是过程和状况,不同主体意愿下不同的表达所产生情景也是有差异的[7]。“突发事件的演化表现为突发事件在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呈现不同的情景,并构成情景集合”[8],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和其他类型非常规突发事件类似,情景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均具有不可预测性、偶然性、复杂性以及破坏性等特征。近年来,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频发,其具有多因素、多主体、多阶段、多目标、复杂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等典型特征[9,10]。在“情景-应对”的模式下,分析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各情景主体的特点及作用,对于开展各主体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突发事件情景与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情景具有相似性,主要涉及“致灾因子”“承灾载体”和“应急决策”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众多的影响因素。根据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所具有的特点和意义,其主要致灾体因素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成了关键的致灾因素,从而导致了社会安全类事件的产生;承灾体是在突发事件中致灾体的作用对象的集合,对于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承灾体,主要关注的是高校范围内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与财产、学生和教职员工;抗灾体的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缓解承灾体的损失。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抗灾体主要包含高校上级管理部门、高校管理者、部分教职员工及学生,以及动用相应的物资、信息与环境资源来阻止或减缓突发事件的发展与演变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与活动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情景-应对”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景构建方面,其代表学者有刘铁民、李仕明、姜卉、袁晓芳、仲秋雁、袁雨飞、黄楷等[10~11];情景推演方面,主要有方志耕、谢科范、王红卫、李向阳、王维国、陈长、魏一鸣、黄钧、荣莉莉、Ming-Chih Tsai、Blaine Reeder等[12~14];“情景-应对”型仿真系统方面,王飞跃、邱晓刚、何建敏、甘仞初、曾大军等[15]。由于学界缺少对应急情景构造要素及其作用关系的提取、识别与表示的一般性方法的研究,难以满足应急情景构建与实时推演的需要[16]。因此,如何利用“三体”模式,通过“情景-应对”分析,从各个主体中提取关键情景要素,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关键情景要素组织,最终形成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网络,也就成为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关键[17~18]。
利用情景要素构建判断矩阵,对照情景要素相对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判断情景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提高情景要素权重设计的科学性。通过计算情景要素的组合权重,获取二级情景要素相对于情景主体的权重分布值。通过对影响应急准备体系的情景要素权重值分布特点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控制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有效减缓和化解突发事件影响程度。通过对影响应急准备体系的情景要素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分析,对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二级情景要素进行打分。
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状态不确定性的值。在构建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过程中,可利用各情景主体中情景要素的固有信息,通过熵权法原理可知要素的信息熵越小,其权重值越大,因此可计算获取情景要素的信息熵,并推导出情景要素的权重值。
该研究主要针对民族类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研究,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时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测性和层次性等特点,故按照“情景-应对”模式对目标高校分别在诱发突发事件的致灾体、承灾体、抗灾体三方面进行情景要素的识别。
第一阶段,该研究课题组通过对目标高校相关工作管理层、学生辅导员及班主任、学生及其他有关联的辅助性工作人员(含安保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进行访谈式调研分析,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指标进行有效性分析,筛选出22类情景要素,并根据情景要素对突发事件“三体”的影响性,借助李克特量表设计打分区间,完成问卷设计。
第二阶段,课题组利用学生管理工作渠道,面向目标高校各年纪在校学生及学生管理工作相关联机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该调查问卷主要用于获取基础研究的数据,故在该研究中未进行数据信效度检验。基础数据进行归纳整合后,将用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验证使用。
表1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要素表
1.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模型,求出U=(u1,u2,……un)T,就是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求出各情景要素的权数,如表2所示。
按照权重分布情况,冲突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冲突事件、投入的抗灾资源权重显著,其余情景要素权重值波动平缓,可将权重显著的情景要素视为关键情景要素。
表2 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要素权重值表(1)
2.熵权法计算结果。通过调研评分表数据整理,利用熵权法的原理分析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各个情景要素,通过matlab软件统计分析出各情景要素的权重分布情况,按照权重值分布规律取得关键情景要素,如表3所示。
表3 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要素权重值表(2)
通过情景要素的权重分布,绘制折线图,根据权重值分布规律确定关键指标。
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要素权重排序: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名称、参与人数、身份、情绪状态、学校性质、心理压力、学校秩序、学生人数、事件种类、社会影响、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发生地点、组织者、冲突事件、信息发布、冲突原因、群体间信息沟通、述求、投入抗灾资源、抗灾措施。从折线图可以反映出各情景要素权重值呈现两级分化趋势,按照影响程度的显著性,选取折线高位部分权重明显的情景要素,视为关键影响要素: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名称、参与人数、身份。
图1 情景要素权重分布折线图
1.结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的权重值分布情况,合并同类项后提取关键情景要素,{关键情景要素集合}={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名称、参与人数、身份、冲突原因、冲突情况、投入的抗灾资源}。
通过最终提取的关键情景要素,按照致灾体、承灾体和抗灾体的情景主体分别归纳后:致灾体中情景要素为[事件名称、冲突事件、冲突原因、参与人数、人员伤亡情况];承灾体中情景要素为[身份];抗灾体中情景要素为[投入的抗灾资源]。该分布规律证明突发事件的情景演化与各个情景主体密切相关,该研究发现为后文的情景演化规律提供了佐证。研究进一步表明情景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各情景主体中关键情景要素的驱动,该驱动将促使突发事件情景主体演化发生延迟或提前甚至改变演化方向。
2.展望。该研究创新性提取了关键情景要素,为突发事件情景要素识别提取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情景要素识别分析还需要面向规模更大的样本群体,尽可能降低各种因素干扰,整合更为完善的情景要素集合,在模型和算法的改进上还需要加强理论论证及实践检验。另外,关键情景要素的提取为构建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贡献率关键指标,最终为有效处置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进行了重要的前期准备和理论论证。
[1] 闪淳昌, 周玲, 钟开斌.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8-13.
[2] 刘铁民, 李湖生.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6): 5-10.
[3] BLECK T P.Status epilepticus: mechanisms of brain damage and treatmen[J].Adv Neurol, 1984, 6(3): 1-551.
[4] ELLEN S D, WIECZOREK G F.Landslide, floods and marine effects of the storm of january3-5, 1982,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 california[Z].U.S.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998.
[5] SCHOEMAKER P J H.When and how to use scenario play: a heuristic approach with illustration[J].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10, 10(6): 549-564.
[6] GERSHUNY J.The choice of scenarios[J].Futures,1976, 8: 496-508.
[7] 李仕明, 刘樑, 王博,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情景研究[C].北京: 第四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 2009: 425-429.
[8] 佘廉, 张明红, 黄超.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结构化模式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7(6):69-76.
[9] 华国伟, 余乐安, 汪寿阳.非常规突发事件特征刻画与应急决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1, 13(2):33-36.
[10] 姜卉.应急实时决策中的情景表达及情景间关系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2(1): 48-52.
[11] 孙山.民航“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应用实例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4): 173-177.
[12] 姜卉, 黄钧.罕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实时决策中的情景演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9(11): 104-108.
[13] 李湖生, 姜传胜, 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5):13-18.
[14] 刘铁民.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规划与构建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 2012(04): 18-23.
[15] COMFORT L K, WAUGH W L, CIGLER B A.Emergency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Emergence, Evolution, Expans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2, 72(4): 539-547.
[16] 魏一鸣, 范英, 金菊良.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系统理论[J].管理科学学报, 2001, 4(2): 7-11.
[17] 盛勇, 孙庆云, 王永明.突发事件情景演化及关键要素提取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01): 17-21.
[18] 刘樑, 许欢, 李仕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情景及情景-应对理论综述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3(06): 20-24.
编 辑 何婧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of Situational Factors of Social Security Emergenc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Yu-fang1,2TU Jing1Ren Dong-lin2
(1.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2.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Emergency scenario construction mainly includes three subjects of the “Object to cause disasterquot;,quot;hazard bearing bodyquot;, and” Disaster Resistancequot;.It becomes a key link i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emergenc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each subject from how to identify and extract key scene elements.The study of university social security incidents as the study obj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scenario evolution research foundation, which uses AHP and entropy method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al elements of weight distribution, trying to extract key scene elem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security emergency; situational factors;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F274
A
10.14071/j.1008-8105(2017)06-0056-04
2016-12-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503215).
陈玉芳(1977-)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屠兢(1964-)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冬林(1985-)男,西南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