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的冷思考

2017-11-28 10:12邹静
文理导航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人文小学语文

邹静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两者的结合。在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是偏重一方,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在新课改中,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工具性占主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本文从语文教学现状出发,谈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

引言

语文教育是义务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贯穿学生学习发展始终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基本认识能力与思考能力、人格与素养的重要课程,重视语文教育就是重视学生的素质成长。学生个人人格的健康成长,很大一部分来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学,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用,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人文教育即对学生除去知识外的一切教育,教导学生如何成长为正直的人,包括学生的精神文化、处事文化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都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容。通过良好的人文教育,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学会去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人文性的重要地位。应试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考试机制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并从中找到学生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全面性与均衡性。但是在發展的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分数成为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考试重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这是对学生教育的不公平与片面化,这在语文教育中是非常明显的。教师根据考试的题型与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基本上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使语文教育走向片面化的发展道路。

其次,人文教育与实际教学相脱节。虽然有些教师意识到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但是其融合的过程略显不足,有明显生搬硬套的痕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融入不同的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原则。

最后,语文教学中对于人文教育方法掌握的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接收人文教育内容,这也就无法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人文教育更多的是道德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上的规范,因此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不能使学生感觉到是在受到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认识的状态。

2.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特点

首先应该承认人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是以高扬人生价值,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的超越性。人文教育应该是具有时代特征与历史特征,是两者的统一与发展。其次,要与语文教育有效的结合。语文学科的其中一个特性就是人文性,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教学内容来达到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目的。

3.对于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思考

3.1逐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由于传统理念的长期影响,语文教师形成的教学理念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更好的实现人文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之处。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该是服从于集体、服从于教师,不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而往往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是不被教师所认可的。这样的教学理念应该逐步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理念中,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个体,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其他的时间似乎没有而更多的交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古书中,应该是被显现代教育所实践的。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实践人文教育活动。当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的时候,学生则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语。

3.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

首先,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人文性教材中,通过精选古今中外社会的、历史的文明精华,挖掘了大量的“人文养育点”。通过各种文章的内容与特点传达人文教育的内容。比如在苏教版中有一篇《陈毅探母》,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重新认识如何与母亲相处。这样就可以将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其次,是人文性的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情感精神,尊重人情感意思,启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笔者认为,相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学生更需要学习的是人文性。学生首先应该学会成为一个人,才能去学习知识与能力。因此,“以人文本”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须的内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对于童话的选编还是很多的,学生通过阅读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来体会动物的聪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3.3创建人文性教育环境

“以人为本”首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同样是创建一个人文性教育环境的关键。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够以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主动学习,接受知识,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互帮互助,合作竞争。学生应该明白集体的意义,了解团结同学的重要作用,知道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意义,实现创建人文教育有效环境的作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现人文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是进行人文教育这一理念是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始终的。教师可以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创建人文性教育换环境等方式,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彩红.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6.21:253

[2]尼玛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小学语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