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业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我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标准研究
谢建业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本文从目前国内有关外语能力标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我国外语能力标准能力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分析我国外语能力标准能力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介绍我国学生英语能力标准研究。旨在更好评估和培养我国学生的外语语用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英语标准;外语能力问题;解决方案;交际能力
《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提出把由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来,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他们认为,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能力,提出提高英语综合实用能力,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高校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现状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技能而忽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跨文化能力被认为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能力,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文化交际功能。
(1)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实用能力,即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培养学生的外语创新思维能力
多年以来,我国外语教育一直偏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并不是单纯的理工型或人文型,而是文理双全的复合型人才,思维方式多极化和多元化是对外语人才的客观要求。
(3)外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而文化对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有自己的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在现实交往中为了减少他们之间交际的冲突,语言学习者必须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1,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语言运用的过程。
2,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教育。
3,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由单纯的关注语言知识教学转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4,促进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在中国,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英语成绩,英语考试考什么,英语教师和学生就学什么,考试不考的就不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关注语言知识,特别是英语语法的学习。在中学英语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关注做题技巧,例如英语阅读理解,教师关注的不是阅读文章本身的知识,更多地关注阅读文章后面设置的题目,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对题,让学生不看文章,就能猜出后面题的答案。
我们中国人最好的问候就是:“您吃了吗?”
外国人见面打招呼都是“Hello!”Hello完了之后就问天气怎么样?“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
语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交流,学一种语言,不仅学习最基本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真正融入到目标语言文化中。
1,改革国内英语考试制度,在所有英语考试中加入听力和口语考试,而不是单纯练习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方面的渗透。教学中应该涉及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大致的了解,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中学英语标准不仅应该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更多地应该是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外语人才要在学好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在社会就业方面的竞争能力。
[1] Benedict,R.Patterns of culture[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34.
[2] Chomsky,N.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M].New York:MIT Press,1988.
[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 王得杏 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谢建业,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信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和应用语言学。
H002
A
1672-5832(2017)12-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