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2017-11-30 19:11娄晨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嘉兴影响因素

娄晨雁

[提要] 本文以嘉兴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现状及动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主要受客观因素(如工资差异)和主观因素(如职业期望)影响。面临的主要问题:薪资待遇满足程度不高,经济条件无法得到改善;原单位发展空间小,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抱负和预期;职业能力水平不适应,难以胜任当前工作等。因此,本文就“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如何改善人力资本特征及就业特征对企业和政府提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就业流动性;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嘉兴

本文为嘉兴学院重点SRT资助项目(编号:SRT2016B010);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嘉兴市小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编号:Y201738392);指导老师:唐铁球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29日

一、引言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挑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部分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就业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历时30多年的“民工热潮”在如今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群体的更替,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支新型劳动队伍已经成为当代产业工人主力军。而嘉兴市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全市区域发展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前列。随着嘉兴市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不断地增加,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的嘉兴积极响应长江三角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本次把问卷发放地点放在嘉兴,调查并了解现阶段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时表现的就业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以此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二、就业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从有效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表示没有换过0~1次工作的人占28.0%,换过2~3次工作的占53.9%,而换过4次及以上的人则占了19.1%。问卷就上一份工作的从事时间进行调查,在一年以下的人占51.6%,在两年到三年之间的占16.9%,在三年以上的占31.5%。80%左右的人都是有计劃的换岗,20%左右的人则是突发失业后换岗。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工作变动次数较多,就业流动性较大。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客观因素分析

1、工资差异。工资是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因此工资既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首要目标,但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很难达到较高的收入水平。根据2017年嘉兴市薪资水平报告,嘉兴市平均工资为4,770元,而从调查对象的问卷结果来看,被调查者的月平均工资中等偏下,在4,500元及以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2%,几乎没有高收入者。因此可以预料到,薪资水平相对较低,是引起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问卷所设置的一项开放式问题中体现:32%左右的调查对象表明家人希望他有5,000~8,000元的月薪;35%表示家人希望他有8,000~12,000元的月薪;也有被期望干个体或开工厂的,希望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的月收入。随着城市发展和物质条件的进步,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当下房价快速上涨的阶段,人的强大欲望同骨感的现实形成较大的反差,在追求更理想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满足时,工资水平在极大程度上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图1)

2、工作条件。劳动条件是指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问卷中设置了针对劳动条件的一些问题,即劳动环境、工作保障、工作发展、工作强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的影响程度。其中,工作保障主要以五险一金和劳动合同来说明;工作发展以工作培训、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城市或农村)三方面来说明问题。(表1)

表1中数据显示,总体上看75%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条件会对他们的就业流动带来影响。对于劳动环境,问卷调查显示,有56.4%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自己从事的公司能有较高的舒适度、干净整洁,高达30%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他们希望公司没有安全隐患。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符合表1中80%以上的人认为劳动环境对他们有影响。但在工作发展这一维度上存在明显的矛盾,83.5%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发展空间会对他们就业选择带来影响,但高达30%的人则认为工作培训对就业没什么影响。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发展的意识尚不成熟:一方面迫切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他们却往往忽略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在与调查对象的进一步交流与访谈中得知,绝大多数人希望能够少加班、多放假,能够有更多业余可支配时间。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较第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增加,因此签署劳动合同以及有无五险一金成了他们择业的一个标准。至于工作地点,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差异缩小,尤其是在具有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势的嘉兴,该差异更不明显,因此对于在嘉兴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工作地点对就业没有重大影响。

(二)主观因素分析

1、个人爱好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心态良好,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喜欢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完全为了家人或者基本生活保障而工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35%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现有工作是因为个人喜欢这个职业。而在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如图2所示,80%左右的人认为个人爱好会影响到就业,其中43%的人认为个人爱好影响程度很大,也有10%的人认为他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赚钱。可见,个人爱好程度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的因素之一。(图2)endprint

2、职业期望。从本次的嘉兴市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所从事的职业调查情况来看,近一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建筑、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商业和住宿餐饮等行业选择职业岗位。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快递员、外卖配送等职业几乎都为新生代农民工,也有自己从事做小生意等自谋职业的。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大都要求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但劳动强度较大或劳动时间较长,他们要想获得更高的报酬必须用更多的劳动来换取。这与被调查者对工作条件的认同度有很大出入,因此职业岗位的差异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必不可少的因素。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以及家长对于职业稳定的普遍认知,大多家长希望子女从事公务员、教师等岗位或其他工资相对稳定的职业。在我们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家人的期望对自己工作的选择有影响,因此家人的期望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不可忽视。倘若要实现跨职业就业,则必须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再教育和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薪资待遇满足程度不高,经济条件无法得到改善。调查发现,薪资待遇的满足程度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满足程度低就会构成退出的动机。在当前,就业还是人们谋生的首要手段,通过就业,人们付出自己的劳动,来谋取个人生存、发展以及提高家庭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需要的经济条件。因此,就业单位的薪资高低就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首要考虑的因素。薪资低、待遇差,对自己单位的薪资待遇满足程度不高,就会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及家庭的经济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就会产生辞职、跳槽等就业现象,就会有新生代农民工从薪资低、待遇低的就业单位流向能够获取“高薪”、就业环境好的就业单位,从而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现象。

(二)原单位发展空间小,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抱负和预期。薪资待遇虽然重要,但它却不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唯一考虑因素,对某一职位是否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抱负也影响着他们的流动意向或行为。在调查中,有83.5%的调查者表示工作发展空间会对他们就业选择带来影响,如果本单位能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空间小、晋升空间不足、让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展望未来、改善自己未来的经济条件、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抱负时,新生代农民工也会选择放弃当前职业去选择其他更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业或是自主创业。

(三)职业能力水平不适应,难以胜任当前工作。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个工作岗位对职业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纵然新生代农民工较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大多数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仍存在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尚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自我素质能力的塑造,从而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不适应、不称职的现象,从而被动地引起其就业流动的问题。

(四)受家族传统观念影响,更换就业岗位。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选择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而受家族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工作岗位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人员等职业在第一代农民工眼里看来更为稳定,有稳定的收入,因此他们也会建议自己的子女即新生代农民工去更多的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据上述的调查显示,就有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家人的期望对自己工作的选择有影响。家族传统观念的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在一些传统岗位上的热忱更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就业的流动。

(五)心理素质差,从业价值理念出现偏差。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教育人才的相继涌现,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论是高薪资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是低薪资的新生代农民工,都备感就业的疲惫与压力,此时,就业者的心理素质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岗位的去与留。并且,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吃苦耐劳能力不及第一代农民工,看不上低收入的体力活,又没有机会找到高收入工作,随心所欲,更注重自己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就会出现低不成高不就的就业现象,从业价值理念出现偏差,就业观有所偏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另一原因。

四、对策建议

(一)公司方面

1、健全招聘制度。健全的招聘制度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多优秀的员工,而且能够增加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对企业核心价值的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普遍不高,合理的招聘制度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定位,也可以有效防止他们中优秀员工的流失。面对当下错综复杂的就业环境,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被动的招聘方式,准确定位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用人标准,制定岗位说明书,科学测评确保“人岗匹配”。

2、加强绩效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一方面是为了使绩效得到真实的评价,以获取客观的绩效考评结果,依据考评结果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的关系。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一些特点,简单的绩效考评已经不适用于他们了。因此,企业必须结合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综合全面地对其工作进行考评。加强对于考评结果的反馈和利用,提高他们的公平感和竞争意识。

3、设置合理薪酬,实行定制福利。公司待遇的好坏无疑是影响农民工对于工作选择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当今社会对于技术含量低的工种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成本低,更换工作并非难事。加之同行业同工种之间的薪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企业要想留住员工,必须在保证公司收益的前提下,给予员工以同行业相等的待遇。另外,在福利方面,可以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员工福利,以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加强职业生涯管理。新生代農民工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其所在的单位大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往往是一些管理幅度较大,而管理层级较小的扁平形组织。所以,企业要科学规划,立足于企业自身,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建立起可预见、可实行的晋升机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绩效考评,满足他们进一步发展的诉求,这样才能加强他们对于企业的归属感,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endprint

(二)政府方面

1、加强社区媒体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城市的基层建设主要体现在社区建设上。作为与新生代农民工直接接触的一环,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法规政策,是其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加强社区媒体的建设,有利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与所工作城市之间的联系,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区域间的流动。社区媒体在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受众上,应充分考虑该群体的实际需求,并将其作为规划社区媒体发展、传播社区信息的前提。

2、加大体制建设力度,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劳动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对于存在非法用工的企业给以处罚。另外,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企业农民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参保面度,减少由于地区保障福利而引起的就业流动性。

3、建立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成人教育模式,对其进行补偿教育。政府应充分合理地调动各种教育资源,灵活多变的利用各种非正规的教育渠道,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技能和文化知识,使他们有机会借助这样的补偿教育,实现自己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进入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中高层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并以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白南生,李靖.農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8.7.

[2]石丹晰,王宝成.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劳动经济,2015.5.

[3]李放,王洋洋,周蕾.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9.

[4]周加香.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侯育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4.

[6]谢勇,孟凡礼.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行为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民工就业调查数据[J].调研世界,2015.3.

[7]冯灿.基于就业流动性的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2.

[8]张岩,梁耀丹,屠海晶.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及使用效能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7.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嘉兴影响因素
《初心》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