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杲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从小对这座城市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
这些年,我和邻居们看到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老小区改造工程来说,几年前,我和老伴搬至女儿家附近的二手房居住,原先的楼房外观变得陈旧,环境也不如新小区。但值得欣喜的是,几年前,我家所在的老小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下面让我谈谈老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吧。
上世纪70年代左右,小区楼房建成,一批又一批居民搬进来,一住就是几十年。大家由年轻逐渐变老,而原先的居民楼也变得陈旧,打上了年代的烙印。前几年,住宅楼道里的墙壁泛黄发黑,局部还出现脱落现象。一些广告宣传人员常自由进出小区,随处可见“牛皮癣”,久而久之,墙壁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墨迹,难以去除。外观破旧不说,关键是没有经过抗震加固,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效果很差,屋里冬不暖夏不凉。
提到大院里的路面,邻居们都有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路面狭窄不平,骑车经过时还颠屁股,相当难受。行动不便的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还容易被绊倒。因此,天黑时,很多人都不出门。
楼里没人打扫,楼门口邮箱整个敞开,地上的地锁一个挨一个,头上的电线乱成一团麻,绿化更谈不上了,有的地方杂草比人还高。
前两年,老小区开始改造,住宅环境有了全新的变化。建筑工人对包括下水道和化粪池在内的设施进行疏通,并更换了残损的部件。这样一来,过去下水道排水功能差,堵塞令生活污水不能排出等现象得到彻底的解决。
老楼改造的施工单位不厌其烦地修改方案,听取意见。外墙施工时,所有的空调必须拆卸下来,当时正是初冬,为了避免老人孩子受凉,工人们设法让空调既离开墙又不断电,保证居民继续正常使用,还不妨碍施工。
无论是住宅楼栋的墙面,还是小区外的墙壁,都经过了重新粉刷。目前,墙面呈现白色,看着很舒服。居民们都不忍破坏,有时见到广告宣传人員张贴时,大家主动劝阻。
2016年,“疏解整治促提升”,拆违建,拆地锁,封堵开墙打洞,整修残墙断壁,进行环境绿化美化。楼与楼之间多元增绿,缺植补栽、整修花坛,稍大点空地布局石桌石凳、藤萝架,成了漂亮的小花园。
路面整治是老小区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工人们起早贪黑重整路面,最终,路面变得平坦多了,骑车再也不怕颠屁股,老人们走在上面更多了一份踏实感。最近,缆线入地工程又开工了,各种缆线一律入地,人们抬头看不见那些“乱麻刀”,也不担心耷拉下来走路绊人了。
旧貌换新颜,家园变花园。居民们怨声少了,笑声多了。用老邻居的话说就是:“现在的日子,想啥有啥,不缺吃不缺花,幸福着呢。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争取活到2050年,亲眼看看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责编:辛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