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妮+陈忠宁+袁冬霞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 方法 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 研究组应用分阶段随访管理。观察比较两组基线、治疗1年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结果 基线时, 两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时,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基线时升高, 且对照组的运动管理(4.47±2.25)分、饮食管理(3.76±1.42)、用药管理(4.86±2.42)分、足部护理(3.28±2.02)分、血糖监测(3.66±1.31)分均低于研究组的(5.36±2.20)、(4.43±1.63)、(5.52±2.31)、(3.85±2.20)、(4.53±1.6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进行分阶段随访管理,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糖尿病; 随访;血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97
近年来, 糖尿病的发病率于我国呈现着递增的趋势, 且糖尿病患者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1-4]。研究表明, 糖尿病管理的前提是促进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 能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糖尿病的病情,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管理平台是依据分阶段糖尿病管理理念, 由糖尿病预防及研究国际合作中心及众机构合并开发的一个适合护理人员操作和维护的互联网平台[5]。医护人员通过糖尿病管理平台对患者实施分阶段管理,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于2016年分阶段随访管理糖尿病患者, 效果良好, 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40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129例、女111例, 平均年龄(46.1±15.9)岁, 平均病程(5.5±4.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20例。对照组中男64例、女56例, 平均年龄(46.1±15.7)岁, 平均病程(5.5±4.9)年。研究组中男65例、
女55例, 平均年龄(46.1±15.6)岁, 平均病程(5.5±4.7)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健康教育 患者于干预前均需接受医院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 不仅需要安排护士一对一服务, 而且每周日上午均由专科医师授课, 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传授关于运动、饮食、药物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1个循环有10个课程, 分为5周, 1 h/次。将健康教育计划表分发到每例患者手中, 患者于住院期间必须准时上课, 出院后, 患者可依据真实状况和自身需求安排上课时间及选取合适的上课内容, 所有课程均需在第1次复诊前完成。护士需教其学会自行检测血糖及血压水平, 叮嘱其按时测量并及时记录。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交于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
1. 2. 2 随访管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 患者需每3个月复诊1次, 医护人员依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研究组于糖尿病管理平台上实施分阶段随访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阶段划分:a.调整阶段:若患者干预后未达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 mmol/L、糖化血蛋白<7%、血压<130/80 mm Hg
(1 mm Hg=0.133 kPa)的标准时, 分为此阶段, 可循环。b.维持阶段:若患者干预达标, 应控制现有状况, 纳入维持阶段。②分阶段随访管理:护士于患者计划复诊前2 d主动与患者联系, 调查其最近状况后确认复诊时间, 将复诊时需注意的事项告与患者。复诊当天, 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此阶段血糖及饮食控制等情况, 测量患者体质量、臀围及腹围, 初步判定患者病程阶段。随后交于专科医生, 给其开具需进行抽血检查的项目, 依据结果判断患者所处的阶段。若患者处于调整阶段, 请诊治医师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护士依据方案的实际内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患者需定时随访门诊,
3个月后判断患者是否完成预期目标。若患者达标情况良好, 则进入维持阶段, 每3个月复诊1次, 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 加强其健康行为。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护理人员应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对基线、治疗1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价, 包括患者的运动管理、饮食管理、用药管理、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 每项内容均分为8个等级, 从0~7分, 项目的得分情况按照患者执行天数計算, 最后算出平均分值, 得分越低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基线时, 两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时,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基线时升高, 且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研究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病程漫长, 并发症多, 发病率高[6-9]。其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存在着家族发病倾向, 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的特点。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疲乏无力和肥胖[10]。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 仅少数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水平控制达标。报告显示, 患者可通过治疗达标管理和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11]。糖尿病分阶段管理已经有了先例, 且取得过良好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糖尿病达标管理能有效的稳定血糖,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少与糖尿病有关致残及致死人数[7]。联合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定期随访,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不断的传授关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 提升其健康意识的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endprint
本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于糖尿病管理平台上进行分阶段管理, 将患者的完整信息记录在平台上, 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录入新的资料, 确保管理的过程动态连续, 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和护士、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等组成的治疗团队, 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随访时, 护士首先应对患者实施评估, 找出问题, 及时全面补充患者的病况, 给诊治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最后由治疗团队针对性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自我护理方案, 护士定期随访且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这种阶段性的护理和干预, 不仅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 也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基线时, 两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时,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基线时升高, 且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研究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给予患者应用分阶段随访管理,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大部分患者都是自行检测血糖, 且血糖试纸和血糖仪均不同, 测量的数据会存在少许误差, 所以, 此结果只能参考。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专科护理门诊随访联合分阶段管理, 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可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喬丽美, 金香玉, 秦许娟. 电话随访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5, 23(14): 91.
[2] 张金玲.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7):161-162.
[3] 杨圣楠, 薛存屹, 刘林, 等. 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30):3631-3634.
[4] 李慧芳.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药前沿, 2015(10):382-383.
[5] 彭林. 电话随访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11):1174-1175.
[6] 贾光萍, 尹瑞兰, 胡阿妮, 等. 随访模式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的影响.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1):172-173.
[7] 黄建红. 社区随访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3):236-237.
[8] 章力, 刘丽. 社区糖尿病随访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7):83-84.
[9] 温绍霞, 周军.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2): 1510-1511.
[10] 徐素华. 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9):5-6.
[11] 高宏放, 胡海红. 出院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5, 45(10):213-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