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2014年第七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入选的27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期刊“两微一网”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情况。数据表明,大多数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已开通了一个或者多个数字出版平台,但在平台建设及内容生产和运营上还有待加强。文章认为,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数字出版采编队伍建设、平台融合和平台品牌化运营三个方面。
【关 键 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两微一网;数字平台;运营
【作者单位】罗银生,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占总量的96.3%,移动互联网络的主导型位置正在进一步强化[1]。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的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互联网+”计划,从国家层面强调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2]。在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各传统产业开始与互联网融合,探寻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就是“互联网+传统期刊”的产物。
实际上,早在1995年,《神州学人》就开通了电子版,成为第一家接触互联网的媒体。2015年7月发布的《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接近3400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33.36%[3]。数字出版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相关研究尤其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科技期刊。笔者以新闻传播、期刊、数字出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没有找到一篇相关文献。基于此,本文以2014年第七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收录的新闻传播学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期刊“两微一网”(微博、微信、网站)三个数字化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对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样本及研究内容说明
2014年第七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共收录27家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其中文化理论/新闻事业类13家,广播、电视事业类2家,出版事业类12家,与第六版相比,只有1家期刊有变动,这说明入选期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研究这些期刊的数字出版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者罗秉雪认为,从广义上讲,数字出版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立足于内容层面的复合出版活动”[4],不仅包括内容生产和技工层面的数字化,还包括在信息发布环节运用多种平台实现数字内容的发布和传播。基于此,本文选择目前新媒体市场中运用最多的微博、微信和网站作为分析平台,分析内容包括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投稿和审稿系统、期刊订阅系统、其他多媒体信息服务四个方面。
二、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现状
1.微博建设现状
基于很多平台不再推出或者研发微博功能,本文对微博现状的分析主要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利用微博PC端的搜索功能,以期刊名稱为搜索关键词来查找各期刊微博建设的情况。
第一,微博开通率不高。根据数据统计,27家期刊中,已经开通微博平台的只有7家,约占总数的1/4。微博开通率不高是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究其原因在于期刊较长的出版周期和微博以秒为单位的传播速度之间存在矛盾。27家学术期刊多数为月刊,有的是双月刊,与其费尽心思去思考如何填补期刊生产周期过长造成的空白,倒不如放弃这一平台,这也是三种传播平台中微博开通率最低的原因。
第二,从微博运营现状上看,开通微博的7家期刊中,只有3家期刊的微博在正常运营,其他4家期刊的微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其中1家期刊2011年开通,最近更新的时间在2013年年底。即便是正常运营的3家期刊,其微博的运营现状也不容乐观。以《新闻记者》杂志为例,该期刊于2011年9月开通微博,截至2017年9月,共推送微博内容4539条,平均每天推送2条信息;其中,2017年7月27日推送5条信息,4月25日推送6条信息,中间两个月没有任何信息更新,这种信息更新的频率并不符合微博的传播规律。
第三,粉丝数量少,转发量低,微博平台缺乏影响力。根据清博指数推出的计算公式,微博传播指数主要取决于发博数、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4个方面。《新闻记者》杂志的粉丝量接近2万,是7家期刊中粉丝量最多、信息更新最频繁的媒体,但是该期刊推出的微博大多数点赞量和转发量还停留在个位数。因此,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博平台的传播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2.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
腾讯于2012年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以来,其发展势头超过了微博,很多媒体转战微信公众号,以抢占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先机。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管理上。无论是平台的开通率还是内容管理,微信公众号都优于微博。
第一,在开通率上,相关数据显示,27家期刊中已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有16家,约占总量的60%。开通时间最早的是2012年12月,最晚的是今年8月。但是与微博相比,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证率不高,7家有微博账号的期刊全部进行了微博认证,但是16家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进行认证的只有9家。根据腾讯的规定,经过认证的订阅号除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设置外部链接、开通多客服等服务外,还可以申请微信支付功能,这更有利于开发期刊订阅服务。
第二,在内容推送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相关调查显示,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当期目录、杂志文章,这是推送数量最多的两类内容。二是业界动态,尤其是出版类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等会推出一些业界最新资讯或者活动公告。三是专业技能类文章,这类信息主要来自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期刊。如《新闻与写作》杂志会不定期推送一些关于新闻写作技巧的内容,以提高用户写作或新闻编辑的能力。endprint
第三,公众号服务仍以信息告知为主,少数期刊开始尝试多元化服务。16家已开通公众号的期刊中,只有4家没有设置菜单,其余12家媒体均设置了3个一级菜单,提供的主要服务有期刊导航、投稿订阅。在服务内容上,《新闻与写作》杂志有投稿和荐稿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投递或者推荐稿件,其余期刊投稿菜单中连接的均为文字信息,著明投稿邮箱。《青年记者》《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现代出版》3家杂志公众号提供稿件查询功能,用户点击菜单或者后台回复作者姓名和文章名就可以进入系统查询稿件审查情况。在订阅服务上,主要的订阅服务有3种——邮局订阅、银行订阅和网上订阅。《国际新闻界》在菜单中链接了期刊微店,用户可以通过微店订阅期刊;《新闻与写作》和《新闻记者》在菜单中开通了微信订阅的服务。此外,一些期刊开始利用公众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出版科学》杂志为用户提供文献传输服务,但用户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检索,同时通过邮箱来接收需要的文章。
第四,少数期刊开始注重与用户互动。从笔者研究的16家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来看,只有《新闻与写作》开通了写作微信群,方便用户日常交流,增强彼此的联系,用户如有问题可以加“新闻与写作小助手”为好友,随时咨询新闻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3.网站运营现状
27家学术期刊网站开通情况介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之间,共有15家媒体开通了官方网站,约占总量的56%。在网站内容建设上,除一般的业界资讯、期刊文章精选外,多数期刊在网站上还设有投稿查询系统和采编系统,如《国际新闻界》《新闻界》采用网上投稿系统。此外,一些期刊还在网站中提供全文下载服务,如《科技与出版》官网允许用户下载当期所有文章。作为最早出现的一种新媒体形式,网站的发展已过了黄金期,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的冲击下,更多网民转向手机平台。因此,一些期刊虽然开通了官网,但对其重视度不够,除传播纸质期刊的内容外,没有形成特色的栏目,运营效果反而不如微信、微博等移动网络平台。
综合考察以上三种平台的运营现状,笔者发现,有4家媒体没有开通新媒体平台,除知网、维普网等学术期刊网站收录期刊文章外,这4家期刊没有自主开发任何一个数字出版平台。与商业期刊和新闻媒体不同,由于高校教师评职称的需要,学术期刊尤其是中文核心期刊不愁生计,但是从期刊未来的发展看,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的發展趋势,及早建立数字出版平台更有利于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
三、发展建议
通过对27家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两微一网”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的分析可看出,多数媒体已经拥有一个或者多个数字出版平台,如何在发挥各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平台间的联系,构建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是当下学术期刊需要重视的问题。尽管一些期刊已经开通了微博、微信、网站三个数字平台,但仍以纸质期刊出版为主,平台推送的几乎都是纸质期刊的内容,缺乏自己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学术期刊新媒体采编队伍建设
加强学术期刊新媒体采编队伍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平台运营和建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采编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不同于传统学术期刊的采编队伍,数字出版的采编团队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操作技能,了解网民的阅读习惯和爱好,能针对网民的特点量身打造数字出版内容;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营销和传播能力,了解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和特点, 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期刊出版提出的要求。学术期刊可以根据各自内容特色打造不同的平台运营团队,而不是多个平台一把抓。
2.加强平台间的融合,实现1+1+1>3的传播效果
目前,开通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将不同的平台打造成以纸质出版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新媒体平台,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站,不管是全文阅读还是摘编,纸质期刊内容都是必备。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提高期刊文章的阅读量,但传统平台和数字平台不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而是地位平等与相互融合的关系,数字平台的作用不是仅仅用来提高传统期刊的传播量,而是应该发挥其特点,与传统出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微博的特点是“短平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微博的话题功能是学术期刊应该重视的互动方式之一。学术期刊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话题鼓励用户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还可以弥补传统期刊出版周期较长、缺少信息内容的缺陷。
微信公众号除定期推送内容外,还可将微信群、微社区等功能引入公众号建设中,为用户提供实时沟通的平台。
网站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没有空间限制,期刊可以将一些日常工作, 如投稿和采编、期刊订阅、文献传输等放在网站上,给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3.加强品牌意识,打造数字精品
可以说,能够连续入选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说明期刊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但就纸质平台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而言,27 家学术期刊中没有一家具有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平台。同一期刊不同数字出版平台的内容雷同,不同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也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笔者所调查的16家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中,公众号菜单都有期刊文章、往期目录、投稿查询、好书推荐等设置,大同小异。
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平台来说,垂直化运营是其主要特点, 期刊需要考虑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数字平台做专、做精。我们看到一些期刊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新闻与写作》杂志推出有关写作技巧的文章,增加了“新闻与写作小助手”的设置,并开设了“新闻写作公开课”等;《编辑学刊》推出特色栏目“编辑课堂”,分享有用、有趣的编辑知识,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努力,但是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打造数字出版品牌之路依然漫长。
|参考文献|
[1]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 cnnic. net.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 htm.
[2] 中国日报网. 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行动[EB/OL] ,http://tech. china. com/news/net/156/20150310/19365177. html.
[3]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EB/OL],http://www. gapp. gov. cn/news/1656/256063. shtml.
[4] 罗秉雪. 数字传播:新语境下的概念演变与界定[J] . 出版发行研究,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