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2014年大连市降雨侵蚀力时空演变分析

2017-11-29 05:32韩冬雪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气象站大连市降水量

王 耕,韩冬雪

(辽宁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1964—2014年大连市降雨侵蚀力时空演变分析

王 耕,韩冬雪

(辽宁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1964—2014年;大连市

基于大连市1964—2014年21个气象站点平均月降水量,估算其降雨侵蚀力,应用ArcGIS的kriging空间插值功能及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连市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选取的3个典型站点中,大连站1964—2014年的降雨侵蚀力呈现增加趋势,瓦房店站呈减少趋势且下降幅度明显,而庄河站变化相对较小;大连市降雨侵蚀力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站点降雨侵蚀力数据差值较大。

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降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营力,雨滴击溅和径流剥蚀成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1]。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2],是一项客观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也是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的一个基本因子[3]。因此,准确分析降雨侵蚀力对于土壤侵蚀量估算、水土保持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地形起伏明显,自然地理区位条件下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大连市土地总面积12 837.53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49%[4]。本研究基于1964—2014年大连市平均月降水量数据对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演变进行分析,以期为大连市水土流失预防、水土保持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大连市概况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西分别与黄海、渤海相邻,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地处东经120°58′~123°31′、北纬38°43′~40°10′,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原山地零星分布其间,水资源、生物资源、水产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大连市位于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1.1 ℃,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 511 h,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540 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5]。土壤类型丰富,有棕壤、草甸土、淹育水稻土、滨海潮滩盐土等,其中以棕壤为主。当地棕壤多为砂质壤土,质地较轻、固结能力较差,加之地形高低起伏明显、植被覆盖率偏低且降雨集中,以致土壤侵蚀严重。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发布的降雨资料,选取大连市21个气象站点(图1),根据各站点1964—2014年平均月降水量数据计算降雨侵蚀力,分析大连市降雨侵蚀力时空演变规律。

图1 大连市气象站点分布

采用章文波等[6]提出的多年平均月降水量计算降雨侵蚀力方法,计算公式为

R=αFβ

(1)

(2)

上二式中:R为降雨侵蚀力,MJ·mm/(hm2·h·a);α、β为模型参数,取α=0.358 9,β=1.946 2;P为多年平均降水量,mm;Pi为第i个月平均降水量,mm;F为指数,mm,数值介于P/12~P之间,其值取决于多年平均降水量及第i个月平均降水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计算结果

1964—2014年大连市21个气象站点降雨侵蚀力统计结果见表1。21个气象站点年均降水量存在差异,其中南坎子、德兴站点年均降水量较大,大高屯、申家炉站点年均降水量较小。总体来说,大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降雨侵蚀力与降水量密切相关,亦呈现时间、空间分布差异。

表1 1964—2014年大连市降雨侵蚀力统计结果

3.2 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特征

为研究大连市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根据各气象站点空间分布,选取大连、瓦房店、庄河3个站点为代表,分析1964—2014年降雨侵蚀力变化情况,见图2—4。3个站点降雨侵蚀力变化幅度均较大,其中:大连站降雨侵蚀力在1999年出现最低值,2013年出现最高值,达到31 144.01 MJ·mm/(hm2·h·a),降雨侵蚀力数值波动范围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瓦房店站降雨侵蚀力年际波动幅度大,1967、1975、2006年降雨侵蚀力数值较大,但总体呈减少趋势,且下降幅度明显;庄河站1964—2014年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1976—1985年呈上升趋势并达到这50年中的最高值,1985年之后波动减少,因此具有突出的年际变化特点。

图2 1964—2014年大连站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

图3 1964—2014年瓦房店站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

图4 1964—2014年庄河站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

3.3 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化特征

结合21个气象站点降雨资料,对大连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ArcGIS的kriging插值功能,得到大连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图5),运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中探索数据功能下的趋势分析,得出大连市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化趋势(图6)。大连市降雨侵蚀力在1 944.99~14 043.15 MJ·mm/(hm2·h·a)之间,平均值为5 339.65 MJ·mm/(hm2·h·a)。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市南部及瓦房店市南部地区为降雨侵蚀力低值区,其值在1 945.00~3 289.43 MJ·mm/(hm2·h·a)之间,年降水量为583.3~635.4 mm;瓦房店北部、普兰店市北部、庄河市南部降雨侵蚀力较大,平均值为3 386.00 MJ·mm/(hm2·h·a),年降水量在664.4~797.9 mm之间;降雨侵蚀力最强的地区位于庄河市北部,其最高值为14 043.15 MJ·mm/(hm2·h·a),同时年降水量最多可达1 200.0 mm。图6中垂直投影代表数据点的值及位置;ZX面为东西向平面,YZ为南北向平面,XY面为东西向、南北向的正交平面;浅色线为东西向趋势线,深色线为南北向趋势线。综合图5、6结果表明,大连市降雨侵蚀力呈现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总体趋势表现为西南低、东北高。

图5 大连市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图6 大连市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趋势

4 结 语

大连属于山地丘陵区,地形起伏,植被覆盖率低,尤其是受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影响,人类活动加剧,海岸带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导致耕地破坏、地力衰减、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分析大连市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得出结论:大连市降雨侵蚀力数值自西南向东北递增,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比如,在庄河市北部受地面坡度影响降雨侵蚀力较高的地区,可利用荒坡种植果树,蓄水保土,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采用农业技术措施,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7]。

由于日雨量资料缺失,因此本研究采用多年平均月降水量进行降雨侵蚀力估算,此计算方法比基于日降水量进行估算有一定误差。同时水土流失与降雨侵蚀力、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地形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将其他影响因子列入研究范围。

[1] 史展,陶和平,刘斌涛,等.基于GIS的岷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2):97-101.

[2] 张建国,范建容,王玉宽,等.重庆市降雨侵蚀力(R值)的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56-59.

[3] 章文波,谢云,刘宝元.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05-711.

[4] 李仁辉,潘秀清,金家双.大连市土壤侵蚀现状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2):35-37.

[5] 大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连年鉴[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2:25-28.

[6] 章文波,付金生.不同类型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J].资源科学,2003,25(1):35-41.

[7] 郑应顺,李洪一,潘贤君.大连国土资源[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1006-1018.

王耕(1973—),女,辽宁沈阳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生态安全与管理研究。

2017-06-08

(责任编辑 李杨杨)

S157.1

A

1000-0941(2017)11-0054-03

猜你喜欢
气象站大连市降水量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我的好朋友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心灵气象站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