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钰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者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周 钰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为降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现状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有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等,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技术水平不高、运动负荷过大、场地欠佳、旧伤复发等。建议提高学生预防保护意识,加强安全运动的教育,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预防
大学生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这些伤害不仅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对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研究早已有各种层次的探讨。研究领域覆盖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等各个方面,重点在于应用方面,用详细的全方位的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体育运动,与实践的结合更强,一些高层次的理论知识直接指导与实践,因此参与运动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御损伤的意识更强。由此可见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对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更彻底,更先进,能更有效地服务社会。其研究体系相当完善与成熟,特别是大学乒乓球界和职业乒乓球界,对乒乓球运动的损伤状况有专门的高层次的研究与分析。并有各种各样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专门进行研究。
国内关于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大学生在参与乒乓球运动时最容易受到的运动伤害。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研究主要服务于专业运动队或者职业运动队以及一些高水平大学乒乓球队的伤病恢复与治疗方面。总体趋势是研究损伤的性质、损伤的关节部位、损伤的类型以及如何预防。常见的对运动损伤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运动损伤与参与的运动项目的关系、与运动损伤易发时机的关系、与运动强度的关系、与运动的季节的关系、与运动场地及器材的关系、与学生的运动年限的关系、与参与运动的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关系等。从具体的损伤原因来分析的研究不是很多,而结合乒乓球运动员的位置特点来进行分析的研究就更少。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针对乒乓球运动中出现率较高的各种运动损伤,身体各部位受伤频率进行评估、调查、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为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减少乒乓球运动损伤提供参考性意见。
本文主要从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各种类型特点等因素来进行研究探讨,创新点在于着重从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的位置特点来分析球员更易出现的损伤及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华中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修及选修班学生中有过乒乓球运动损伤经历的大学生150人。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杂志、网站、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查阅乒乓球运动损伤研究领域相关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试卷12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4%。其中男生93人,占72.6%;女生33人,占27.4%。
2.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整理。
2.2.4 访谈法
与乒乓球教师、教练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3.1.1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部位
表1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部位调查统计表(多种选项)
部位肩部背部腰部肘关节腕关节大小腿膝关节踝关节总数 例数(人次)1256141610121388 占百分比(%)13.65.76.815.918.211.413.614.8100
由表1可见,126位被调查者中有过乒乓球运动损伤的有56人,运动损伤88次,损伤部位主要有8个。腕关节损伤(18.2%)排在第一位。腕关节由8块形状各异的小骨组成,能够进行灵活的动作,然而也正是因为小骨多,使得腕关节易受伤。腕关节活动范围不大,在击球过程中,整个手臂发挥速度杠杆的作用,而手腕则要快速作出内旋外展动作,如果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不足,易出现损伤。肘关节(15.9%)也是完成乒乓球各种技术动作的主要部位,也易受伤。膝关节(8.5%)、踝关节(10.3%)、肩部(13.6%)、大小腿肌肉(11.4%)的损伤也较为常见。原因是在乒乓球运动中,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大小腿等部位起支撑作用,运动负荷量很大,经常性急停动作、转体动作等,导致关节承受很大力量,再加上场地因素影响,这几个部位很容易受伤。
3.1.2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与运动的年限特征
表2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与运动的年限特征调查
年限一年及以下二年三年四年及以上总数 人数221911456 %39.233.919.77.2100%
由表3可以看出,运动年限一年及以下的学生受伤率达39.2%,而运动年限四年和四年以上的学生受伤率仅7.2%,这说明从事运动的时间越久,受伤率越低。因为参与乒乓球运动越久,机体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越强,避免运动损伤的经验越丰富。
表3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因素选择人次 思想上不够重视17 准备活动不充分24 放松活动不充分22 技术水平不高18 运动负荷过大23 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佳26 组织方法不当15 场地设备不良11
3.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他们多存在某些片面认识,平时不重视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没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他们有时错误地认为,锻炼中伤病在所难免,有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而在损伤出现后,也不认真分析原因、不总结经验,致使损伤不断发生。
3.2.2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血流量,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弹性,使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能够迅速适应体育运动。很多运动损伤是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大多数学生没有准备活动的意识,认为准备活动浪费时间和体力,认为自己不会在运动中受伤。
3.2.3 技术水平不高
乒乓球技术水平是影响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一种情况是学生的力量、灵敏、体能、柔韧等身体素质较差,在运动中会动作僵硬、不协调,这样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技术动作错误或不规范,掌握技术动作能力差、不协调,在没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时盲目去做动作,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3.2.4 运动负荷过大
一些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学生可以承受的量,导致学生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长期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而在体育课中,教师安排的内容搭配不合理,急于求成或训练方法单一都会引起局部负荷过大而造成损伤。
3.2.5 组织方法不当
教学和训练的组织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不听教师的安排与阻劝,无视纪律规定,盲目尝试一些危险性动作,这些都是可能造成受伤的原因。
3.3.1 腕部损伤防治措施
作好腕部的准备活动,不要发“死”力。轻度损伤时,腕部会出现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可在48-72小时后,用中药熏洗,适当按摩,促进淤血吸收。重度损伤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施治。
3.3.2 腰部损伤防治措施
运动前必须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通常2-5分钟。腰产较轻的损伤是局部软组织或者是韧带出现轻微损伤,可减少活动或者是停止活动,可适当按摩、拔罐、贴膏药及远红外照射等等,通常情况下5-7天就能够痊愈。腰部严重的损伤是软组织或韧带撕裂、小关节出现明显错位或腰椎间盘突出等等。这种情况下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3.3.3 膝关节损伤防治措施
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如慢跑、关节的旋转及牵拉。打球时不要总是做单面运动,总是打正手或反手,或总是打单一角度,这样很容易出现肌肉劳损。此外,运动通常以半小时为一节比较好,节与节之间要休息。休息时不能总坐着,应稍微走一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3.3.4 加强自我保护与医务监督
运动员必须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环节。还要加强医务监督,避免损伤的发生以及正确处理损伤事故。
大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时受伤几率很高,男生运动损伤率远远大于女生。夏秋季是运动损伤的多发季节,要注意防范。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损伤几率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而减小。乒乓球运动损伤部位以腕关节最为常见,并以关节损伤为主。从损伤类型看,损伤最多的是关节韧带扭伤。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准备活动不适当和场地器材不合理等。
4.2.1 重视准备活动的环节
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气候条件和训练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兴奋性较低,锻炼者基本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时间可稍长。反之则强度宜小,时间可短,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4.2.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技术水平和心理状态,考虑学生的实际负荷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基本技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4.2.3 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的调节
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很大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欠佳或者学生的心理状态欠佳,因此作为教师或教练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克服运动中的紧张感,提高自信。
4.2.4 加强保健指导
加强医务监督,学校卫生老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有病痛或身体欠佳的学生不要勉强参加训练,女学生要遵守月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如果学生出现睡眠不好、头晕、疲劳等机能不佳状况,不宜加大运动负荷,更不宜练习高难度动作。
大学生在参与乒乓球运动中要认真研究乒乓球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及规律,对造成运动损伤的各个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充分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准备,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张志超.试谈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恢复[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55-56.
[2]夏成木,赵兴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76-83.
[3]亓圣华.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4):27-29.
[4]朱海营.篮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J]. 四川体育科学, 2004,20(4):313-316.
[5]赵宏图.对乒乓球运动损伤部位及预防方法的研究[J]. 成功(教育),2008(11):263-265.
[6]雷鸣枝.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25(2):78-79.
[7]庞立杰,王晓鹏,张慧珍,等.山西省乒乓球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009,18(4):255-256.
[8]须晓东.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3):108-110.
[9] 刘明辉.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2):210-212.
[10]曾小娥.运动损伤研究现状综述[M].邵阳:邵阳学院出版社,2008,7(3):196-197.
[11]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3]杨志栋,王晓倩.运动损伤研究现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
[14]杨锡安.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5]矫伟.运动损伤学双语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Investigation to the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Table Tennis Players
ZHOU YU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周钰 (1994-),湖北武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