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荣 杜秀芳 王 坤 郭小青 刘晓红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山西 临汾 041000)
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武 荣 杜秀芳1王 坤2郭小青2刘晓红3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探讨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的病毒性肝炎个案报告,对人群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5年临汾市尧都区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3 665例,死亡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9.99/10万,在各型肝炎中乙肝发病率最高(91.45/10万),各型肝炎合计发病率在2010年最低(94.15/10万),在2014年最高(127.78/10万),其中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2015年城市居民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与乡村居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男性和女性乙肝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各类型肝炎均有高发年龄区间,除甲肝和未分型肝炎外,高发和非高发年龄群体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临汾市尧都区病毒性肝炎呈现高发态势,并且逐年上升,需采取措施加强防控;乙肝仍是临汾市尧都区预防控制的核心工作,同时需加强对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成年男性、老年人是病毒性肝炎的重点预防对象,应加大宣教力度,采取合理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常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肝区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黄疸和肝肿大,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所致的部分肝炎病例可发展成为慢性肝炎,逐渐发展至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1〕。目前已经确认的肝炎病毒主要为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HDV为缺陷病毒,必须与HBV同时存在时才能引起感染〔2〕。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我国作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有监测数据以来病毒性肝炎一直位居法定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前三位〔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球约有3.5亿乙肝患者,其中超过1/3在我国〔4〕,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而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医疗支出高达9 000多亿元〔5〕。本文拟分析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
1.1一般资料 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的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和同期人口学观测资料,均来源于临汾市统计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逐日发病数个案报告。按照个案发病时间和家庭住址进行统计,并对重复资料(姓名、年龄、性别一致)进行合并,资料来源真实可靠。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分析为Cochran Armitage 趋势χ2检验。
2.1流行趋势 2010~2015年临汾市尧都区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3 665例,死亡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9.99/10万。在各型肝炎中乙肝发病率最高(91.45/10万)。各型肝炎合计发病率在2010年最低,2014年最高,总体呈现发病率增加的趋势,其中乙肝(Cochran Armitage 趋势检验Plt;0.05)、丙肝和戊肝逐年上升,而甲肝和未分型肝炎表现为逐年下降。见表1。
2.2地区分布 2010~2015年,临汾市尧都区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平均发病率为119.99/10万。进而依据户口类型将全市居民划分为城市和乡村,其中城市居民病毒性肝炎平均发病率为55.01/10万(发病数/人口数),低于乡村居民的64.98/10万(发病数/人口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1,P=0.150)(按表1转换方式后进行统计)。
2.3性别分布 2010~2015年,临汾市尧都区总计观测了305.422万人次,其中男174.026万人次,女131.396万人次。男性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但仅乙肝的发病率男女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lt;0.05)。见表2。
2.4年龄分布 2010~2015年的采样观测数据汇总,除戊肝在10~20岁没有病例外,其余各型病毒性肝炎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甲肝在60岁以上人群高发,乙肝在青壮年人群(20~50岁)高发,丙肝在中年以上人群(40岁以上)高发,戊肝在老年人群(60~70岁)高发。未分型肝炎则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见表3。按各种肝炎类型,将以上高发年龄群体及非高发年龄群体的发病率分别进行合计平均,发现除甲肝(19/31.232万,69/274.19万)外,高发年龄群体和非高发年龄群体间的发病率(乙肝185/151.28万,988/154.142万;丙肝388/117.402万,186/188.02万;戊肝27/41.232万,29/274.19万)有统计学差异(χ2=11.494,15.835,4.578;P=0.001,0.000,0.032)。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因按年龄趋势逐渐增高,不宜分成高发和非高发两类年龄群体而未做统计推断(但年龄趋势检验不显著)。见表3。
表1 2010~2015年各型肝炎发病情况 〔n(/10万)〕
差别均行×1000转换后统计;下表同
表2 男性和女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比较 〔n(/10万)〕
表3 不同年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n(/10万)〕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有150万人死于各型病毒性肝炎〔6〕。2015年全国报告病例1 218 946,发病率为89.47/10万〔7〕,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仍在不断增长中。分型资料显示甲肝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广东〔8〕、福建〔9〕等地的报道相近;乙肝仍然是发病率最高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并且呈现上升趋势;戊肝依然保持降低的发病率,波动不大;丙肝的发病率波动较大,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丙肝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肝炎。研究显示50%~85%的急性丙肝会转变成慢性肝炎〔10〕,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和地区的报道显示丙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1〕,除了与其流行趋势相关,可能还与报告比例增加有关。
地区流行特征提示临汾市尧都区病毒性肝炎呈散在分布。甲肝、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HAV的病人和眼临床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一般通过进食受污染的水产品发病;乙肝、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区域人口流动大、夜生活丰富是乙肝、丙肝高发的危险因素〔12〕,临汾市目前尚未能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城乡差异不明显,因而乙肝、丙肝的城乡差异亦不明显。人群分布结果与国内报道大致相近〔13〕,可能与男性群体社会活动更多,流动性更大有关。此外,男性更多从事体力劳动,居住、医疗环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暴露风险大〔12〕。年龄分布结果提示免疫接种发挥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而20~50岁是乙肝的病例集中年龄段,提示成年人具有更高的暴露危险,在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及时接种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滴度;丙肝和戊肝的病例集中段为较高年龄段,提示免疫力降低,器官功能恶化可能是丙肝和戊肝的危险因素,应在生活中予以重视。本研究结果提示,临汾市病毒性肝炎呈现高发态势,并且逐年上升,需采取措施加强防控;乙肝仍然是我市预防控制的核心工作,同时需加强对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成年男性、老年人是病毒性肝炎的重点预防对象,应加大宣教力度,采取合理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1Shibata M,Minami S,Oe S,etal.Recognition of infection,status of outpatient treatment,and treatment history before carcinogenesi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associated liver cancer〔J〕.Nih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2016;113(10):1734-42.
2Jelen MM,HoSnjak L,Stunf S,etal.Hepatitis D virus infection in Sloveni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a national prevalence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J〕.Acta Dermatovenerol Alp Pannonica Adriat,2016;25(3):49-53.
3王 杰,鲁凤民,庄 辉,等.我国2002-2011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8):561-4.
4张 华,巢健茜,朱立国,等.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6):683-5.
5张文亮,吴 萍,王 宁,等.2006~2012年天津市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4;54(12):85-6.
6苏 琦,高 强,李 卓,等.淮安市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1):1348-9,1379.
7孙利文,杜宝军.怀柔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6;28(9):903-6.
8李建杰,麦惠霞.2005-2012年广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7):1168-9,1178.
9欧剑鸣,谢忠杭,洪荣涛,等.福建省2004-2010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445-6.
10郑绍军,李东运,秦继玲,等.昌黎县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8):1237-9.
11武海波,周紫霄,黄奕祥,等.2004-2011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7):1173-5.
12李晓娜.综合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55-7.
13汤 雯,贾继东.病毒性肝炎国内外10年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2):124-6.
〔2017-04-20修回〕
(编辑 袁左鸣)
R512.6
A
1005-9202(2017)21-544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1.101
1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2 太原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二科
3 山西大医院病案室
武 荣(1976-),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