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况味 娓娓道来
——叶维贤钢笔风景画评介

2017-12-01 02:48林筱本
西江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钢笔画风景画画法

林筱本

梧州况味 娓娓道来
——叶维贤钢笔风景画评介

林筱本

叶维贤

《晨钟亭》

《西江月》杂志编辑部发来叶维贤的钢笔画,有25幅之多,画的都是梧州风景,嘱咐我这个“老梧州”写点评论文字。

梧州是广西最古老的城市,“城枕三江,山连五岭”,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地位,是广西其他城市难以撼动的。举个例子,梧州画家画家乡的骑楼,总不会漏掉镶在骑楼墩柱上的那些小铁环——那是旧时洪水漫上街时,梧州人系船用的物件。说到洪水,外地人总是把它跟猛兽连在一起。然而,梧州人却从不恐慌,水涨一寸,便撤一步。居住在骑楼城的人们大抵是不会搬走的,他们只是把家什往上移一下,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在灾难降临的时候,梧州人还保持着淡定从容,我觉得,那种精神之美是古郡梧州的特色。那是惊人的生命美学,是我们的文化历练出来的最动人的部分。

《中山纪念堂》

维贤的梧州风景钢笔画,之所以为我们所动容,正是因了他描绘的景物,饱含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情。那种美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东西,而是生活与生命最深层的本质碰撞所迸出来的火花。作者在梧州城内外寻找美好的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用看待史诗般的崇敬之心刻画自己的故乡。

我很早便认识维贤了,也是因为绘画。记忆中,他少年时就喜欢用钢笔来写生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那幅《文笔塔》。“文笔塔”是梧州人对“允升塔”的俗称,不知什么时候,因遭雷击,塔顶已残缺。维贤极其细腻、真实地描绘了该塔的沧桑之感。画面中,在塔缺口处长出的野草随风摇曳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维贤以钢笔画的形式,娓娓地诉说着梧州的况味。

几十年下来,他的钢笔风景画已经积了厚厚一叠,里面有梧州的历史遗址、庙宇道观、楼台凉亭,甚至还有掩映在树木草丛中的民国碉堡、炮台……当然,还有许多当代景物。维贤不像别的画家,写生是为了训练用色、构图和表现手法,或者为日后的创作收集素材。维贤的写生是抓住最有特点的景物,然后,极其深入细致地刻画,力求构图完整,勾画形象鲜明细腻,让熟悉梧州风物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是哪里,根本不用看作品标题。

有位藏家大量收集维贤的钢笔画,这真是个聪明之举,懂得“为明天收藏今天”。因为,时代在进步,景物也在变迁,这批昨天、今天画的东西,明天就会变成带着艺术芬芳的记忆。像维贤画的两幅中山纪念堂,其中一幅是他多年前画的,另一幅是他近年画的——我们从有无孙中山先生雕像的画面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以及岁月留下的痕迹;再如《水都乐》,画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用大船改造成的酒楼,那是梧州人温馨记忆里的餐饮之地,如今已经不复存在。这些作品无疑是对历史的诠释和相关文化的串联与解读。

维贤的钢笔风景画,从造型的形式上划分,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色调为主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用线条、笔触去组成色调,以色调来表现景物的千姿百态。对于风景画中形成高、中、低三种调子的色调,为了得到较理想的画面效果,维贤总能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显示了很强的钢笔画技巧的驾驭能力。像《西竺园》,属于低调子画法,画面暗而不闷,很有纵深感,画面充溢着一种神秘肃穆的庙宇气息。

第二类是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画法与我国民族绘画勾勒画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维贤力求构成画面景物的线条,一方面借助描绘景物不同的外形,来体现景物的质感,另一方面还要使这些线条具备不同的“性格”,突出景物的不同特点。

第三类是线条和明暗色调并存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画法,兼有以线条为主的画法与明暗色调为主的画法特点,在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大的自由性。表现景物丰富的色调层次,能给人美感;发挥线条之长来描绘各类景物,也能给人以美感;自然景物本身就是很美的,如果把它们精确生动地再现在画面上,这就是一种艺术。

维贤的钢笔画,在技法上具有精细肖似景物的能量和长处,他的笔触、线条具有强烈的流畅感和节奏感。我们看他的《鹤岗楼》《炳蔚塔》等作品,作者笔法纯熟,富有神采。而即使像《梧州全景》《中山纪念堂》等场景相对宏大的作品,由于作者充分了解这些景物的形态和色调的特点,下笔很果断,线条组织流畅痛快,颇有节奏感。维贤用丰富多样的笔触、线条,把景物刻画得异常细致生动,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万里云山四季岚起,千秋怀抱三江水拍”,这是我最近撰写的楹联,歌咏的也是家乡梧州。我相信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中的美学是惊人的,它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人物,都能活出生命里最美的部分,愿更多丹青妙手、骚人墨客,为梧州作传。

《水都乐》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钢笔画风景画画法
秋意浓(钢笔画)
心远地自偏(钢笔画)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智力大冲浪
琳子钢笔画
怒赞的钢笔画怎一个精彩了得
多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