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山
在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品生品社教育工作者纷纷转变原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大家试图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全新教学模式。然而实践证明,学生们在课堂上虽呈现出对教学内容的一致共识,遇到具体生活情境时却很难学以致用。可见仅靠优秀的课程活动设计,并不能将品生品社知识与技能内化为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通常我们评价品生品社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注重执教者对教材的诠释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重难点是否突破、活动过程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点等,而几乎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情况与技巧,以及沟通过程中学生的反应。
贝克尔著名的“沟通七要素关系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人际沟通过程。而即使是完美无缺的活动设计,学生也不能理解全部的教学内容,只能接受他所能理解的那部分,而转化成行动、内化为品质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提高品生品社学科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避免判断或评价性的赞扬
品生品社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会更多地涉及学生品质,诸如“你很聪明”“你真棒”“你是一个好孩子”。沟通心理学认为这种判断或评价式的赞扬应当避免。一個学生得到这样的评价,或许当下会感到满足,但过后便是焦虑:“我是个好孩子,可我也做了件甚至更多不被肯定的事情,保证这些事情永远不让人知道非常辛苦,为此我损耗了很多能量。我更担心有一天大家知道后不再喜欢我,那时我还是一个好孩子吗?”于是,学生为了实现自我的内在统一,会依赖这种评价,求之不得时便会唤起防御心理。这种从别人的认可中确立自己价值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那么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肯定学生呢?每一句课堂评价语都有两部分:教师对学生说的话和学生听了教师的话后对自己所说的话。教师应该说清楚对于学生的行为、努力、感受,有哪些欣赏和感动。例如,执教《我爱我家》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做了一份小调查,调查几十年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像学生这个年纪时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走近长辈们的生活,拉近时空距离。
学生们在调查中学着对比,学着成长,并懂得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更加关爱老一辈,孝敬长辈。点评时笔者说:“你很爱自己的家,通过调查发现长辈们当年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感受到他们用双手创造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谢谢你。”这种感激式的赞扬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具体行为的认可,使参与课堂的学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老师喜欢我做的事。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他发现“我因为自己做的事情而被肯定”,所以被认可的源泉是自己的行为,这种观念会督促他不断地为寻求认可和归属感而正视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将行为内化为品质。
二、针对学生的感受而非行为作出反应
执教《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自身如何来到世界充满好奇,笔者决定保护其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根据教材的流程和插图,安排以下活动:1. 问一问。询问母亲,怀自己时候会想些什么。2. 记一记。从影集里找出几张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和父母一起回忆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3. 议一议。讨论家人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他们曾做过些什么。4. 演一演。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感受为人父母的一片苦心与不易。要求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分享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以达到情感体验的目标。在一系列的“无痕”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当我们还是小小胎儿时,就被寄托了家人无限的希望;从出生时的嗷嗷啼哭,到张开小嘴牙牙学语,到成长为一名小学生,这其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学生们在领悟家人的爱时,会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身心能得到了愉悦,并获知:人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关系网,应该学会感恩家人。
但在这过程中,笔者曾遇到一个学生突然说:“我讨厌妈妈,她总冲我发火。”此时若是回应:“你能具体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妈妈才冲你发火的吗?这样想是不对的,妈妈肯定非常爱你!”可能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也不能学到任何正面的东西。禁止并不能使他强烈的情绪得到平息,更不可能改变他“讨厌妈妈”的想法。此时的学生“动物脑”占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所以当学生说出他讨厌妈妈的话时,执教教师不必再问更多的细节,只要说:“你看上去很失望。”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共情和安抚,他才有能量来解决问题。
三、在纠正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
情感联结,是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被学校里的大人们无条件地接纳。关爱学生是建立情感联结的首要因素。遗憾的是,相关研究表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相信教师会关爱他们,除非他们取得好成绩。可见,确保将关爱的讯息传递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品生品社课程的独特性使得执教者在课堂上有很多传递关爱信息的机会。
例如执教《我的邻里乡亲》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走入角色,感受文中插图的各种事例,让大家说说,假如肇事者就是自己,该怎么处理。笔者鼓励学生把错误看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并相信他们有能力作出有意义的贡献,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在“活动天地”这一学习板块中,情境是小区内部分居民养狗而引起周围居民的愤怒。应该怎样平息这场风波,让居民重新和睦相处?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不赞同养狗”的和“赞同养狗”的两方展开辩论,各自阐述看法和建议。通过辩论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倾听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参与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对于个别据理力争不赞成养狗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推理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和睦相处是宁静、愉快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时,他们会更倾向合作,而不是表现出课堂上的种种不良行为。当他们不需要以不良行为得到关注和自我价值体现时,他们就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学习。
学生的习惯养成在年少,教师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品生品社教学中,笔者希望能多一点德育挖掘,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沟通技巧,使课堂更多一点乐趣,更多一点实效,更多一点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第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