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敏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在课前自行学习的过程,以老师录制的微视频为载体,在课堂上教师只进行针对学生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63-01
引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与学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以老师录制的微视频为载体,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回到课堂,由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实验、作业,达到知识内化。本文将从研究背景、实际教学案例以及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意义三个方面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著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它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主动探究的能力。如今很多学生缺乏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追究其根源在于教学方式上,在机房授课,“广播式教学”模式单一,“一对多”、“一刀切”式的教学,无法做到从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而与之相反的是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考虑到了应用知识的重要性,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外时间,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并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课堂时间,教师帮助、同学协助答疑解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老师很好的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找准教学目标
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各个时期需要达到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和内容。以学习使用QQ截图讨论班级布置为例,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运用电子设备对QQ截图有关的知识展开学习,在网络互动中讨论元旦班级联欢会的班级布置,在课下自主探究的状况下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课上学习目标:经过自主学习与探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办法让学生对有效使用通讯软件服务于学习、生活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
2.学生自主学习
在老師的指导下,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深入了解QQ截图的使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学习进度,可以对视频进行暂停、回放,做好记录实现课前练习。经过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对QQ截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在班级QQ群中展开对元旦联欢会班级布置的讨论。
3.内化课堂知识
老师根据QQ截图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实际讨论情况,综合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学生从自身的学习情况选取探究题目。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采用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小组人数一般在4人以内。小组成员可以采用网上搜索、多媒体电子书等方式扩充知识内容,小组内可以进行辩论、对话等形式讨论解决。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升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实时评价反馈
老师实时在QQ群中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由同学、老师、学生自己共同完成,不仅重视评价学习结果,同时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实现定量与定性、形成性与总结性相互结合的评价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因材施教,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使课堂成为了“考场”,在这样的压力驱动下,让大部分学生最开始就积极地投身课前的微课学习,剩下的那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讨论交流,也会意识到课前学习的重要性。翻转课堂实施一段时间以后,课前仔细学习视频并进行练习,俨然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没有教师在场的学习习惯,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对于教师来说,由于知识的传播更多放在了微课中,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身出来,更多地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内化知识、注重知识应用,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角色,慢慢地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唐加军: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青年文学家》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