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金融”双轮驱动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研究

2017-11-27 21:49杨倩
西部金融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疆

杨倩

摘 要:大力发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选取石河子、阿克苏、巴州、喀什、昌吉、伊犁、哈密等所在地州的47家纺织服装企业,对政策和金融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出了解决路径。

关键词:新疆;纺织服装产业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8)-0046-04

近年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通过“资源优势+政策高地+成本洼地+金融支持”,呈现出“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178.23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186.2%;实现利润18.84亿元,同比增盈13.13亿元,扭转了近三年“负利润”的局面,“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带动就业+促进稳定”的良好效应逐步形成。

一、优惠政策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2014年以来,国家、自治区、兵团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在新疆各地落地生根,促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5-2016年,被调查企业通过各类优惠政策获得补助资金共8.7亿元2,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约20%(详见表1);企业开工率由2013年末的85%回升至95%。优惠政策吸引了多家全国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在新疆落地生产,2016年本文调查的“三城七园”1新注册纺织服装企业达92家;241个项目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253.41亿元,分别较2013年末增长265.2%、339.26%。

(一)棉花直补政策进一步降低纺企成本。棉花价格占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70%。2014年国家推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制定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生产成本+基本收益”确定目标价格。2014-2016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定为1.98万元/吨、1.91万元/吨、1.86万元/吨,促进棉花市场价格较2013-2014年收储价下降0.42-0.66万元,为被调查企业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此外,自治区有关使用地产棉的补贴政策进一步降低了纺织企业的原材料成本。2016年,被调查企业使用新疆棉占比达93%,较2013年上升5%。据市场调查,降成本政策作用下,目前新疆生产的棉纱比沿海地区便宜3600元/吨,较越南便宜4600元/噸。

(二)产业链日臻完善,集群效应显现。在援疆政策支持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加强与援疆省市合作,积极利用亚欧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借助东中部品牌、技术、市场、管理优势,延伸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全面增产。目前,“纤维染色-纺纱-织布-印染-面料-服装家纺毛巾”等全产业链日趋完善,兵团初步形成了棉花育种、种植、初加工、棉纺织、运输、销售的产业化链条。2016年,被调查企业服装家纺产量达2416.8万件,较2013年增长6.2倍;1-11月新疆口岸出口纺织服装395亿元,同比增长50.1%。同时,产业链发展带动形成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库尔勒—尉犁、阿克苏—阿拉尔、喀什五大产业集聚区域,及“三城七园一中心”产业集群。

(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效果明显。依托岗前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2016年,被调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工人规模达6.86万人,新疆籍员工占83%;新增就业5.38万人,其中南疆三地州占比77.9%,且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支持了南疆万人就业项目;在岗工人月均工资为3500元左右,是全区城镇居民月均工资收入的2倍。在政策鼓励下,纺企开始高度重视岗前培训,被调查企业培训人数高达6.36万人。

(四)民族特色品牌效益显现。新疆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培育民族服装、地毯、刺绣、艾德莱斯绸等10个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哈密创建“密作”民族刺绣品牌,昌吉木垒县成立哈萨克民族刺绣产业基地等。并加强与伊朗、土耳其等国家产业对接,民族特色品牌“走出去”和走向高端成效初显,如“密作”刺绣联手国内高级定制服装品牌亮相“2016年上海国际时装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吾尔刺绣“花开”巴黎时装周。

二、金融深入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一)信贷政策助推行业发展。新疆人民银行系统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建立并完善纺织服装产业专项信贷监测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出台指导意见为产业发展再注活水,如进出口银行对纺织企业执行贷款利率下浮10%的优惠政策;农业发展银行推出棉花仓单融资贷款3,探索出棉花促销收贷的新路径,保障了纺企用棉需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担保管理、信贷准入、信贷授权、信贷流程等方面给予纺织企业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纺织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划拨专项资金,开通“绿色”通道,化简抵押手续,实行“零”手续费。截至2017年3月末,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贷款余额达195亿元,较年初增加45.6亿元,同比多增24.2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2.8%,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增速62.1个百分点,已连续22个月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4。

(二)金融资源向纺织工业城集聚。中国银行在巴州、昌吉等纺织服装工业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并自2014年起开展授信业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量身打造“一揽子”金融服务,除传统的信贷、贸易融资、票据融资外,推出财政补贴质押贷款,综合运用融资租赁、保理、银团贷款等满足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并搭建银企平台,引导企业有效运用债务融资工具。截至2017年3月末,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表外授信余额为16.5亿元,同比增长25.7%,支持了纺织服装机械、零配件、服饰辅料交易中心,喀什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哈密地毯刺绣专业市场,乌昌国际纺织服装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纺织品边贸市场等建设发展。

(三)信贷资金积极支持南疆纺织服装“两大工程”。2016年,自治区投入资金7947万元启动“南疆星火工程”和“巾帼手工制品拓展项目”,着力扶持南疆人口集中区域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服装服饰、针织家纺、地毯刺绣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金融机构利用小微企业贷款、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等,支持南疆推行“总部+卫星工厂+农户”方式5,扶持妇女领办企业、妇女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促进群众特别是妇女就近就地就业。截至2017年3月末,南疆四地州纺织服装产业贷款余额26.9亿元,同比增长69.2%,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5亿元,同比增长2.6倍,占全疆小微型纺织服装企业贷款余额的61.3%;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余额3.88亿元,同比增长36.62%。同时,探索发放新型抵(质)押贷款进一步将资金向小微纺企倾斜。如,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启动“银纺贷”试点,力争2年内撬动小微企业和民族服装企业贷款增信或无抵押贷款50亿元。endprint

(四)助力实施“互联网+纺织”工程。石河子投资450万元在建“纱线宝供应链管理交易平台”,可利用“互联网+”为纺企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农业发展银行拟向石河子“新疆数字化智能纺织示范基地”中的新疆如意纺织服装公司贷款0.8亿元,用于衬衣面料生产线信息化改造,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生产线技改,配置72台纺织行业专用机器人,实现生产全程可视化、自动化、数字化。昌吉州木垒县农村信用联社和邮储银行将提供700万信贷支持民族刺绣服饰产业园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合作,发展线上零售和跨境贸易。

(五)绿色金融理念打造绿色纺织产业链品牌。支持企业在清洁生产、节水技术、环保工艺等方面改造升级。如,石河子农村合作银行向石河子北工业园区印染污水处理厂投入3500万元信贷资金,安装印染高盐废水深度除盐设施及回用工程,实现日处理5000吨印染高盐废水,并可全部回用至上游企业,达到“零排放”。兴业银行新疆分行向巴州洁源排水有限公司投放7000万元信贷资金,可将库尔勒纺织工业城污水处理后排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工业废水资源化和沙漠生态化。

三、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政策急需落实。“纺就”政策已成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受兵团特殊体制影响,石河子市纺企可以从自治区财政获得出疆棉纱、棉布运费补贴,地产棉补贴则需正式文件出台后由兵团落实,而毛纺呢绒类和服装家纺类出疆运费补贴、贷款贴息补助、社保和岗前培训费用补贴等4项政策还在等待兵团正式出台修订文件。截至2017年3月末,自治区纺织企业上述政策全部得到落实,而石河子市纺织企业在享受同等政策方面存在滞后。

(二)地产棉依赖型企业后续用棉吃紧。调查中,企业反馈,由于棉花中间贸易商疯狂抢购,2016/17年度棉花已售罄。目前,疆内销售的2016/17年度新疆棉80%以上属于中间贸易商放出,特别是近期郑棉期货上破16000元/吨的整数关口及储备棉轮出新疆棉数量的下降,贸易商囤积了大量“双28/双29/双30”的优质棉,不仅报价坚挺偏高,且惜售情绪也不断升温,造成优质棉“有价无市”。一些纺织企业陷入无本地优质棉可用的困境,增加了依赖本地棉企业后续生产的购棉难度。

(三)两项成本涨幅过大。一是据石河子辖区企业反映,工业蒸汽将提价一倍多,其汽价从每吨52.5元涨至116.8元,涨幅122.5%,汽费将从2016年的500余万元涨至1100余万元,用能成本增加600多万元。二是因公路运输超限令和能源涨价,公路和铁路外运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新疆吨纱外运成本上涨近四成,部分企业西装、毛巾等高附加值、快交期产品甚至选择相对低廉的空运(1.2—1.5元/公斤)。

(四)信贷供给和多元化融资不足。一是部分企业资信状况难以达到信贷支持要求。受纺织微利行业“经营效益不稳定”,成长型民营纺企生产规模小、担保能力弱以及一些纺织企业出现不良风险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金融机构对纺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还贷能力持有疑虑,对支持纺织服装产业顾虑较多。二是纺织服装行业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比例低。调查了解到,纺织企业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母公司等关联企业借款及民间借贷,综合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能力不足,应收账款质押、私募等融资支持力度较弱。

(五)金融服务仍滞后。一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够,缺少针对企业实际情况专门设计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业务、审批流程等还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短、小、频、急”等融资需求。二是金融机构对纺织企业的信贷支持集中在流动资金贷款和综合授信方式,而随着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限呈现向上集中趋势,导致审批手续繁琐,续贷不确定性加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新疆多数纺织企业为外地迁移企业或项目公司,缺少抵押质押品,金融机构放贷需要考察母公司,一定程度拖延了放贷速度。

(六)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新疆担保、信用、信息等中介服务体系发育不足,融资担保机构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担保放大倍数低、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担保对纺织企业的增信服务作用未能完全发挥。

四、进一步助推新疆纺织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补贴审核和发放速度,将各项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提振企业信心。二是由于大部分纺织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议价能力,面对国内外市场要求提高等现实环境,只能被动降价。为有效适应市场变化,应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整合、淘汰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引导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实力。三是建议地方政府完善纺织行业组织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纺织行业资源,建立行业信息平台。

(二)做好行业运行监测,加强汇率風险防范。一是密切关注棉花市场供求变化,持续做好纺织服装产业专项信贷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纺织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动态,随时掌握和研判运行趋势。二是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背景下,引导企业形成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产品竞争力入手,提高在国际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并根据汇率变动及时调整出口产品价格,提升防范汇率风险的能力。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一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对纺织企业开展动产抵押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根据纺织企业信用等级,按照利率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水平,通过金融政策扶持,引导纺织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拓宽纺织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指导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全口径跨境融资、产业链融资、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积极搭建银企交流平台,促进银企互信互通,借助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拓宽纺织行业的融资渠道。

(四)健全和完善纺织行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建立完善扶持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机制,设立纺织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探索成立纺织行业专业担保公司,专门负责对纺织企业融资的担保和风险分散,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纺织企业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题。

参考文献

[1]李培芳.金融支持传统产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杭州桐庐为例[J].浙江金融,2009,(1):32-33。

[2]田砚,龚新蜀.基于成分分析的新疆纺织业竞争力问题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0,(4):27-29。

[3]吴蕴.后金融危机时代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探索[J].企业家信息,2012,(3):18-20。

[4]徐彤飚,池双英,黄秀娟.经济下行背景下金融支持传统产业转型的路径[J].福建金融,2016,(12):43-46。

[5]张毅.产业链金融: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融资模式的优化选择[J].金融发展评论,2015,(1):125-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蓝天白云下的新疆“火焰蓝”
新疆天山
新疆风情
李逸之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的有缘人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