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游泳教学中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构建研究

2017-11-28 13:53:46胡海艳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9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游泳学校

胡海艳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学校游泳教学中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构建研究

胡海艳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游泳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体育项目,它既是一项运动技能,也是一项生存技能,游泳课程已经成为很多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课程和热门课程。但是基于游泳运动的特殊性,游泳教学容易受到学生个人体质、游泳基础、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学管理不到位,会产生学生溺水、患病等安全隐患。因此,学校游泳教学不能只是向学生传授游泳技能,还需要构建起健全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保护自我和拯救溺水者的本领,进而在游泳课堂上实现卫生、健康、安全、快乐的学习。

1 学校构建游泳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2亿多名在校学生,每年因意外伤害和死亡的有1.4万余人,其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意外伤害事故占绝大多数,体育课发生的安全事故占全部学校事故的30%~40%。而在学校游泳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安全性会受到季节、气候、场地器材、学生差异、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很多学校游泳馆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很多救护措施和救护设备配置不到位,安全教育存在漏洞,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游泳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在针对学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方面,我国还没有单独立法,更没有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体育安全教学文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容易造成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例如,在学校游泳课上,体育教师是否进行了安全教育,是否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等,都将成为判断事故责任的主要依据,但这在司法举证上却是一个难题。

只有重视游泳教学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构建游泳教学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对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预防性管理水平,才能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还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游泳学习环境。

2 学校游泳教学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策略

2.1 游泳教学的课前安全保障措施

在学校的游泳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前的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学情调查等不够重视,因而增加了学生在游泳课堂上遭遇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所以学校游泳教师必须提高对课前安全保障措施构建的重视程度。首先,学校游泳教师应该借助游泳理论课的教学机会,加强游泳教学的安全集中教育,如游泳学习的基本安全知识、自救技能、课堂纪律等。其次,学校游泳教师必须详细了解游泳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游泳基础、身体素质等,对于患有癫痫病、传染病、高血压病以及心肺功能不健全的学生,要禁止学生下水游泳,而安排学生相应的陆地学习内容。再次,要拓宽课前游泳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通过墙报、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开展游泳安全教育,宣传游泳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常识,同时让学生在课前熟悉游泳池的地理环境,如浅水区、深水区、进出口、救生器材的合理使用等。

2.2 游泳教学的课中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在游泳课的准备部分,一方面游泳教师应当提前到达游泳教学场地,对学生进行点名考勤,统计和安排好学生下水的人数和次序,并再次强调游泳教学的课堂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学生在游泳课堂上的安全意识。接下来游泳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做好热身运动,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的肩关节、膝关节、腿部韧带等得以有效伸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游泳池内出现抽筋等情况。另一方面,游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游泳基础,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一名水性好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也便于在关键时候对其他同学施救。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游泳教师应严格界定学生的活动范围,维护好游泳课堂纪律,随时监控着游泳池内的各种状况,如要杜绝学生自行下水,不允许潜水、跳水以及嬉戏打闹,水性差的学生严禁进入深水区等情况。对于在教学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游泳教师应随时中止教学过程,强调游泳安全的重要性。

再次,在游泳课堂教学的末尾,游泳教练要让学生及时上岸,做好身体的整理活动,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出现感冒、疲惫等情况。同时,认真清点学生人数,总结课堂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再次教育和提醒。最后,游泳池的管理者必须在保证学生都离开教学场地后才可以离开,避免个别学生的随意逗留。

2.3 游泳教学的课后辅助安全保障措施

2.3.1 加强游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由于学校游泳教学对游泳场地、救生器材等物质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而且教学环境的优劣与游泳教学的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游泳学习需求,加大对游泳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投入,避免因为游泳池中人数太多而出现拥堵和混乱。同时,对于学校的游泳器材,学校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和维修,对于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进行及时修复。

2.3.2 加强泳池安全保障队伍的建设 学校游泳教学中的安全保障措施,最终需要“人”去贯彻和执行,所以学校在平时要重视安全保障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卫生监督,保证学生上游泳课时的用水卫生,同时对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设施进行定期、及时地消毒;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建设救生队伍,由于学校游泳教师的数量相对有限,在课堂上师生比容易失调,所以仅仅靠游泳教练充当救生员还远远不够,学校需要酌情培养游泳馆的管理人员考取救生员证或游泳教员证,以便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救生队伍结构。

2.3.3 创新学校游泳教学形式 学校游泳教学的学时通常较少,如果一味要求初学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会游泳,不仅会增加教学难度,也会增加学生学习游泳的心理压力,甚至增加安全隐患。所以游泳教师可以将课内游泳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游泳场地条件,实施更多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3.4 创新游泳教学评价机制 即根据学校游泳安全教学的需要,增加对学生游泳安全知识、救生技能的考核比重,对原有的游泳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提高学生救己、救他的能力。同时,要重点考核学生在游泳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以便增强学生在游泳课堂上的纪律意识。

3 结 语

在学校游泳课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游泳技能,更要保证学生在游泳课堂上的人身安全,必须积极构建学校游泳教学的安全保障体系。学校游泳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救生培训,还要加强同游泳设施管理者、救生员、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重视对各类游泳安全隐患的预防性管理,进而逐步建立起适合学校游泳教学的安全保障体系。

[1]胡瑶,张诚.提高游泳教学安全保障的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李慧玲.构建学校游泳课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6).

[3]王安洪.普通高校游泳课运用控制论原理可行性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

[4]陈诚.高校游泳教学准备活动重要性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7).

G861.1

A

1674-151X(2017)09-090-02

投稿日期:2017-07-18

胡海燕(1985~),小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游泳学校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游泳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