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邓碧华+郭原
【摘 要】部门预算,不仅要广泛收集真实而准确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依据科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为此,需要积极推进并改进部委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现状。在文中主要就部委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强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算管理;部委部门;强化措施
21世纪初,在全面开展财政预算改革工作之前,国内政府机关就开始在个别机关单位进行了相关试验,随后将改革范围逐渐扩展开来。虽然在这个过程之中积极推进了部委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但是还有需要进行进一步强化的地方。
一、实施中央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部门预算改革后,预算工作的管理流程可以划分为编制、执行和监督三部分,相应的预算改革有利于将预算的三部分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相应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问题,并且能对预算工作的整体进行管理和监督。
在对预算管理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数据量和部门数量非常庞大,因此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利用,是预算工作能够进行精编、细编,能够有效地对预算工作进行改革,同时实现零基预算管理;信息技术能够对预算指标进行细致的划分工作,从而进行下达汇总,能够有效地监控指标的执行情况、对相应的指标进行分析,实现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发展;同时财政部门也能够分享相应的预算数据,确保财政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整体运作进行监督和控制,实现预算改革工作。
二、部委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具体强化措施
1.修缮部门预算项目库
按照严格项目管理的思路,通过信息化建立项目库的库概念,项目库按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分成多个区域,打破现在的以年度分区的理念,恢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年度只作为每个项目相关数据的维度元素。项目库的一个区域专门存放立项论证前的待立项项目,随时可以增加减少,根据实际情况,立项论证通过则进入下一阶段,不通过的继续完善,确定不予立项的进入项目库废弃项目区域。予以立项的项目在项目库进行中项目区域按照项目开展周期执行项目财政资金申报、预算资金批复、执行过程管理、成果登记、绩效自评等项目过程管理,执行过程中偏差较大的项目可随时叫停。完工待结题的项目被存放在项目库待结题区域,进行项目最终的成果整理、竣工决算、报告编纂、绩效评价等。正式结题的项目被存放在已完结项目区域,备案留存。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数据例如立项专家意见、预算批复过程、年度实施方案、绩效目标、整体或年度预算执行率、项目成果报告等,均可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真正实现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加强自定义工作流机制轻松辅助管理
不同部门在不同时代对预算数据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当按照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具体问题,对总体思路进行了解,采用工作流机制,尽量放宽对业务的控制程度。这种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审核环节、审核方案、业务环节、以及审核流程的定义以及选择。通过这种机制,不同的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来来对相应的管理业务进行流程的制定。
由于项目预算管理实现流程定制,各级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定制业务环节和业务审核流程。同时为保证项目预算管理系统直观性,应结合近年来对项目预算管理系统开发和实施的经验,在系统中预留了一套标准的业务流程设置,囊括项目业务数据表、数据检查手段、编辑项目页面和审核方法等。用户可以根据实现需求和单位自身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业务环节的增减调整,从而通过高效的运用软件实现对项目库的规范管理。
3.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监控与分析功能
信息化的预算管理工作就要对相应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详细的事业单位进行具体职能任务的分析和了解,在进行预算监督管理的过程当中应当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时间段进行检查和管理,在经济活动之前,应当对上报的预算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在经济活动之中,应当对预算财政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在经济活动是后应当对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和总结。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划拨以及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规划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确保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工作能够安全有效地展开。对预算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和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预算指标来进行预算工作的管理,能够使预算经费合理进行调整,确保工作的有效完成以及绩效目标的平稳实现。
三、结语
总之,部委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强化,将更加有助于部委部门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需要对部委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强化措施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金文.浅析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5,(07):53.
[2]孙丽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刍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1):152-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