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诗奇幻文学探究
——以《冰与火之歌》为例

2017-12-01 02:55张竞丹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视点史诗奇幻

张竞丹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新史诗奇幻文学探究
——以《冰与火之歌》为例

张竞丹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严肃奇幻”作为奇幻文学的一种分类,风格严肃,通常题材范围类似史诗,其中典型代表为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冰与火之歌》作为中世纪史诗奇幻小说系列,被认为是奇幻中的“反传统先锋”。本文以《冰与火之歌》为例,在了解奇幻文学和史诗文学的基础上,从新史诗文学角度出发,回顾并评析作品本身,从奇幻与现实的交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和写作手法的创新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奇幻文学作为新史诗文学进行论述。

新史诗奇幻奇幻文学;现实主义;历史事实;视点人物

在文学中,奇幻文学多半以神话与宗教以及古老传说为设定,具有其独特之世界观。奇幻小说的故事或者发生在与现实世界规律相左的“第二世界”中,或者是在现实地球中加入超自然因素。21世纪,随着奇幻文学的不断发展,西方涌现出大量的奇幻文学作品,而随着电视剧和电影的改编,这些作品风靡世界。比如《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等。“严肃奇幻”作为奇幻文学的一种分类,通常建立于架空世界而非现实世界,题材范围类似史诗,以对抗超自然邪恶力量的大规模斗争为主题,其中典型代表为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系列。

《冰与火之歌》作为中世纪史诗奇幻小说系列,共分为五部,分别为《权力的游戏》、《列王的战争》、《冰雪的风景》、《群鸦的盛宴》和《魔龙的狂奔》。自1996年问世以来,该系列先后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累计销量超过千万。2001年,该系列被改编为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再一次掀起中世纪奇幻热潮。事实上《冰与火之歌》涵盖现实主义的创作因素,从历史史实中汲取灵感,创造了一个涵盖九大家族的复杂的中世纪世界,讲述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并运用视点人物写作手法,塑造了无数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角色,被认为是奇幻中的“反传统先锋”。

1 奇幻与现实的交织

《冰与火之歌》不同于古典奇幻作品中充满魔法、并有许多非人种族参与故事的情节,而是以较写实的方法去呈现故事中的世界。奇幻元素本身在文中所占篇幅并不多,有魔法意味的情节起初多是史塔克家族老仆人口中的传说,即和异鬼有关的故事。随着故事的进展,魔法味道越来越浓。后续关于异鬼的描写无疑是全系列奇幻意味最为强烈的部分。但该系列更倾向于低魔奇幻,作品中对于蕴含奇幻意义上的元素的运用主张适可而止,也是由于故事性增强的需要。

尽管《冰与火之歌》以奇幻史诗巨作而著称,其中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这些奇幻因素引人入胜,但即使是乔治.马丁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如此庞大虚构的“架空世界”,也必须得依靠现实因素的嵌入,才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个“第二世界”的真实存在,才让这部史诗有了它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冰与火之歌》中蕴含蒙古、诺曼人和埃及法老的元素。比如,多斯拉克勇士看起来像蒙古人,但是更是公元9世纪晚期10世纪早期摧毁了北欧的早期诺曼人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在维斯特洛大陆北部把野蛮人和文明世界分割开来的长城,灵感来自于马丁到英国哈德良长城的旅行(哈德良长城建造于罗马时代,为的是阻隔苏格兰人),这个冰雪长城也让我们想到中国不断重建,以保护中国免受亚洲游牧民族的铁蹄冲击的砖土长城。

2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冰与火之歌》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史诗奇幻著作。作者巧妙利用空间叙事功能,为大量的虚构的叙事空间赋予深厚的历史根基。小说的西方大陆被称为“维斯特洛”,其地图轮廓明显为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翻转。小说中七国列王中九大家族的纷争,是以古英格兰七个王国为雏形,作品从英格兰史和玫瑰战争中汲取灵感。在具体情节的设置上,作品也多取材于真实历史或中世纪传统。

乔治.马丁本人曾指出“书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对一关系,我更喜欢把历史当成一种调剂品,使得奇幻小说变得更加真实可靠,但绝不会简单的换个名字就挪到我的作品里面。”《冰与火之歌》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其扎根真实的历史。虽然描述了虚构的另外的世界,从不声称在讲述历史,但作品在故事背景、情节的设置上均受到了真实历史的启发。

乔治。R.R.马丁曾经表示,“红色婚礼”的灵感来自史实故事“黑色晚餐”和“格伦科大屠杀”。在《冰与火之歌》中,比较典型的女性人物龙女史丹莉,其命运也在这个混乱的中世纪背景中显得非常真实,贴近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命运。在现代历史中,亦能找到其形象模型。幼年的龙女史丹莉丝的形象比较接近英国历史上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幼年的丹妮莉丝是一个胆小而且不自信的小女孩,在家族王朝被推翻后,她非常依赖自己的哥哥韦赛里斯,一个性格残酷,语言粗暴,容易发怒,滥用暴力的人。丹妮莉丝深受哥哥夺回铁王座的决心所影响,并将之作为其毕生的目标。她与卓戈卡奥的婚姻是她生命中的转折点,尽管深爱,但命运让她只能弃爱择政。从那以后她逐渐成长为一个强硬而且自信的女人,并渐渐走上重夺政权之路,人称她为“风暴降生”坦格利安;“不焚者”;“龙之母”;“弥林女王”;“阿斯塔波的解放者”;“安达尔人、罗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草原上多斯拉克人的卡丽熙”;“打碎镣铐之人”。而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经历了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叛逆罪处死。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私生女,从“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伊丽莎白·都铎小姐”。在姐姐玛丽一世篡夺王位后,隐忍自强,发动叛变,最终重夺政权。她一生都保持独身没有结婚,爱情同样为政权所弃,历史上称她为“童贞女王”;“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3 写作手法的创新

《冰与火之歌》采用POV(Point of View)写作手法,即视点人物写作手法。乔治.马丁始终坚持按照第三人称角度叙事,站在每个人物的角度观察感悟,从而看到每个人物成长的轨迹和人生的变化。每个章节都有特定人物,且每章节均有四、五条线的多线叙事方法,视角不断进行切换,大大增强了代入感,尤为重要的是,它主观地限制了读者(通过视点人物的视野)获取信息和进行思考的广度,为书中错综复杂的线索设置提供了必要的帷幕。

《冰与火之歌》系列中的POV人物主要有以下三种:序章/终章POV人物,主要POV人物和次要POV人物。

序章/终章POV人物为每本书序章和终章的视点人物,目前为止出版的每一卷都有序章,而只有卷三和卷五有终章。并且到目前为止,所有序章和终章的POV人物都仅仅做了一次视点人物就死去。主要POV人物为故事的主要讲述者,每个角色的POV都在书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且主要POV人物的章节标题大多都是他们自己的名字,如:艾德·史塔克-临冬城、琼恩·雪诺、提利昂·兰尼斯特和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次要POV人物为从群鸦的盛宴开始出现的一些辅助角色,也包括部分主要角色们的“次要”身份。这些角色的章节标题通常都是一些描述性的短语或化名,并且这些标题都符合故事的进程以及人物身份的变化。如:琼恩·克林顿和梅丽珊卓。

事实上该系列打破主角光环,没有最终主角。不刻意划清黑与白,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不同于传统奇幻的善恶分明。每个人物可以说都不是陪衬,当然也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是陪衬。史诗类文学作品中,人物众多,其生与死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每个人都必须有特点,比如“女王”瑟曦的狠、“小恶魔”提利昂的智、“小国王”乔佛瑞的自私和暴虐等等,但是为了将其与扁平人物的特点进行区分,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转变的实现仍需要得到进一步描述。简单地说,扁平人物的性格是死板的,恶就是恶,坏就是坏,或许一开始是好后来变坏,只不过真相没有被揭露出来,而并非其自己的转变。而《冰与火之歌》的人物则像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在面对一次次人生的抉择,对于单纯的选择来说,根本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却导致了整个人生或者说局势的走向。

[1] Lambert,Charles.A tender spot in my heart:disability in A Song of Ice and Fire[J].Critical Quarterly.2015(4)

[2] Stanton,Rob.Excessive and appropriate gifts:hospitality and violence in A Song of Ice and Fire[J].Critical Quarterly.2015(4)

[3] 侯洪革.《冰与火之歌》——奇幻文学的巅峰之作(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05)

[4] 郭星.超越“现实”——当代奇幻文学的认识论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4)

[5] 姜维智.《冰与火之歌》叙事技巧解析[D].辽宁大学 2015

[6] 潘冀春.魔法的力量——解构奇幻文学《哈利.波特》的魔法特征[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4(3)

[7] 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系列全集[J].重庆:重庆出版社

[8] 万蕾.乔治·马丁小说《冰与火之歌》中的“暴力叙事”探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8)

[9] 汪雪.视点叙述策略[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张竞丹(1993-),女,汉族,吉林通化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2O6.7

A

1672-5832(2017)12-0095-02

猜你喜欢
视点史诗奇幻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2013史诗之战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史诗表演
史诗
奇幻塔罗岛之一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环境视点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