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娟
摘要:自从王薇华博士提出“幸福力”以来,人们对幸福力的研究逐渐火热起来。小学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幸福力提升的关键期,但目前我国对小学生幸福力的研究还处在一个空白状态。因此,本文旨在对小学生幸福力内涵、幸福力现状、影响幸福力的因素、提升幸福力的途径做一个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幸福力;内涵
一、小学生幸福力的内涵
“幸福力”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2010年,中国心理学家王薇华博士率先在全球提出这个概念。她指出,幸福力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是一个人的情感力、认知力、健康力、意志力、抗挫力、微笑力和德行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具备幸福力的人,才能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幸福,而非短暂的情绪体验。
随着“幸福力”概念的提出,人们对“幸福力”和“提升幸福力”的研究逐渐火热起来:如企业幸福力、女人幸福力、老年人幸福力、教师幸福力、社区幸福力等。也许是因为心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对“小学生幸福力”的研究还处在一个空白状态。
最新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心态来激发人身上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他人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能,构建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从而获得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人格的力量和美德:分类手册》中,提出了24个积极人格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判断力、好学、洞察力、勇敢、坚持、真诚、热情、善良、爱心、社会智力、公平、领导力、团队协作、包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信仰。
参照塞利格曼提出的24个人格品质和王薇华博士提出的幸福力内涵,我觉得小学生的“幸福力内涵”应该要包括以下内容:
二、小学生幸福力的现状
随着经济与网络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而且呈低龄化趋势。通过观察发现,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学适应问题:儿童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将要面临四个差异需要适应:第一,校园自然环境不一样了;第二,要适应新的同学和老师;第三,开始有学习的压力了;第四,开始要受到校纪校规的约束了。有些心理发展较好或者接受过入学准备教育的儿童。很快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而有部分孩子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如焦虑、压抑、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约束自己等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体现在同学关系上。由于父母的溺爱,很多孩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遇到问题不能克服,导致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不会也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指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3.学习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而且大部分孩子还要上课外辅导班,导致小学生超负荷学习。如果小学生长时间学习,就会容易产生学习疲劳,若产生学习疲劳,孩子就会出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很多问题,如抑郁、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最后导致厌学、逃学等严重问题。
4.新环境适应问题:现在社会,小学生转学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城市的名校,中途转入的学生会比较多。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很多孩子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孩子们就会出现各种情绪失控或行为问题。
5.考試焦虑问题:由于城市学校资源分布不均,为了能够进入一个好的初中,许多学生都必须参加一场又一场非常激烈的小升初选拔考试,导致一些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等考试焦虑问题。
三、影响小学生幸福力提升的因素
通过观察与调查发现。影响小学生幸福力提升的因素有:
1.家庭方面:
(1)家庭氛围不和谐:有些家庭由于父母感情出现问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对孩子疏于管教。从而引起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2)教养方式不当: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四种家庭教养方式,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长大的孩子“自信、乐观、积极”;专制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焦虑、退缩”;溺爱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缺乏恒心和毅力”;忽视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适应障碍”。在专制、溺爱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都会引起孩子各种心理问题。
(3)二胎政策的影响:2014年开始实施二胎政策以后,许多家庭都生了“二宝”,原来备受宠爱的大宝感觉受到了冷落,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学校方面:
(1)评价模式较单一:目前学校比较单一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让一部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到小学生的幸福感受和学习积极性。
(2)老师的语言暴力:有些老师教育方式有点粗暴,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不爱学习时,缺乏耐心,喜欢用难听的话语指责或谩骂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3.社会原因:
(1)社会竞争的加剧: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时不刻地向他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文化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造成孩子们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3)网络的负面影响:手机和电脑上的游戏、污秽的视频与图片。会引起小学生特别是男生.产生暴力、性侵等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
四、提升小学生幸福力的途径
通过实践摸索。我觉得提升小学生幸福力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1.“幸福力”课程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人的心理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设与之相适应的“幸福力”课程,指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才能让孩子做到心理年龄与身体年龄相一致,为孩子的幸福打下基础。
大部分小学生心理是阳光的、健康的,但也有10%左右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于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孩子,单靠班级式的“幸福力”课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模式,对其进行心理问题干预。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对小学生幸福力的提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但同时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配合与反馈,所以,为了产生更好的效果,有必要采取家校联动的模式。如开办家长学校,不定期邀请家庭教育知名专家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指导家长提升孩子幸福力:开办“幸福力”手机报,写一些关于提升小学生幸福力的文章,发送到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利用闲散的时间阅读:举办“幸福力”微课,针对小学生存在的比较普遍又令家长困惑的问题.进行解惑:制作“与孩子一起成长”心理成长记录本,让家长陪伴与见证孩子的心理成长;开通“幸福力”咨询热线,对有需要的家长进行指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