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完善研究

2017-11-27 17:35宋永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2期
关键词:基础建设统计工作

宋永亮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统计工作最根本的方向是基层统计方面,因此,做好基层统计工作能大大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准度。在具体统计工作的实施中,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是最基本,也是加快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增加統计能力的最根本的前提。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布,从乡、镇、县、市、省到国家层面,对现代信息的乡镇统计工作更加重视,有关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制度趋于完善。近几年,各省份积极开展“统计基础建设年”等一系列活动,使统计工作建设拥有更夯实的基础、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水准,让统计工作更快、更好地进行建设。

[关键词]统计工作;乡镇统计;基础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03

[中图分类号]C82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2

1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对乡镇统计工作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工作条件和硬件设施方面,如加大了电脑、电话、传真、网络的投入,一些特殊地区还配备了摩托车、照相机等设施。在人员数量问题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为乡镇以及企业配备了专职的统计人员,并颁发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使统计人员趋于专业化,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区县,政府对统计人员实施直接管理的政策,对统计人员有调配的权力。在信息层面,更加现代化的统计调查方式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第三次全国经济调查和全国百分之一人口随机抽样调查中,PDA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在“四上”的报告中,已经明确了联网直报。

2 乡镇统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1 政府对统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

在极个别乡镇上,当地百姓思想观念古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由于乡镇统计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此,当地政府只想通过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对统计工作不重视;部分乡镇没有具体管理统计工作的负责人;部分地区统计工作没有经济支撑或者在经费方面紧张,一些地区没有财政预算支出进行统计工作;部分乡镇将公款增设的硬件设施挪用,没有用到统计工作中;更有甚者,敷衍走形式,从不过问统计工作的具体过程,只关心统计具体结果。

2.2 统计工作数量大,统计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不同

由于乡镇统计工作的工作量随着统计工作的进行越来越繁杂,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短缺和人员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不同,还有一部分统计工作人员的流动变化,导致出现本地村官替代的现象。由于统计工作人员变动较快,加上新进人员不能马上适应工作,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在统计工作上,以及部分业余雇佣人员等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乡镇统计工作的统计报表不全面,统计数值不精确,不能反映出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能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研究,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现在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统计人员方面,如统计人员年龄参差不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历层次不同等,在具体的工作进行中很难针对不普遍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

2.3 统计工作经费来源不固定、不稳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统计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不能完全适用到现代的统计工作中,需要提出更高的标准进行统计工作。为了适应现代的统计工作,我国应该提升一定的基础硬件设施,如配备完善的网络和配置电脑、电话、传真机等基础设施。乡镇统计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的财政收入,由于地区贫困、资金有限、地区重视程度不够等,导致统计工作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满足,最终导致统计工作难以进行。一些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设备老化、数量分配不足、系统不能及时更新等,也将导致统计工作进行困难。

2.4 没有深入调查统计工作

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基本上只关心企业的数据报表,不重视调查研究的过程,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针对本地区比较特殊的现象,没有在统计报表中反映,也没有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调查分析,说不出改变的原因,更不能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趋势进行正确判断。

2.5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只走形式,不讲实际

尽管在具体统计工作中已对统计基础建设、统计人员责任、统计日程安排、统计交接、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执行力度缺乏、代替他人填写等问题一一出现。在乡镇工作中,缺少具体的指导人员,对具体情况调查数量少,关注多方面的数据,但很少进行数据的分析工作,再加上时间问题,导致统计原始资料缺失、统计人员调动幅度大、资料数据不健全等问题。由于制度落实不负责任,导致统计工作流水化、系统化、信息化,甚至致使原始数据丢失。

3 现代信息社会基础统计建设的完善

3.1 采用考核评估制度

通过对具体工作考核打分,提高基层单位的重视程度,增加其工作的积极程度。通过考核评估制度,体现政府对乡镇统计工作建设的重视,通过公布具体地区的分数,使各地区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取经。要提高人们对乡镇统计工作的关注度,就必须将财政工作与统计工作一视同仁,在经费支出、人员调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制定考核评估。

3.2 落实到具体人员、机构

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必须先解决统计站和统计人员对编制问题的担忧。《统计法》第27条第3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各地区政府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安排统计人员的配置,要落实人员编制问题,对经常变动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要做到先落实岗位、再落实人员,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学习、办公环境等,应与编制落实一并提出。通过政策鼓励落实人员编制,增强统计局的业务管理范围和推荐使用权,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促进推荐工作顺利进行。endprint

3.3 具体落实统计制度

完善统计岗位责任制、落实数据审核制、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处理好统计人员的變动,制定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具体流程更趋于规范化、专业化、流程化、档案化管理。政府部分要加大监督的力度,使具体乡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最终要使各部门自觉落实,不再需要上级部门监督,确保不流于形式。

3.4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通过“七五”普法,大力对统计法律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统计资格培训和统计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传统的书本授课方式已不能被适用,现在更趋向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以Word、PPT为课本的现代化课堂为主,以书面表达为辅;还应该培训出更多具有专业化水平的人员,如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具有较强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技术水平,是统计数据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3.5 政府购买服务

随着统计工作的进行,一些工作在细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和时间去处理。部分地区可扶持中介来加速政府购买服务,使统计工作更好、更快。

4 乡镇统计工作基础建设建议

4.1 统计机构的建设

统计机构的建立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根据《统计法》的规章制度,乡镇地区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基础机构,建立以各村(居)民委员会为骨干的统计人员队伍,形成从上到下的层级管理机制,确定具体负责人,落实具体任务。

4.2 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一方面,增加统计人员的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不定时对专业知识进行考察,使工作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具体,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具体流程,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党风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政治水平素养和统计工作思想路线,养成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4.3 完善统计法制制度建设

一方面,要配合“七五”普法,加大《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制的宣传力度,使统计工作被社会认知和熟知,通过制度宣传使各级领导知法守法,成为法治社会的“领头羊”。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执法力度,不能知法犯法,徇私舞弊,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4 统计服务工作建设

优质的统计服务工作能够在社会和人民中树立好的形象,能够增大影响和提高社会地位。在乡镇统计工作建设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好优质服务工作,通过优质服务打开局面,使统计工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国华.浅谈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

[2]张树苹.浅议提升乡镇统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J].信息化建设,201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建设统计工作
试论PPP融资模式基础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因素
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矛盾协调分析
关于教育经费统计的思考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电网企业工程建设基建财务管理分析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