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霞
摘要:在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二希文明中,爱的观念也存在着根本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体现着不同的人文意蕴。本文通过《荷马史诗》和《圣经》两部作品中体现的爱之内涵不同,揭示西方文化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爱;嬗变;荷马史诗;圣经
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文学家们在各自的作品中诠释着对爱的独特理解。在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二希文明中,爱的观念也存在着根本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体现着不同的人文意蕴。
一、强者之爱和弱者之爱
“《荷马史诗》曾被称为希腊人的《圣经》。在数百年间,这部诗歌是希腊教育的基础,无论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还是普通公民的文化生活。直到那一部《圣经》所代替之前,从荷马史诗中摘章引句,用以解答道德与行为问题,是很自然的方式。”①荷马笔下的神明其实就是人间的那帮英雄的父祖,即便本身不是英雄,也践行着英雄的价值观。如果英雄是半神,那么神明就是英雄中的英雄。荷马的神明是部族的神祇,是国家的宗教——全体希腊人都信奉的宗教,而国家以英雄为脊梁,因此,荷马的宗教是英雄的宗教。
在《伊利亚特》中,神明爱护英雄,关心凡人,甚至为凡人工作:波塞冬为普里阿摩斯的父亲拉奥墨冬修建一条绕特洛伊的城墙,阿波罗则为拉奥墨冬放牛。阿基琉斯有着超出常人的力量,而这,阿伽门农的说法,是某位神祇的赠礼。“阿基琉斯从神祇那里得到力量,或者凭借雅典娜的帮助作出了明智的决定,对他的伟大毫无毁损,诸神并不这样钟爱普通人,获得诸神这样关爱的人必定非同寻常,我们不能设想诸神突然选定一位弱者,赋予他力量,他们不会这样行事。”②
而《圣经》不同,这部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关于宗教的书,它不只是神话,且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它记载了以色列人的受难史。基督教最初是从被压迫和被统治的下层民众中产生的,因此,它具有反阶级压迫和追求平等思想的,体现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基督教宣扬基督救世,末日审判,信基督者必将得救,升入天堂。因此,从爱的观念的表达上看,基督教最初表达的是受压迫者的愿望,是弱者的宗教,救世主关爱的是弱者,统治阶级进天堂“比骆驼钻针孔还难”,“在人们眼中的尊贵者,在天主面前都是憎恶的。”③既然基督教表达了对弱者之爱的思想。其实,耶稣自己就是一个贫穷的弱者。“把一个曾当木匠,常与渔民、当过娼妓的妇女及类似的下层人为伍,曾被罗马当局钉在十字架上并承诺要解救所有门徒——无论自由民或奴隶、男子或妇女——为己任的人举为救世主,是容易为人接受的。”④尤其是容易被穷人和弱者所接受。耶稣能深深吸引那些穷人,因其有一种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情弱者,这是西方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二、英雄自爱和民族之爱
荷马史诗是英雄的史诗。《伊利亚特》是英雄的颂歌,歌唱战斗英雄;《奥德赛》也是对英雄的纪念。《伊利亚特》开篇就点明了:阿基琉斯的愤怒把许多英雄的高贵勇敢的灵魂送往哈得斯。而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源于和阿伽门农的冲突,他们实际上是阿伽门农夺去了阿基琉斯的荣誉礼物,扫了后者的面子,侮辱了阿基琉斯的尊严,把他“当作一个不受人尊重的流浪汉”。⑤对荷马笔下的英雄来说,荣誉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双方甚至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理会公共正义,更不管犯了众怒。交战双方不管谁取得胜利,大家都能赢得荣誉。荷马这样写到:“他们是这样在激烈的战斗中拼杀;你不知道提丢斯的儿子参加哪一边,阿盖亚人这边或特洛伊人那边,”参加哪边似乎并不重要,荣誉才是重要的,一旦丧失就等于失去了生存根基。因此,女俘成了一种象征,代表着阿基琉斯的荣誉。
在《伊利亚特》中,尽管许多人心里害怕,但仍然坚守岗位,或为荣誉而不自量力挑战强手,或不让敌人抢走战友的尸首等等。其中,赫克托耳和阿基琉斯算得上是最勇敢的。赫克托耳明白,希腊的军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强于他们,也早知道特洛伊城早晚有一天会被攻陷,但他绝不胆怯、退缩。而阿基琉斯同样知道自己参加战争,将会英年早逝,但他绝不苟且偷生,而是随时迎接死亡。英雄们的勇敢和追求卓越的品质,可以为他们赢得名声或荣耀。因此,为了荣誉他们宁死不辱,在生命与荣誉之间,英雄宁肯选择后者。英勇的人的荣耀或英雄的名声,其实是“不朽的名声”,英雄们追求的是名声不朽,凡人终有一死,英雄也不例外,但摆脱这种必死的命运确实英雄乃至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荷马史诗中爱并不占据什么位置。荷马的英雄如果有爱的话,那么他们都爱自己,他们是自爱的英雄,他们追求个人荣耀,颇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在古希腊,这和崇尚个体完美的精神是相通的。
与荷马史诗不同,《圣经》是一部关于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爱国情怀的赞歌。基督教是产生于罗马奴隶制帝国时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整个民族承受了无尽的苦难,拯救族人,以表示他对本民族人的深深的爱,实质上,他是民族希望的化身。
犹太民族的苦难记载在《旧约》里,作为来自阿拉伯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在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带领下迁至巴勒斯坦,而后又逃荒流入埃及,后又由摩西带领他们返回“希望之乡“迦南。”“这是一个缓慢而困苦的过程。”⑥是一部屡遭劫难的历史。亚伯拉罕、雅各、摩西的形象,正是犹太民族的英雄。摩西身上体现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拯救民族的精神,是希腊英雄们所不具备的。在犹太民族的英雄身上,都体现了他们的献身精神与民族之爱的情结。
三、神明之爱和上帝之爱
“荷马笔下的神明有正义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调皮捣蛋,甚至是邪恶毒辣的另一面。在阅读荷马史诗时,必须随时记住荷马笔下的神明的两面性。否则,誉之者不计其丑,毁之者无视其美。”⑦
《伊利亚特》开篇点明: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荷马把战争的起因归于神界的选美比赛,于是就定下了神人关系的基调。后来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场战争不仅是人间的战争,更是神明之间的战争,神明们纷纷介入和干预战争,他们决意要毁掉特洛伊,同时又让许多希腊人送命。他们在战争中看熱闹,泄私愤,报私仇,全不拿人当人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断挑起战斗。神对人的爱,完全出于他们的个人的喜好,没有对世人的平等之爱。而人对神也不是敬畏和恐惧,英勇无畏的战士甚至与神战斗,如狄奥墨德斯杀伤了爱神阿佛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似乎神与人的关系,类似于人与人的关系,希腊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后才强调个体对他人的尊重与爱护,是一种“人人爱我,我爱人人。”endprint
《圣经》中不仅体现出弱者之爱,民族之爱,更可贵的是它还体现出了一种上帝之爱,即博爱使基督教自身走向全人类化,普世化。
《圣经》中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布衣平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皆是兄弟姐妹。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告诉世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耶稣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我们看到上帝无条件地爱他的子民,当然,信基督者也必无条件地爱上帝,并按上帝的指令爱他人,爱仇敌。爱人人也等于爱上帝。在上帝面前,不分国家、种族、肤色、身份和地位,人人都应该互相尊重。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虽犯了罪,违背上帝,但上帝仍然爱人,宽恕人以往的罪,甚至赐独生子耶稣来拯救人类。因此,人也应该像上帝那样彼此宽恕。《圣经》中记载:曾有人把所有犯了淫欲罪的妇女带到耶稣面前,看他如何处置。按照当时的犹太法律,犯这种罪的人要由众人乱石砸死。而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当中有谁是无罪的人,就向這妇人投下第一块石头。结果众人纷纷离去。可见,上帝要求人拥有一颗爱心,要宽恕犯罪者,同时体认自己的罪性和过错。
上帝代表着至高的爱,是爱的化身。既然上帝是人人之父,那么,上帝也即全人类之上帝,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相爱,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这是一种博爱思想,一种世界主义思想。
四、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希之爱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如果说史诗中的爱是一种原欲的世俗的、自由的、人性化的彰显,他们是为自我的实现而奋斗的利己主义者,原欲的合理外观是合生命原则的。那么《圣经》中爱的思想是理性对原欲的制约,这种以尊重他人的生存利益与群体利益为前提,合理地控制了欲望冲动,这也是合人的生命原则的,这种爱是有一种沉深而博大的人文内涵的。因此,在西方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中,“希腊是正常的儿童”,而希伯来是成熟的青年。
注释:
①《希腊人》,英 H.D.F.基托著 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
②《希腊人》,英 H.D.F.基托著 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
③《路加福音》,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1989版,第十六章,第269页。
④《欧洲中世纪简史》,霍莱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8页。
⑤《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⑥《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102页。
⑦《荷马史诗导读》,程志敏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参考文献:
[1]依迪丝·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希腊精神[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2]美 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8.
[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著.中外人文精神钩沉[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程志敏著.荷马史诗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英 H.D.F.基托著,徐卫翔,黄韬译.希腊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