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7-11-29 13:19时艳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策略

时艳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在确保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理实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探究能力是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作用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汇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学生发展中,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契机,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作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为,为学生创造探究平台,鼓励学生不断培养并提高自身探究能力,以此将所学物理知识点转换为自身素养内容,摒弃传统物理学习理念,提高学习效率。

二、探究式学习环节构成

探究式学习,主要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在理论知识引导下,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采用探究方式探寻问题答案,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得以更好的实现。探究式学习构成环节,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提出问题环节,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法的核心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为顺利实施探究式学习法奠定良好基础。(2)提出猜想环节,问题引导下,结合数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猜想。(3)探究方案环节。探究方案影响下,有效进行探究学习活动。(4)获得结论环节。完成探究学习活动后,依照所获得的数据与内容,获得相应结论,该环节对学生严谨科研态度的形成非常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教学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明确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知识传授者,物理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各版块知识间的联系,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及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每堂物理课教学活动,掌握初中階段,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践明确物理知识与现象。另外,初中物理老师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营造开放式课堂学习氛围,课堂上保持良好互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合作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例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章节知识讲授中,物理老师首先要明白本章节知识内容抽象且涵盖知识点过,教学难度大。此种情况下,老师就要提前做好内容设计,精心设计摩擦试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变化情况,归纳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从而获得科学试验结论。

(二)创造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任何事物在兴趣与无兴趣驱动下,会收获不同的结果,初中物理学科也不例外,同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初中生会积极主动进行认识与探究,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要以学生兴趣点为契机,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与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实践意识等能力。必须要注意的是,创造情境时,老师要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联系学生实践生活、或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可利用常见生活事物有效创造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比如《汽化与液化》知识学习中,物理老师可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汽化概念。其实,本章节实验内容简单,老师用吹风机将湿毛巾吹干即可。进行此项实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从风力改变与毛巾吹干面积进行提示。

(三)应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

先学后教,就是要求先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再讲解知识,此种学习模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要明白不同的学生,个性发展不同,学生物理知识基础不同,知识接受与理解能力也有所区别。所以,初中物理应了解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切入点,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以此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全面提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而物理课可以兴趣为契机,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重力》章节内容学习中,物理老师可让学生先自主预习,条件允许时提前在家里进行实验,让鸡蛋沿水平方向垂直下落,再倾斜60度扔出去,观察鸡蛋破碎与时间长短等情况,在此过程中思考原因,结合新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先学后教课堂氛围。

(四)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

因物理探究是多样化的,初中物理前言内容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内容的效果,是普通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将知识由抽象转为具体,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难以理解或不易观察的事物,激发学生视觉功能,营造良好的难点突破氛围。

比如,《两种电荷》章节学时中,导体与绝缘体知识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入“超导”相关知识介绍资料,利用文字或视频展示,从视觉上增强学生直观体验。在色彩丰富的动态画面刺激下,学生掌握了不同行业“超导”知识的应用。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教材意外的物理延伸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与之相关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添加文字或视频资料,为课堂学习气氛增加活力。对于“物理最新前言知识”内容,单凭老师讲解是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先进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五)加强引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老师应用探究式学习法时,不但要教学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法,还要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以此更好的理解探究本质。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探究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将直观现象转为探究性问题,将既定知识或经验与探究问题融为一体,便于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学习效率提高。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还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探究式学习发,分小组讨论与交流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比如,《大气压强》章节中,老师通过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用手按住倒置且纸片不能掉落,以此引导学生将此实验现象转为大气压强探究性问题,分小组讨论压强相关问题,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而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在物理教学新理念指导下,为学生合理创造教学情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究式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物理知识形成过程。在学生体验科学研究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理解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价值观与精神,为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静.探究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08):160.

[2]方银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4):7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策略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