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军
所谓“三力”课堂,是指“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的课堂样态。“三力”课堂改革已实行了一年,到底效果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掌握的。笔者在2017年6月对江阴市普通高中的音乐“三力”课堂现状进行了调查。江阴市现有普通高中12所,其中四星级高中8所,三星级高中4所。本次调查取样的学校是江阴市的12所星级高中,按25%的比例,抽取了9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这些学生都是“三力”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其中男生494名,女生406名;高二学生370人,高一学生530人。
一、調查结果
回收问卷900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对889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1软件处理,得到如下数据。
1.你认为哪些因素对你学习音乐产生了动力
由上表可知,有98.4%的学生认为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是音乐学习的动力;97.5%的学生认为学习音乐是为了拿学分;93.8%的学生认为放松心情是学习音乐的动力;90.2%的学生认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是自己学习音乐的动力;85.5%的学生是为了情感的需要;持传承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观点的学生占57.9%;57.4%的学生是为了自己能全面发展;14.2%的学生想走艺术高考这条路。
2.对目前音乐课堂活力的看法
对目前音乐课堂活力程度的看法如表2,有32.8%的学生认为一般;26.0%的学生认为比较好;18.8%的学生认为不太理想;11.9%的学生认为很不好;只有10.5%的学生认为很好。
3.对可以提升师生增长能力的音乐课堂教学,你有哪些建议
关于提升教师和学生能力,由表3可知99.3%的学生认为多引入类似《中国好声音》的视频,更有利于教师和自己在音乐活动中能力的提高;96.3%的学生认为多一些音乐活动,不要单纯听音乐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72.7%的学生认为教师多做一些示范演唱或者演奏更有利于师生能力的提升;64.1%的学生认为利用社区的优质音乐资源,有利于师生能力的提高;61.3%的学生认为发挥身边有特长同学的示范作用,有利于自己能力的提高;43.9%的学生认为多一些探究类的音乐学习对提升师生能力有帮助;9.7%的学生认为其他方面有利于自己的进步,比如,进行校内个人演唱、演奏比赛、才艺展示或者艺术社团活动等。
二、基本对策
1.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表1概括起来可以看出,九成以上的学生观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音乐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可以放松心情,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这门必修课的重要作用,要坚守必修课共有的基本要求:要有教学目标,要有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作业要求、教学评价。
(1)正视学生差异。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内容包含古今中外大量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由于高中生来自全市不同的初中,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技术、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不同,因此,对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有90.2%的学生认为音乐学习的动力是,通过音乐课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音乐学习动力认同这一重要的“已有发展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兼顾所有的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都有机会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在参与和分享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逐步扩大“最近发展区”。
(2)整合教材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教材内容,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是面向全国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各地音乐教育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对音乐鉴赏课内容的喜好,也存在很大差异。另外,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学时,用一年把音乐鉴赏课教完,显然时间是不够的,而高中学段又不允许增加音乐学习的时间,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本校学生的实际音乐基础,对教材实施合理的整合,也就是专家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唯有这样,才能既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又因材施教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3)创新学习方法。有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话——“条条大路通罗马”,音乐课的学习方法也是如此,不要以为音乐鉴赏只有通过聆听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即使是聆听音乐,也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拿聆听音乐来说,可以关注学生有没有听音乐,如果在听,可提问:听到了什么旋律?主奏的乐器是什么?这件乐器你曾了解过吗?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同学们认为他的情感体验是否与作品吻合?……如果学生回答没有听,那么,教师更要进行追问:为什么没有听?是不喜欢还是听不懂?如果不喜欢,请说出理由;如果听不懂,需要老师怎样帮助你?
2.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表2告诉我们,对目前音乐课堂的活力程度,持肯定观点的学生只占36.5%,持否定观点的学生占30.7%。学生在课堂上活力不够,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原因,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
(1)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无论积极与否,教师都要慎重对待,如果学生持积极的态度,教师要加以利用;持消极的态度,教师要加以引导。无论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都可以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资源,也是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课程资源。
(2)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教学的动力,当然,学生的需要也需要辩证地对待,只有那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能够通过音乐学习而得到的需要,教师才能够给予满足。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差异,因此,教学必须既要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方能使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活力得到彰显。endprint
(3)展示教师多方面才艺。人都有崇拜偶像的心理,尤其是青少年时期,这种心理更加明显。每一个音乐教师经过高考的选拔和大学的学习,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教师甚至是音乐方面的多面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地結合教学内容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会给学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这种印象会激发学生认真学习音乐的欲望,从而“见贤思齐”。
3.提升师生综合能力
表3告诉我们,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教师的教学有新意,不仅内容要有美的启迪,形式要有美的享受,点评也要能够产生美的触动。开展音乐活动和融入社区的优质音乐资源也是绝大多数学生渴望的;还有61.3%的学生认为发挥身边有特长同学的示范作用,有利于自己能力的提高。这些都说明学生更希望与人进行美的交流,而不是与机器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做研究。
(1)精选综艺节目,开阔音乐视野。类似于《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广受大众喜爱的综艺节目,教师可以从中精选一些曲目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创新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多方面需求,还可以聆听到教育领域以外音乐专家的专业点评,从而提升教师及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位。
(2)提供表现机会,锻炼实践能力。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需要把音乐表现出来,表现音乐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师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让每名学生,通过音乐实践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有持续的学习热情。
(3)鼓励相互评价,提高表达能力。音乐语言的模糊性特点,为音乐形象的建立提供了多种可能,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音乐基础和兴趣爱好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讲真话,使其敢于更要善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另一方面要能够用简约的语言,对学生的感悟进行有效的点评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新的感悟,进而不断成长。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三力”课堂中的“动力”“活力”“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基础,学生有动力,课堂自然就会有活力,课堂有活力,师生的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种充满“动力”和“活力”的教学生态中,师生的能力不知不觉就提升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