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霞芳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研究,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探讨目前江西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意见。
【關键词】江西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运动,重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明确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强化体育课程内容的导向、注重体育课程方法的探究、加强体育课程师资的建设,全面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使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为当前江西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体育公共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一、江西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目前,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两年公共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四年级就没开体育课了,每周一次课2学时80~100min。一堂体育教学中,除正常的组织、讲解、示范、辅导、纠错等课堂常规安排以外,余下由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就不多了。再参照体育课的常规练习密度35%~40%来计算,也就50min左右,还有除去因天气原因浪费的时间,每个学生每学期在体育课上实际用于身体练习的时间为10h~11h,如果想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有效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仅仅依靠每周一次课80~100min课堂教学这点时间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受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束缚,有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转变过来,还只停留在传授知识技能上,无法协调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身心的发展,不顾学生的爱好、兴趣等个体差异,一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缺失,给学习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带来障碍。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
现代学校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备多元化的教育功能。如果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孤立起来就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体育课程目标需要建立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术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充分体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以教学为主这条主线,传授大学生运动技能、使大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另外一方面,积极运用开展学校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竞赛这条辅线,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坚强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增强抗挫折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培养关注和参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事务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终身享用。通过教学内外两条线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中来,进一步达到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是不同主体需求在课程目标的表现形式。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常规体育教学内容早已被人们所热知,加上后来兴起的羽毛球、跄拳道、健美操等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攀岩、户外体育、定向越野、极限运动、有氧运动、减肥运动、健美运动、健身运动、养生运动、等新兴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给大学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体育课程也应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体育课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师生网络互动的新教学模式,这不但满足了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发展的需求,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目前,江西省高校大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为必修课程,所以学生每周都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有氧体育锻炼,故此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较高。而进入大三后学校不再开设公共体育课程,学生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完全凭自身的爱好,大多运动较枯燥,因而导致部分学生不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导致身体机能水平及耐力素质的下降。大学三、四年级,相对来说课程减少,学生空暇时间较多,大多数大学生总是把体育狭隘地看成是睡觉、逛街、朋友聚会的机会。更有甚者,通宵达旦地上网、看影碟,生活无规律,这样,导致精神恍惚,情绪低迷,无疑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也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会带来不利影响。这些体闲方式和观念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普通高校应加大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力度,切实有效地将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教材内容设置到课程中去,在教学时数、考核内容与标准方面予以“强制性”的规定,并加强组织落实。同时,普通高校必须对三、四年级大学生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增加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时间与机会。
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方法的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即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要改革传统的偏重知识记忆、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要探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模式;要注重以人为本,使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行互动式、开放式和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可探索实行“三自主”教学,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从而,保证学生拥有自主权,在教学目标要求之下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利用充分丰富资源的进行情境教学,利用探究式模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用新型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内容变得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快乐的参与到学校体育当中去,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得到满足,在满足中享受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endprint
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考评的改革
目前,江西省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总评成绩”这一传统的考核模式,分别是身体素质评分50%,专项运动技能30%,理论10%,课堂考勤10%,其权重比例是5︰3︰1︰1。从结构上分析,体育课程考评只是课堂考评,没有课外的要求,学生课外活动基本上处于无管理状态,靠的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强制约束力。所以,现在课外活动的现状,根本没法满足体测的要求,这也是制约体测成绩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考评改革应该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是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淡化选拔和甄别功能,强化激励功能,尤其是要关注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评价时结合学生进步的幅度和体育基础,两者兼顾,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作用。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课程课成绩评定,占期末总成绩的30%。而且要求如果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成绩以零分计算,将不予毕业。其中身体素质30%,课外体育锻炼30%,专项运动技能20%,理论10%(采用一票否决制),课堂考勤10%,其权重比例是3︰3︰2︰1︰1。
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背景下,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师资的改革
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直接面对学生。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有全面的技术及教学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注重对学生终身锻炼的培养。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应该让高校体育教师由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向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理念转化的过度。第二,大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非常之重要,让大学体育教师逐渐成为实践到理论再到研究型教师这一重大的转变,这无疑是现在大学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大学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引,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不断努力的学习专研,不断更换和增加体育教师自身的技术理论知识,不断进行学习,培养多反向思考和活跃发展的思维方法,全方位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应该适当地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注重通识课程的师资培训,并且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对优秀通识课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八、结束语
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大学体育课程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为核心”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将《标准》的实施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相融合,通过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考评等改革,推进“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参与意识,将体质测试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水平。
参考文献:
[1]都菊英.“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5):454-455.
[2]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苏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田.科技资讯,2013,(05).
[4]李首一,李书泉.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建设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4):114-116.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课题编号:JXJG-14-2-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