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
【摘 要】我国鼓励大学生精准支教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农村师资力量,优化农村教室素质及结构,以推动农村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语言类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在实际执行时依然存在紧缺科目师资仍旧短缺、相关利益者博弈、配套政策不合理、支教生服务到期后难以确定去向等问题,制约了农村支教效果的优化。本文就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四川省)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细致 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类大学生;支教政策;现状问题;有效对策
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严重的缺编情况,在年龄方面以50岁上下的老教师居多,中青年教师人数不足,年龄层整体偏高,而学历层次偏低,这就使得很多规定课程难以高质量开展。基于这一情况,各级政府出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目的是缓解农村师资紧张问题,并为农村教师补充方法开辟新途径。但是,当前的大学生特别是语言类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方面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农村支教最终目的的高质量实现。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语言类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现状问题,是相关部门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四川省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现状问题
课题组(《四川省语言类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体系调查与研究》项目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四川省大学生特别是语言类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支教活动质量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现将这些现状问题归纳如下:①生源复杂,紧缺学科教师数量依然不足。课题组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当前到农村支教的大学生,以一般师范及综合性大学生生源为主,而重点院校大学生人数很少,仅占22%左右。在这些支教生源中,设计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数学、法学及中文等,其中大多是思想政治、行政管理及工商管理等,而信息技术、数学及英语等专业大学生很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虽然缓解了农村师资紧缺问题,但是因为师范类毕业生人数过少,且紧缺学科毕业生更少,最终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②存在相关利益人的博弈现象。大学生精准支教的相关利益主体是农村学校、支教生、高校、县级政府、省级政府及中央政府等,他们之间互为影响与作用,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又相互冲突的关系整体。比如中央政府只考虑自身财政能力,而没有估计农村教师具体需求,这就难以激发县级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最终在利益博弈中难以有效解决问题。③配套政策不健全。支教生一般的服务周期为二至三年,要想继续在任教学校工作,就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待遇及编制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高校、农村学校、县级政府的态度较为含糊,造成很多支教生服务期满后不知道何去何从,因此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支教。
二、解决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现状问题的有效对策
1.创新遴选支教生方法
有针对性地创新遴选支教生方法,健全大学生(特别是语言类)精准支教政策的有效措施。在选择支教生时,应优先选择师范专业大学生,适当选聘一些优秀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在学科上,应优先选择信息技术、音乐、数学、英语等专业大学生。基于当前支教生具有较为复杂的来源,有重点学校、一般院校的学生,有师范院校及非示范院校的大学生,有往届与应届毕业生,有城镇及农村毕业生,应全面做好支教生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才能为农村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奠定基础。在实际的培训支教生的过程中,应结合各种来源及个性特点的毕业生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与内容,以便取得更为理想的培训效果。具体来讲,应强调与规范师范类大学生;应做好非师范毕业生的教师基本能力、心理学、教育学等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应给支教生做国家基础教育及方针政策等培训,大力宣传支教生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模范事迹。
2.推行选择性激励方案
选择性激励方案涵盖两部分内容:消极选择性与积极选择性,前者是惩罚那些不行动者及不担负行动成本者,后者是奖励各种示范引导者。在落实该方案的时候,针对积极对支教生补贴与福利进行统筹的机构、主动履行合同条款的高校、恰当安排支教生生活及教学的学校,可在下一年度获得更多指标;针对不认真执行执行合同条款的农村学校与高效,下一年度将取消或削减支教生安排方案;针对在支教中表现出色的支教生,可获得精神与物资上的奖励,并且优先解决其编制问题,而对于擅自违约或表现不佳的支教生,则会受到一定惩罚。要想确保该选择性激励方案能得以顺利执行,就需要组建专门的协调各种利益主体的机构,其成员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各方利益代表等。设置该机构的主要目的,是合理表达相关利益方的实际诉求、科学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使得各方根本利益都能得以维护。
3.健全支教配套政策
支教生期滿再就业是支教生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高校及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各级政府应主动落实针对支教生的优惠政策,自觉为他们提供继续在支教学校工作的岗位;在全省范围的农村教师招聘考试中,优先聘用有支教经历的优秀大学生;县级政府应积极为有意愿继续在农村任教的大学生解决编制问题,把及时发放支教生工资当成一项重要的财政工作,以确保其与在编教师具有同等待遇。②教育部门应做好跟踪服务支教生的工作,确保继续在农村任教的优秀大学生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工资待遇等和公立教师完全一样。③高校、人才市场及教育部门应为支教生提供周到的再就业服务,及时帮他们解决档案户口的托管及落户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应针对支教生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在招录管理人员、辅导员及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应优先录取同等条件下的支教生。并且,各级政府在选聘城市教师及公务员的时候,也应优先录取同等条件下的支教生,以激励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从而推动高校大学生支教政策都能高质量开展。
总之,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是有效缓解农村教室数量与质量缺失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掌握当前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主动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精准支教政策的高质量贯彻。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刘涛,黄圣男.大学生参与“顶岗支教”的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黑河市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01):81-91.
[2]吴江山.论我国农村支教政策的时代转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08):5-8.[2017-09-29].DOI:10.13627/j.cnki.cdjy.2013.08.013
[3]吴赛娟.大学生农村顶岗支教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四川省语言类大学生精准支教政策体系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7SB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