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龙
[摘要]常规岛安装施工过程中,因屏蔽效果较差,而y射线探伤辐射范围较广,散射线严重,导致在常规岛各楼层区域探伤时,班组之间可能存在辐射交叉作业现象。因此,本文主要描述常规岛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如何对辐射交叉作业现象进行风险控制管理。
[关键词]常规岛;探伤作业;风险控制
射线探伤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在某核电一期、二期工程常规岛的安装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它不但承载着焊接质量的监控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而辐射防护,既要允许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又要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并提高辐射防护措施的效益,进而促进放射工作健康发展。所以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益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益的发生几率降低到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1工程概况
由于在常规岛厂房的各个楼层区域均有射线探伤工作量,且一个常规岛大约需拍摄底片5~6万张,工程量相当大,鉴于现场此环境作业特点,射线检测时主要选用y射线探伤机,常用源有Ir-192和se-75。根据每天作业工程量,1-4个探伤作业班组可满足常规岛的探伤作业需求。
2常规岛探伤作业存在的问题
2.1常规岛探伤作业可能存在的交叉作业形式
常规岛射线探伤存在的交叉作业主要有四种形式。
2.1.1探伤作业班组与在常规岛旁边的外部单位作业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
2.1.2不同单位之间的探伤作业班组在相同区域的探伤交叉作业。
2.1.3探伤作业班组与本单位其他专业施工班组的交叉作业。
2.1.4本单位自己内部探伤作业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
2.2可能存在的交叉作业问题的管理情况
常规岛作为一个子项工程,当在一个楼层间或相邻楼层间进行多组探伤作业时,在多个探伤作业班组之间可能存在辐射交叉作业情况。针对此情况,却一直未有系统的管理流程。
面对这样问题,就需要对作业点和控制区进行合理分配和划分,以及加强对作业过程的控制管理。因此,本文就在常规岛进行多组探伤作业时可能存在的交叉作业情况进行管理分析。
3多组探伤作业风险控制管理分析
3.1常规岛多组探伤作业风险辨识
根据常规岛现场作业中情况,对常规岛多组探伤作业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如表1。
3.2探伤作业管理模式对比
3.2.1通过风险辨识确定控制措施,对原有的探伤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红色字体部分),如图1:
3.3改进管理模式分析
3.3.1互相检查个人防护佩戴情况
作业前,射线检测各班组作业人员互相进行检查个人防护佩戴情况(个人剂量报警仪、个人剂量片、劳保用品等),及每个作业班组携带防护设备情况,安全员同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核查佩戴情况,确保作业人员佩戴齐全后方可允许下一步工作。确保个人防护佩戴齐全,可有效对作业时剂量率进行监测。
3.3.2作业中合理安排作业点无交叉作业
收到委托后,作业班组长提前到现场了解作业点位置,作业前由班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合理分配无损检测委托单。班长收到委托单后应按照委托单上焊口所在的楼层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每个班组负责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楼层。作业中,为了避免交叉情况的发生,班组之间应先核实现场作业情况后,避免在此区域同时开展工作。
3.3.3作业过程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
屏蔽防护最优化:作业人员应事先对作业点进行事前了解,并寻找有效的躲避点,由于现场多为空心砖砌成,作业班组应寻找实体墙柱进行躲避。
距离防护最优化:作业前测定控制区位置,明确各作业班组作业点位置,避免作业交叉,同时躲避时,不能太靠近放射源作业点,根据仪器仪表数据显示,尽量躲避至最远有效距离位置。
时间防护最优化:操作前检查机器性能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因摇盘卡住而增加操作时间:检查作业场所是为了熟悉场地,寻找有利的躲避位置,减少与放射源接触时间。
个人防护最优化:定期监测个人剂量情况,互相检查个人防护设备佩戴情况。
3.3.4作業过程问题及经验反馈
作业完成后,作业班组开展班后会,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做好经验反馈。
4管理效果
通过风险控制管理进行分析,优化后的探伤作业管理模式在某核电现场得到有效应用,并根据对固定射线检测作业人员剂量值统计及作业人员实际作业情况,该管理达到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射线探伤作业人员的年度个人剂量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