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与前景

2017-12-01 00:12张建华
科技传播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民用航拍

张建华

贵州省织金广播电视台,贵州毕节 552100

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与前景

张建华

贵州省织金广播电视台,贵州毕节 552100

对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与前景进行探究。具体是对无人机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无人机在新闻领域中应用的优劣势进行分别论述,例如其具有能够为受众带来视觉冲击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件进行观察,以及成本相对低廉等优势,但是却有情感缺乏、安全隐患等缺点。希望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能够将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无人机;新闻采访;应用优势;前景分析

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应时而生,其在新闻采访领域中获得较大的应用空间。2015年可以被称之为传媒行业的无人机元年,1月初,美国发布CNN等新闻机构应用无人机采访的讯息,6月29日搜狐新闻无人机频道上线我国新闻门户网站第一个无人机频道产生。在信息社会中,无人机在新闻领域的实用价值愈发显著。但是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是利弊共存的,基于此本文做出如下论述内容。

1 无人机

无人机又被叫做“空中机器人”,实质上就是借用无线电遥控设备与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控无人驾驶的飞机[1]。最近几年中,无人机在传媒行业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其已经演变成传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无人机在新闻采访进程中的应用,最大的特征体现在不受空间的束缚、新闻视域特色化、外界环境因素对其干扰程度低,资金投入量少等方面上。

2 无人机新闻的应用现状

2.1 优势

2.1.1 无人机新闻报道视觉效果震撼、多维度化

面对一个新闻现场,专业记者善于思索别具一格的拍摄方法,借此途径使自己报道的内容在繁多媒体产品中体现出个性化特征。现阶段社会群体更对新颖视频报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无人机的应用,使航拍到的图片体现出多维度与清晰性特征,其宏观展现能力是强大的,运动方向体现出灵敏性特征,将整个事件中的细节内容呈现出来,这就是新闻媒体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的外在体现形式。

无人机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维护了新闻采编人员人身安全性,对于新闻记者无法靠近危险与封锁性新闻场地,无人机能轻松地从空中跨越障碍物拍摄到个性化的新闻场景。摄像机与录像机安设在无人机中,能够快捷的捕获到很多细节信息,协助新闻采编人员获得与事件相关的多样化资料,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将突发新闻、灾难或战区实况较为全面的传达出去。例如在织金县2016年特大洪灾,因为很多地方无法实现手工拍摄,无人机的应用,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令人感动的画面,在此次洪灾中,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连线也运用了无人机的拍摄画面,从高空展现了灾区实况。

2.1.2 无人机新闻采集成本较低廉

过去新闻航拍中总会借用自升机。中国航空法做出明确规定,即民用航空器开展飞行活动,需获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批准。这一规范的编制与实施,对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无人机设备凭借自体体积小、可进行拆卸打包,运送空间大以及运送环节资金投入量低,甚至可以随身携带运拍摄过程中可以和地表显示器或智能手机衔接在一起,采编人员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无人机自带摄像工具拍摄范围等多样化优势,受到新时期下众多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欢迎与青睐[2]。通常情况下,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00m~500m,起飞重量低于7,远远低于需要报批的标准。国内民用领域的顶级无人机日租赁价格不高于1万元。地面摄影与无人机航拍画面有机整合,能够给大众群体提供多维度的视觉体验。

2.1.3 维护新闻事实公正性与客观性

在对大型、公共事件报道之时,以往的方法多数为记者亲临现场,借助采访当事人、旁观者以及与该事件相关其他人员的方法达到对事件成因与发展模式有一定了解的目标,上述新闻信息采编方法的应用,主观色彩过于强烈,可能会使报道的事实带有片面性与伪造性特征。但是无人机的应用,能够达到对事件整体性拍摄的目标,将记者无法触及的范畴中所存在的信息录入下来,客观、公正将事件的原始面貌呈现出来,此时新闻信息被重塑的概率得到有效减缩。在每年的植树节活动中,织金县里都要组织上千干部职工参加植树节活动,无人机参加采访,向电视观众展现了满山遍野的植树场景。

2.1.4 强化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例如2017年6月10日织金县首届运动会开幕式,应用单位新采购的大疆精灵4参与现场直播,同时是毕节市第一次无人机直播,效果非常震撼,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微信用户、手机平台用户的好评和点赞。

2.2 无人机新闻应用的缺陷

一是情感缺乏。具体体现在无人机在航拍过程中没有记者的参与,互动性缺失,文字与独白等内容附加在拍摄到的资料中,呈现的内容空洞性显著。

二是续航能力偏低,安全隐患问题极易出现。具体体现在其可操控视唱短暂方面上,通常低于20min,容易在恶劣环境中出现事故。

三是无人机市场监管难。自今年起,中国内地已发生多起因无人机引发的安全事故。绵阳机场附近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导致航班延误或备降;深圳机场有航班机组报告在起飞及落地过程中发现不明升空物导致多个出港航班延误。

3 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前景

尽管无人机在新闻采访进程中的应用,大幅度的降低了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工作运行效率,但是其依然存在诸多缺陷尚未弥补,但是在后续几年中,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将是传媒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6年美国的CNN已与乔治亚理工学院联合探究无人机安全、有效、合法应用方法,同时颁发相关规范。现阶段,相关标准已经贯彻落实,相信不久的将来,无人机将会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甚至演变成新时期的时尚。当下国内与无人机应用和管理工作相关规定的编制也处于不断探究的态势中,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正式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其中做出如下规定,自2017年6月1日起,采购民用无人机的拥有着务必进行实名登记,而对于2017年6月1前采购的民用无人机,其拥有着务必在2017年8月31日前要完成实名登记。对于民用无人机拥有者而言,若没有参照本管理规定实施实名登记与粘贴登记标志,其行为将被视为违反法律的非法行为,无人机的应用将受到影响。

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应遵照一定的规则,绝不能体现出随意性特征,通常来说,其应遵照以下几项规则:

1)必要性规则。内容详实性与可研讨性为新闻采访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新闻采访进程中必须从多个角度对信息的真伪性进行考证,和新闻当事人进行正面沟通,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也就是说,只有在传统新闻采访方式难以胜任的高危情景中,以及应用传统的新闻采访方法会使采编人员生命安全性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会应用无人机设备。

2)合理合法规则。当下,国内没有颁发与无人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无人机新闻方面的政策,但是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一定要保证与我国现存法律法规不违背。隐私权保护、禁飞区管理等法律法规,均使无人机新闻采访合理性与合法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3)可控规则。无人机在新闻采访进程中的应用,事前对其进行科学设计是基础步骤,从而使采访全程中无人机、安全隐患、素材编播以及政策风险等内容均处于可管控的模式中,此时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实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降低负面因素的影响效果[4]。

4)安全性原则。现阶段,国内新闻采访中应用的多数为民用无人机,其在技术含量上与军用无人机之间存在较大的悬殊性,这就加大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尽管部分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软件设施被安置在民用无人机中,但是依然没有达到国家技术标准。故此,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应该给予安全问题格外的重视,规避安全事故。

4 结论

在信息化地面遥控、播控设施的协同下,无人机能够快捷性、实时性的进行多媒体新闻采集工作。特别对紧急事件、灾难现场、恶劣地理条件、大规模活动以及要闻报道任务中,无人机航拍所获得的效果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满足受众群体对新闻视感的需求。在政策规范及技术经历一系列整改以后,无人机新闻的普及时代将会到来。

[1]刘霞.高端科技“下基层”——无人机的五大民用领域[J].今日科苑,2014(2):29-34.

[2]崔晓.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原则及规范[J].青年记者,2015(27):45-46.

[3]郑俊彬.探析无人机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特点及创新应用——以南方都市报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3):28-29.

[4]史杰蔚.无人机新闻——新闻采编新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7):66-68.

TP3

A

1674-6708(2017)192-0077-02

张建华,贵州省织金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民用航拍
一种无人机航拍目标的长期跟踪算法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航拍巴彦呼硕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对民用节能建筑之采光设计研究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难忘的航拍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