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果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01
临床疗效急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胃肠道疾病等因素引起的炎性病变,为临床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症的切口感染率相对较高,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异性较强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因此,疾病初期大多是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准确判断,导致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影响患者的预后,而进行合理判断,早期诊治,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所在,死亡率可低至0.1%~0.2%,若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少、切口感染机会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现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4岁。发病时间距入院时间6~72小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0例;ASA分级I级10例,Ⅱ级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8岁。发病时间距入院时间8~48小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8例;ASA分级I级11例,Ⅱ级1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临床表现
上述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症状逐渐加重,起初疼痛始发于上腹,然后逐渐移行至脐部,最终经过几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右下腹麦氏点出现压痛或反跳痛,或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3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发病时间均在72小时以内,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压痛及炎症局限,体征明确。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无相关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体检或者影像学检查,排除后位或异位阑尾、溃疡病穿孔、泌尿系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妇产科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病变所引起的急性腹痛者。
4 手术方法
术前对2组患者均常规行B超检查,明确病变位置。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嘱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腹部压痛最明显处或麦氏点外上方4cm处切口开腹,气腹针穿刺建立人工气腹使腹内压保持l0~15mm/Hg,切口长约1~3cm,观察阑尾情况、粘连情况,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进行止血,拭净,拭净术区渗液或脓液,提起腹膜保护切口。采用竖“8”字全层缝合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皮内埋线法缝合皮肤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嘱患者取平卧位,选择麦氏切口,视患者情况行3~7cm长麦氏切口。根据压痛点位置适当调整部位,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作钝性分离,切开腹膜,仔细辨认升结肠及盲肠,沿结肠带向下寻找,拉钩拉开切口显露术野,直视下查看阑尾根部,视野暴露不佳可用盐水纱垫隔开小肠,充分暴露阑尾,尽量不用手寻找阑尾,系膜近端贯穿缝扎,于阑尾根部结扎阑尾,采用顺行或者逆行方向切除阑尾,置入纱布吸出腹腔内渗液,残端消毒,荷包埋于盲肠内。腹膜逐层缝合,术毕。
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6 统计学分析
上述所有患者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7 结果
7.1 2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阑尾炎周围脓肿经治疗后、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等等[1]。该种术式视野暴露清晰,但开口较大,对患者的而言,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伤口遗留瘢痕影响美观,从而在临床上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我们在传统的阑尾切除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该术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优点,并且,由于切口小,腹部几乎不留瘢痕,痊愈后不影响美观,对患者腹腔脏器损伤小,可有效避免腹腔粘连,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麻醉方便简单,廉价具备经验丰富的阑尾炎诊断及操作技术。随着微创化的不断发展,医生不能一味追求小切口,这一点尤其重要,而是应从患者病情实际出发,对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患者,应进行腹腔镜探查,不能过于追求小切口而忽视临床需要,以合理最佳的术式,获得较好疗效。避免各层之间死腔的形成和切口疝的发生,满足质量要求,减少并發症,增加切口牢固性,腹膜斜行剪开,使切口各层呈横,斜,横,斜状。腹外斜肌腱膜斜行切开,不易损伤腹壁神经[2]。切口单层闭合后呈严密交叉状,以利于更加准确的判定病变位置,排除腹腔内其他病变,降低治疗费用,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难题出了一分力,在手术中,如果小切口不能解决的,要果断延长切口,这样也能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效果显著。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小切口缝合应用于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切口感染,采取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2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较传统阑尾切除术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少、切口感染机会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的青睐,而且从设备、病源等方面考虑,更适合基层医院选择,已成为当今治疗阑尾切除术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6~482.
黄海魂.小切口阑尾切除术212例临床体会[J].微创医学,2009,4(5):503~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