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花
【摘要】学龄前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认知能力和基础学习能力处于萌芽阶段,在幼儿教学中需要关注幼儿实际的学习、成长需求,根据幼儿心理,开发、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提高幼儿学习、认知水平。由于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旺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教育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吸引幼儿学习、参与,开发幼儿大脑潜能、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学 游戏 教育 应用 效用 分析
【中圖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33-02
幼儿由于生理、心理年龄均较小,心智发育尚且不够成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应用统一、刻板的说教手法进行教学,需要根据幼儿好奇心重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在趣味性教学中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对幼儿学习起到促进、启发作用。[1]但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的教育游戏在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上要做到灵活多变,既要能够引起幼儿的参与兴趣,又要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针对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方法及效用需要从实际分析角度展开研究与分析。
一、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应用要求
安全性,幼儿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需要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参与中的安全,幼儿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在游戏活动中选用的道具不能具有危险性,如尖锐利器等不可使用,尽量选择体积较大器具,否则年龄较小幼儿可能会吞食,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要管理秩序,不能发生踩踏事故。适用性,幼儿游戏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的学习、认识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在活动交流中能够学习到更加有用的知识或道理,因而设计的游戏活动要符合教学要求,教育内容应该是积极、向上的。[2]趣味性,幼儿教学中通过教育游戏的应用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就要求设计的游戏环节符合幼儿兴趣特点,要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如此才能吸引幼儿参与。
二、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应用策略及效用
(一)情景模拟式游戏
幼儿教学中需要对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行培养,应用情景模拟式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模拟性的表演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表演,分别模拟消防或医院情景,幼儿扮演消防员、医生等角色,使其了解消防自救以及看病就诊等相关知识。在这种形式的教育游戏中,老师及时作出游戏指导,对幼儿进行常识性问题提问,使幼儿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3]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培养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自主性的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合作性游戏
幼儿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幼儿的基础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要对幼儿的良好思想品德进行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合作性游戏环节的设定中,老师要明确要求幼儿在游戏中要做到礼貌、文明、守秩序和懂得分享,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手工制作游戏,让幼儿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别完成模型制作、剪纸、拼图等任务项,幼儿在完成游戏项目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在相互合作过程中懂得分享和经验借鉴的重要性。而老师在游戏指导中要注意善于发现幼儿各自的优势及能力,鼓励幼儿相互之间要懂得借鉴性学习。
(三)音乐游戏
幼儿教学中应用游戏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游戏活动中通过音乐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观,使幼儿在声情并茂中完成游戏项目相关内容。在游戏活动中老师在课堂上为幼儿播放不同的儿童歌曲,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应用图画的形式将其描述出来,也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形式将其描述出来,幼儿在个人表达中能够适当增加自己的经历和感想,对音乐歌曲内容进行加工。
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促进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深入性研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课堂模式僵化、教学内容首先,幼儿的学习、认知能力培养有限。而在幼儿教学中适当引入教育游戏环节,能够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鼓励幼儿在动手实践和合作性学习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不同的游戏环节对幼儿参与能力要求不同,老师在游戏教学中做好引导性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令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对其未来学习、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欢.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5:123.[2017-08-16].
[2]周璐.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240.[2017-08-16].
[3]李磊.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2,24:106.[2017-08-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