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摘 要】在古代人地关系中,交通路线的兴衰发展能够展现出某个时期人群活动变迁的特点。通过对铁门关、古交通路线的了解与考察,结合相关的历史古籍,研究铁门关在历史文献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地理意象变迁,在历史时期自然与环境的发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人类生存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特点,对铁门关变迁研究有更多了解。
【关键词】历史地理意象 铁门关 变迁
铁门关遗址位于利津城北35千米处的汀罗镇前关村。铁门关的位置在大海附近,形成自然海沟,来往的商船可以在海沟靠岸。当时这个地区的盐业比较发达,外地的客商将一些日用杂货、布匹运到此处销售,然后将这里的盐运往各个地方销售。胶东一带的渔船以及江浙沪一带的商船,都在这个地方停船靠岸。直到近代统治者,为了能够扼住这个海滨位置,在此设置关防。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修筑了约5千米长的土城。这个土城是由土坯构建的,在东南西北方向都设置大城门。同时每个城门都布满密密麻麻的铁环,称之为铁门,由于这里又处于海关,“铁门关”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研究铁门关的地理意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铁门关”的记载
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着丰富的区域地理意象变迁,这些内容随着朝代、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能够从古书记载中看出,区域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与改革。铁门关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以及盐运要地,几百年前曾驰名省内外,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历史文献对铁门关的记載
铁门关是什么时期建立的,现在很难进行历史考证。不过历史上一直有这么个说法,即有了铁门关之后才有利津城。清康熙十二年(1673)《利津县志·古迹》载:“铁门关在县北七十里丰国镇,金置,明设千戶所,以资防御,有土城遗址。见通志。按:千户所明洪武初置,初名乐安,后改武定,故城在县东北七十里,国朝裁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文献中记载“在昔,济水由利津入海,名曰大清河。河门畅通,南北商船由渤海驶入河口,在铁门关卸载,有河内帆船转运而上。”“铁门关在山东利津县北……形势雄伟。”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是铁门关最关键的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建立了军队,最高官职为千户,以资防御。
铁门关还有一个传说是“铁门关是神关”。当时土城里面有一座龙王庙,庙里有一尊龙王爷佛像。城内有百余户人家,主要以晒盐为生。那个时期铁门关与外界的海陆交通其实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传说有一年,海上起了风暴,南方有一队商船迷失了方向。乌黑的夜晚狂风暴雨,眼看船要被海水吞没了,这时候商船看见西方半空出现一盏红色的灯,船队竭尽全力往红灯的方向行驶。走着走着海面开始风平浪静,于是船队走进避风港,在这里停船靠岸,不过头顶上悬着的红灯就没有了。船队天亮时一看,这个避风港竟然是铁门关。船队上的人以为铁门关的龙王爷大发善心,给他们带来指引道路的红灯,于是磕头、许愿重新修建了龙王庙。龙王庙的这次修建是由长方体石块砌成,屋顶用黑色鱼鳞瓦铺就,内壁绘千姿百态的画龙。随着此处停泊船只的增多,铁门关开始建设陆地交通。铁门关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这个传说流传至今。对于铁门关的考察与记录,每个时期都是不同的。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先有铁门关,后有利津县”。铁门关由盛到衰,到现在的消失,令人叹息,铁门关留下的是遗憾、是回忆。
二、铁门关历代感觉地理意象的变迁
感觉地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人文主义地理中所研发出来的另一种学科。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人们对一定区域所形成普遍认同意义的地理印象,这种研究方式也称之为意象地理学。在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这种研究方式占据重要的位置。这种研究最为直接,结合感性知觉以及审美对文化进行认同或者评判。
铁门关到底是什么时期建立的,我们无从得知。明朝中期铁门关都有数百只船来往于此,可见铁门关交通的重要性。其中英国、日本以及朝鲜等一些国家的船只也在此停靠,铁门关开始做贸易。明朝时期,统治者为了扼住海滨之要,在此设立军事机构,名为“千户所”,保障此处的经济发展。光绪九年(1883)盛赞熙主撰《利津县志》中记载:“铁门关在在县北七十里丰国镇,金置,明设千戶所,以资防御,有土城遗址。见通志。”这个时期的铁门关早已残破,居民由原来的百余户直接增加到一千多户,开始向土城外扩散,安家立业。铁门关的陆地建设形成两大街道,一条街道通向龙王庙的位置,另一条通向码头。随着停靠船只的增多,街道旁边有数十个大商号经营。周边商铺、酒馆林立,甚至吸引很多外地商家来这里买地盘,做买卖。铁门关日益繁荣,带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邑人张铨曾这样描述:“黄流直下铁门关,水浅泥深解客颜。一夜洋船大欢喜,惊风收入太平湾。”由此可以看出当时铁门关繁荣兴旺,这种太平盛世实属难得。
明代末期,铁门关商人提议修建戏台,率先捐银元一箱,各个商号、渔家都开始相应捐款。从胶东一代运来了石料、木料,请来了专门的木匠、石匠、画匠以及几百名壮工,开始修建。一年之后这里建成一座戏楼、两座寺庙,戏楼在龙王庙前,兼做大门,大门朝南,门上悬挂“海不扬波”金字大匾。这个时期的铁门关还有关帝庙、财神庙,以“三庙一戏楼”为主体,两边配两厢禅房、钟鼓楼等组成一个宽阔的院落建筑,这时候铁门关俨然没有设防的含义了。
清同治十三年(1874)第三次修建铁门关,在这次的维修中,有外商捐款,捐款者名字刻在两米多高的石碑上。这次修建主要是久住在铁门关的商人以及从事海上运输的人。清咸丰五年(1855),历史文献这样记载“黄河在河南兰阳县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耳河盖、牡蛎嘴入海。”铁门关到光绪三十年(1904)时,前后遭遇8次黄河水淹,之后铁门关地上建筑物逐渐被黄河吞噬,导致海上交通断绝,铁门关周边的丰国、永阜盐场皆受黄河吞噬影响,兴旺已久的铁门关逐渐衰落。一些村民都开始迁走,一些没迁走的易商为农,昔日的铁门关逐渐形成村落。1942年,地上建筑物只剩下戏楼的上层。1955年黄河再次决口,铁门关全部被埋。endprint
三、铁门关意象变迁及其环境变化的耦合过程
古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能够真实反映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状态,能够折射出当时社会发展的环境。往日景观的存在只能作为一种记忆与特性,是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延续。铁门关的建立在历史文献中所呈现的地理意象是不同的,不同时期的铁门关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也是不同的,但是重复互动的结果就是耦合的过程。
铁门关究竟始建于何年何月,现已无法考证。铁门关由最初的兴盛到后来的衰落,令人叹息,留下的是遗憾、传说以及历史回忆。“乘流鼓楫极沧溟,海涨春云如望青。晓月忽开千树眼,五山烟岛厂东扃。”这是铁门关雄伟气势及自然状况的真实表述。铁门锁浪一直被称为利津古八景之一,备受诗人的推崇。铁门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的队伍控制北方,彻底推翻元朝政治统治,建立明朝。朱元璋曾与元军进行“铁门关”争夺战,1368年,铁门关归于明朝。铁门关以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作用载入历史文献之中,传奇的故事以及传说流传至今,铁门关实则具有很大的开发机制。
四、结论
虽然繁盛一时的铁门关实物不存在了,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对当时的群众影响很大。同时,与铁门关相关的一些神话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深刻影响着当地的一些文化传统及习俗。铁门关的发展见证了黄河三角洲百年历史发展,也可以说铁门关是整个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的缩影。作为驰名中外的海关码头,铁门关也是利津县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铁门关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无价财富,铁门关的研究极具开发价值。铁门关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文历史景观,随着历史时期、环境的不同逐渐变迁,所呈现的往日景观是现代文化的一种记忆,留下的是后人对铁门关历史的记忆与认识。对铁门关的研究与重建,具有一种延续的意义,我们也期待着铁门关早日重现昔日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李东乾.利津铁门关文化重现“济水明珠”风采[N].大众日报,2014-12-12.
[2]马强.唐宋都城变迁与感觉地理意象的嬗变——以唐宋题咏长安及观众诗歌为中心的考察[M]//罗卫东,范今朝.庆贺陈桥驿先生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阙维民.历史地理学的观念:陈述、复原、构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张伟然.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M].北京:中華书局,2014.
[5](清)盛赞熙.(光绪)利津县志[M].光绪九年(1883)刻本.
[6](清)刘文确.利津县志续编[M].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