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泽波+谢秀娟+梁俊明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腹股沟区囊性包块, 位于股总动、静脉内侧, 包块大小1.6 cm×1.2 cm×1.3 cm~4.7 cm×3.1 cm×3.8 cm, 形态规整, 边界清晰, 纵切呈椭圆形, 横切呈扁圆形, 囊壁光滑, 9例暗区透声好, 后方回声增强, 2例暗区内见高回声光带及细小点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 包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 周边局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当挤压探头或嘱患者做valsalva动作, 体位由卧位转为站立位时, 包块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未见明显改变。术中所见:2例误诊病例为腹股沟斜疝, 术中见囊内较多纤维分隔, 8例包块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 1例包块内为血性液体。结论 临床或超声医师对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解剖位置又与腹股沟疝等疾病不易区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直观分辨囊肿与周围组织, 特别是血管的解剖关系, 图像清晰, 定位准确, 对该病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38
子宫圆韧带囊肿又称Nuck管囊肿, 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韧带囊肿, 临床对该病认识不足, 导致误诊、漏诊。本组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例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超声图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超声检查发现并住院诊治的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11例, 年龄6~43岁, 平均年龄(28.6±6.4)岁。均以腹股沟包块就诊, 左侧5例, 右侧6例, 局部皮肤完整, 均无红、肿、热、痛表现。7例无明显压痛, 4例行走时有坠胀感并隐痛。7例肿块较大者触之可有囊性感, 站立位时较明显, 均位于腹股沟区耻骨结节的外上方, 平卧位转站立位或挤压后包块不缩小或消失。
1. 2 仪器及方法 采用飞利浦iU elite、GE VOLUSON expert 73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10 MHz。多角度、多切面观察病变部位, 囊肿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边组织关系。手术切除后对照病理结果。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腹股沟区囊性包块, 位于股总动、静脉内侧, 包块大小1.6 cm×1.2 cm×1.3 cm~4.7 cm×3.1 cm×3.8 cm, 形态规整, 边界清晰, 纵切呈椭圆形, 横切呈扁圆形, 囊壁光滑(图1), 9例暗区透声好, 后方回声增强, 2例暗区内见高回声光带及细小点状回声。CDFI显示, 包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 周边局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当挤压探头或嘱患者做valsalva动作, 体位由卧位转为站立位时, 包块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未见明显改变。术中所见:2例误诊病例为腹股沟斜疝, 术中见囊内较多纤维分隔, 8例包块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 1例包块内为血性液体。
3 讨论
子宫圆韧带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韧带囊肿, 常误诊为腹股沟斜疝、股疝、脂肪瘤和淋巴瘤等。圆韧带囊肿发生于圆韧带与其覆盖的腹膜之间, 圆韧带走行于腹股沟管时形成腹膜鞘突(又名Nuck管)。其机制为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 形成非常细小的管道, 腹腔内液体流入形成囊肿;鞘膜也具有分泌功能, 正常时分泌与吸收相平衡, 若鞘膜分泌或吸收失衡会造成局部液体潴留, 形成Nuck囊肿[1]。子宫圆韧带囊肿为良性病变, 病检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成, 内衬扁平内皮细胞。但若长期不治疗, 在子宫圆韧带的牵拉作用下, 易引起卵巢和输卵管突出腹腔, 并发腹股沟斜疝, 引发卵巢系膜扭转及缺血坏死[2]。子宫圆韧带起自子宫外侧输卵管子宫连接处前下方, 经阔韧带行向前外侧, 至盆腔两侧, 由腹股沟深环而出, 入腹股沟管, 出浅环, 止于阴阜及大阴唇上部。临床上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主要因为腹股沟区包块来诊, 触诊为皮下柔软的囊性肿物, 应注意与发生在腹股沟区的所有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如股疝、淋巴结病、肿瘤转移灶等, 尤其要与腹股沟疝相鉴别。子宫圆韧带囊肿触诊加压后不能复位, 但平卧位时可变小变平坦, 而疝可回纳消失, 同时还应与少见的腹股沟管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灶及髂窝寒性脓肿相鉴别[3]。
子宫圆韧带囊肿典型声像图表现为肿块位于圆韧带走行区, 呈囊性无回声区, 边界清, 多透声良好, 形态较规则, 囊壁光滑较薄。探头加压后, 病灶不能回纳腹腔, 或使其缩小。虽然子宫圆韧带囊肿位置浅表、边界清晰、囊壁光滑, 超声检查方便安全、图像清晰, 平卧位或挤压后包块不缩小或消失, 与包含了肠袢、大网膜等内容物的腹股沟疝容易相鉴别。但在本组11例患者中有2例超声检查图像不典型, 囊内回声与肠袢、大网膜回声相似, 考虑腹股沟斜疝, 经手术证实为局部液性包块, 囊内较多纤维分隔, 超声误诊。亦有作者[4]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 结合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 加局部薄层及曲面重建(CPR)图像, 可以清楚显示子宫圆韧带走行与包块相连。指出多层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显示解剖关系清楚, 对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因受到检查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及经济条件的限制,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未能普遍应用, 仅作为超声检查的补充手段[5-7]。本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中应尽量将囊肿从纤维束上分离下来, 并尽可能保留纤维束并将其固定于深筋膜上, 以免影响子宫的正常位置。若术中发现内环口松弛扩大, 则须修补腹横筋膜, 以防术后再次发生腹股沟疝, 对儿童尤应注意此点[8-1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腹股沟区肿块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等提供重要依据, 可作为子宫圆韧带囊肿等腹股沟病灶的首选检查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南淑伟, 孙琦, 李珍. 超声在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 10(17):712-713.
[2] 唐华, 蒋鹏程, 郭瑞君, 等. 子宫圆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 10(5):333-335.
[3] 邱金旭, 杨冬艳, 王辉, 等. 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4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3):229-230.
[4] 刘克平, 刘文军, 张宗权. 子宫圆韧带囊肿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3):90-92.
[5] 赵奕文, 郑颖, 方超, 等. 高频超声检查在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影像学, 2004, 13(4):273.
[6] 陈德河, 王永刚, 石全世, 等. 子宫圆韧带囊肿误诊为腹股沟疝8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10):2390-2391.
[7] 贺声, 王育红, 蔡春儒, 等. 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超声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 19(10):1321-1322.
[8] 唐蓉, 劉华丽, 杨丽, 等. 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2例.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5):308.
[9] 黄嘉静. 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的应用. 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10):68.
[10] 彭再如, 李继前, 刘存根, 等. 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16(9):1430-14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