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之健 编辑/丙丁
公民健康素养与舌尖上的安全
文/国之健 编辑/丙丁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一个人身心健康与否,健康寿命如何,与其健康素养密切相关,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力占到60%。
2008年1月原卫生部的第3号公告,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份文件内容包括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六大类公共卫生问题评价,共66条。它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文件。
然而,2015年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2012年为8.8%,2008年为6.5%),即每百人中,全面具备健康素养的仍不足10人。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公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0年的目标定位是20%;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30%。如此看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任重道远。
2015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同时,牵头起草《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规划。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是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社会机构、大众媒体等向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开展健康传播的重要依据。
一是宣传普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推动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作为应对和解决人群健康问题的核心策略;二是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提升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三是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四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健康科普工作。
要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样,“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了时下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同志曾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首都群众和大学生一起,参加主题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他强调,“要广泛普及食品与健康相关知识,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坚决遏制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近期,习近平同志再度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所以必须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最近,由长宁区科委、科协组织的“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科普系列教材”编写出版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其中,以食品与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居民膳食的健康素养指南和安全食品选购的科学方法为主线编写的《舌尖上的安全》一书即将面世,届时本刊也将开设线上、线下联动的科普教程公共服务体系。
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舌尖上的安全,维护每一个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