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静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69-02
随着现在我国残疾儿童以每年20万的速度增加,社会的特殊教育机构已经不能承受这么庞大的残障儿童群,而且有些该到入学年龄而且智力或肢体残疾程度相对比较轻的孩子,从外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与众不同,像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希望让孩子能进入普通学校与正常孩子一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能够与正常孩子一起快乐健康的成长。所以,从2014年开始,我校就陆续接纳残障儿童到班级里随班就读了。这大大地解决了家长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能与健康的孩子在一起交流的问题,而且正常的孩子在和特殊孩子在一起时更能增强他们保护弱者、同情弱者的意识。
在2016年9月份,我新接了一年级,这个新一年级里就有两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男孩,他们的年龄都比同龄大两岁,但是他们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三岁的幼儿智力,这两个男孩分别是家家和欣欣(化名)。家家表现为躁狂型,课上坐不住10分钟,不能正常与人交流,遇到阴天下雨情绪特别烦躁,经常大哭大闹,不喜欢听音乐,没有羞耻感;欣欣正和家家相反,属于自闭型的,课堂上一声没有,不说不闹,如果不主动和他说话,他一天都不会说话,他的病症比家家更重。面对这两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我该如何是好,虽然我获得过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但是我没有实践经验,所以这两个孩子刚来时,不知道怎样让他们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看着我面前的那张张困苦的脸、期待的眼神,我决心下一番功夫去研究他们,让他们有会心的一笑,有灿烂的、阳光的笑容。
于是我开始上网查资料,外出到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学习,经常与家长沟通,记录他们每周的变化,随手拍下他们的行为表现,经过近一学年的实践探索,这两个孩子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家家,下面是我对他日常行为的记录和管理办法随记:
2016年9月18日上午
家家刚刚来到我们班级,走进教室时觉得新鲜,上第三节课时,不到五分钟就要找妈妈,我没让他找,便就地打滚,哭闹起来,家长就在门外,但是我没让家长进来,大约到3分钟左右,哭闹停止,我说哭闹没有用,只要听老师的话,放学就让他见妈妈。孩子真的听懂了我的话,第四节课表现好一些,但是还是坐不住,把两脚放在椅子上,眼睛总看着教室后面,我发现他在看教室后面的课外书,于是我领着他来到图书角,他找了一本《父与子》的漫画书,安静地看起来,哦!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原来家家喜欢看漫画,原来《父与子》就是安抚他的一剂“良药”啊!
2016年10月13日
今天是少先队入队日,我校举行了十·一三少先队活动,操场上响起了激昂的乐曲,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参加入队仪式,但是家家突然表现出特别烦躁,捂着耳朵大哭着向教室跑去。原来家家不爱听音乐,尤其是快节奏的音乐,对于他来说就是噪音。我先安抚他一下,待乐曲结束后我领着他来到操场,一起观看十·一三活动,而且亲自领他上台加入了少先队组织,看他摸着自己崭新的红领巾那一刻的高兴劲儿,我知道该怎样入手让他慢慢接受音乐了。回到教室我从手机里下载了中国少先队队歌,声音很小的放出来,并问他,喜欢带红领巾吗?他点着头说:“嗯!”我说:“但是必须听这首曲子才能带红领巾。”虽然他脸上很无奈的表情,但是还是坚持听了第一段曲子。
我想,凡事不能急,慢慢来,总有一天,孩子会听完这首曲子的,而且爱听这首曲子的。从那次以后,我每天课下都给孩子們放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给他们听,有时还教他们跳舞,现在家家的音乐细胞好像被激活了一样,只要学校大课间放一些歌曲,他的小屁股就扭起来,而且乐感非常强,今年石化大学志愿者们教我校学生集体舞时家家学得特别快,而且自己还跑到领操台上跳起来。这真是我的骄傲!
2016年11月12日
一次与家家的家长闲聊中,得知孩子这些年来喝水从来都是饮料,没有喝过白开水,吃饭凡是带绿叶的菜一律不吃。我震惊,孩子的不正常是不是与他的饮食习惯有关,我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的。
因为家长的放纵,才使孩子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家长能科学的对待孩子的习惯养成,即使孩子有自闭症,可能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严重。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自己辛勤教育下的孩子,进步了,好习惯越来越多了,心理越来越阳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家家已经完全可以与正常孩子一起坐住课堂40分钟了,课上还能与同学老师互动了,课下也能与伙伴一起玩耍了,虽然有时情绪还是无法控制,但是与他自己刚来时的状况相比,进步已经非常大了。
如果说教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相比之下教育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要有更无私的母爱才能真正地改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