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博 王鑫 黄思涵 邵文威 陈鉴熹
中国城市可食用景观的设计探索
栾博 王鑫 黄思涵 邵文威 陈鉴熹
可食用景观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和居民提供食物和多样生态服务,是符合中国时代需要的可持续景观实践。本文论述了中国当代可食用景观发展的国情背景,提出了可食用景观的基本设计策略,主要讨论了应对不同尺度与类型实践案例的重点设计途径,以及可食用景观为城市提供多样服务的可能性。
绿色基础设施;可食用景观;都市农业;市民农园;校园景观
当前,中西方研究者对“可食用景观”存在不同视角的理解,缺少一致认同的概念。从狭义理解而言,可食用景观主要是指由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所构建的景观[1],是基于农业生产和景观设计结合产生的“可食地景”[2];从广义而言,可食用景观不仅指在景观设计中融合可食性植物材料的空间生产应用,而且是一种满足人类精神需要和美感追求的生活方式[3],更是一种能创造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城乡发展模式[4]。本文所涉及的城市可食用景观是指在城市中能够产出食物,并具有参与体验功能的生产性景观。
从理论发展来看,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可食用景观可追溯到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型,它是现代城市出现后有关都市农业的早期构想[5]。其后,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虽然在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上与田园城市极为不同,但也提出了对都市农业的一些设想[6]。20世纪后期至今,各种与可食用景观有关的理论快速发展,包括生产性城市景观(Continuous Productive Urban Landscape,简称CPUL)、农业城市主义、食物都市主义、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AS)等。
从实践发展来看,古代中西方国家都曾出现为君王或权贵服务的可食用景观,而为市民服务的现代可食用景观则以源于西欧的市民农园(份地花园)与源于美国的社区花园为代表。纵览可食用景观的实践历程,其发展高潮基本围绕2个主线:一是维系基本生计需求,如19世纪西欧工业革命后存在大量人口失地的城市化初期、二次世界大战及经济大萧条时期,饥饿和食物短缺促使份地花园的发展进入高峰[7]。时至今日,古巴等南美发展中国家推进城市农业发展也与粮食供给不足有关[8]。二是追求健康生活需求,如20世纪70—80年代的欧美及日本的经济发展时期,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人们开始追求食物安全和健康、回归田园生活、社区自治等更高的生活目标。欧洲的份地花园[5]、美国的社区花园[9]、社区支持农业(CAS)[10],以及日本的市民农园[11]再一次得到快速发展。近10年来,中国民众也愈发关注健康生活和环境问题,很多城市相继出现可食用景观的局部性实践。如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北京小毛驴农场[10]、上海天空农场[12]、上海社区共治花园[13]、深圳价值农场等。
中国当代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及面临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在全世界具有独特性。可食用景观的发展需要应对中国的国情特征和时代需求。
1)环境资源短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需要。中国的资源短缺问题非常严峻。中国人均土地资源仅是世界平均的1/3,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平均的1/4,北京的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严重缺水标准的1/10。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更需摒弃高成本、高消耗的“花瓶”景观,而需把城市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14]。可食用景观能让城市绿地具有生产性,让景观产出与服务,是绿色基础设施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环境资源问题的积极探索。
2)人们对健康食物的迫切需求。化肥、农药的滥用和土壤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我国农产品食用安全备受关注。此外,现代社会的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的供应链长,中间环节多,城市居民无法清楚了解种植过程的实际情况。因此,直接从土地收获健康食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田明华[15]的研究,人们参与市民农园的首要需求是获得健康食物。
3)城镇化迅速使人们远离土地,实现城市田园梦的社会诉求强烈。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7.35%,在1995年至今的20多年时间中,有近4亿人口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大量耕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居民与土地的联系日渐疏远,对城市田园梦的追求愈发强烈。人们心中浓厚的乡土情结让他们乐于回归土地、参与劳作、收获食物。据王晓雪的研究表明,近3/4的受访北京市民具有参与体验市民农园的意愿[16]。
4)城市绿地空间较大,深度参与有待提高。中国城市发展普遍较为粗放,据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013年中国城市建成区平均绿地率达35.72%,北京甚至达到44.95%,这是发展可食用景观的良好基础,很多国外城市并不具备。但这些绿地目前提供的休闲服务相对简单,如健身、散步等,与市民对土地的深度参与诉求还有差距。
5)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需要模式创新。西方的社区参与、社区自治与中国自上而下的决策与管理体制有很大不同,社区花园、市民农园的建设、组织、运营模式无法直接照搬。需要立足中国体制基础,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机制,使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市民多方有效合作;也需要借鉴共享经济模式,创新互联网思维下基于社会体验需求的运营模式,推进可食用景观的发展。
可食用景观的设计实践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面向时代需求,发展中国特色。重点设计策略如下。
1)安全性。自从瓦格斯和詹森·格林姆2009年提出食用都市主义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就受到高度重视,对食品的要求已从“工业高效”上升到了“生态安全”的层面。保证食物生产本地化、居民自我养护、减少运输过程污染等都成为可食用景观设计安全性的首要问题。
2)生产性。可食用景观是生产者,不是消费者。可食用景观应能够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成本投入,尽量增加产出与服务,包括生产健康的果蔬食物,提供更多的自然体验服务。
3)可持续性。可食用景观是服务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除了生产和供给食物外,还应发挥雨洪管理、生境恢复、水质净化、环境教育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设计中应尽可能收集雨水资源、净化废水资源,作为农作物灌溉用水,生产过程中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4)弹性设计。设计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通过设计合理布局、完善设施,为耕种体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如活动场所、灌溉系统;另一方面空间设计需具有包容性,让市民的参与拥有更多自主性,让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多可能性。
5)参与共享。增强居民和土地之间的联系,满足人们的深度体验需求;增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共建共享创造多元价值。可食用景观不仅提供简单农耕劳作机会,还应该让人在参与和共享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身心愉悦的满足感。设计需要为居民提供回归土地的参与机会,搭建分享收获的生活家园。
在中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展向存量优化的转型过程中,可食用景观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中各类开放空间与绿地,发挥其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多样功能。下文通过4个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设计案例,讨论可食用景观为城市提供多样服务的可能性。
大型农业公园是为城市服务的可食用景观,具有更多元的功能和更全面的价值。它整合生态服务与生产功能,并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温岭东部新区是从沿海滩涂养殖区转型为产业集聚区和温岭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新区[17]。本案位于浙江省温岭东部新区中部,原为占地100hm2的稻田和藕塘,随着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逐渐被居住和产业用地包围。如何建设一个城市新区的大型农业公园,延续土地的生产功能,保证雨洪调蓄与净化的生态能力,同时又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生活体验需求,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共赢,是本案的核心问题(图1)。
1-1 生活+生态+生产概念图Living-Ecosystem-Production Axon
1 三“生”共赢的农业公园Living-Ecosystem-Production agricultural park
1)延续土地生产功能。根据场地地势条件,分别构建稻田立体农业和藕塘立体农业系统,形成鱼—鸭—藕(稻)共生的生态循环,适度引入的居民休闲体验也为系统贡献了肥力。都市农业延续了生产功能,可以直接为城市新区提供健康有机的粮食与农作物(图2)。
2-1 鱼—鸭—藕(稻)共生循环系统
2 市民可参与的立体农业系统Participative compound agro-ecosystem
2)构建生态循环灌溉,实现雨水利用。利用地势低洼的区域,消纳蓄集周边城市雨水,成为东部新区海绵城市的重要生态调蓄空间。同时利用雨水资源构建场地内农业循环灌溉系统,作为藕塘养殖和农田灌溉用水,实现雨水资源再生利用(图3)。
3 收集周边雨水用于农田灌溉Collecting stormwater for farmland irrigation
4-1 市民休闲游憩与农田生产相整合The park integrates recreation and farmland for public
3)农耕体验融入城市生活,创造可持续收益。构建公园系统服务于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并将市民租用农园、生态渔庄、都市农庄等农耕游憩项目以聚落形式分布其中,为居民提供深度体验土地、深度参与自然的游憩机会。同时,这些经营性游憩项目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农业公园的多元价值,创造出更多可持续的经济收益(图4)。
4-2 市民休闲游憩与藕塘生产相整合The park integrates recreation and lotuspond for public
5 废水再生的循环利用系统Waste water recycling system
6 与洪水相适应性的空间设计Water adaptive design
环境资源短缺的当下,可食用景观实践应尽可能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渭柳公园位于渭河流经陕西咸阳区段的自然滩地上,原貌为荒滩,有多条排水渠将城市雨污合流水排向渭河,水污染问题严重。设计方案提出将洪水适应、雨水收集和废水利用三者统筹,把水循环再生过程与市民农园体验结合。形成以水为核心,集洪泛漫滩、净化湿地、市民农园、城市公园于一体的绿色基础设施。
1)废水资源化,水循环再生。设计将排入滩区的雨污水收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达一级A标准)引入生态湿地带,依次经过氧化塘、潜流湿地净化区、表流湿地净化区、水质提升区、水质稳定区后,出水达国家地表水四类水标准。水净化后可以用于市民农园灌溉和休闲体验,还能产出蔬菜作物,创造价值。不仅消除了城市雨污水对渭河的污染,还形成废水再生的循环利用系统(图5、6)。
2)可食用景观的环境教育功能。在市民耕种体验之外,公园提供了更广泛的自然体验与环境教育功能。这些功能体现在废水净化的过程中,使人们在潜流和表流湿地的景观栈道游览时感知水循环再生的自然过程。水体经净化后用于市民农园,人们在分享农耕乐趣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水的净化过程与循环再生价值(图7)。
3)满足社会需求,完善农耕体验。原滩地的很多区域已被市民自发开垦为菜园、藕塘,体现出极大的社会诉求。设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将原有菜地改造为市民农园,拉近周边居民与公园的联系,满足人们对土地的深度需求。因而本公园与普通公园不同,不仅提供了观赏、漫步、健身的简单体验,还提供了可深度参与的自然体验服务(图8)。
在商品经济时代,城市中成长的儿童几乎不了解土地。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学校农园(School Garden),而中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校园应该成为孩子们学习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自然花园。浙江省温岭第二小学东部新区分校的校园景观以此为目标,力求把校园建成一个属于孩子们的生机勃勃的自然花园。
1)可持续设计与自然教育相融合。海绵校园中雨水的净化、传输、下渗、调蓄过程为学生们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理解自然提供了最直接的机会。从绿色屋顶到浅草沟,从雨水花园到生态水塘,孩子们可以看到雨水如何蓄集形成湿地水塘,可以感知湿地的四季变幻,可以将塘中收集的雨水亲手浇灌自己耕种的菜园,还可以了解蔬菜和植物的生长。校园不再是被设计好的“死”空间,而是学生们可参与互动的“活”景观,一个与土地紧密联系的生动的自然课堂(图9、10)。
2)陪伴成长、体验收获的可食用花园。雨水塘中的莲藕、神秘花园里的果树、食堂前的菜园,这些可食用景观让学生们能够在校园里与土地亲密接触。孩子们不仅从课堂中获得知识,还能在校园中收获果实。可食用景观的参与互动过程使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校园成为孩子们共建的家园。他们可以在菜园中埋下时间胶囊,在石板路上留下涂鸦手印,还可以培育认养植物一同成长。校园因学生们的参与而愈加生动,孩子们的成长记忆也因校园的陪伴而更为美好(图11)。
7 利用湿地净化的废水营建亲水体验空间Purifying waste water through wetland for recreational experience
8-1 市民农园效果Rendering of allotment garden
8 废水净化后灌溉市民菜园Allotment garden irrigated by purified water
当下中国城市中,建筑硬质屋顶占据着城市总面积的40~50%,利用率不高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本项目位于上海朗诗集团长兴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基地的一栋实验楼,毗邻西太湖。设计范围共有3处屋顶,总面积1461m2。建筑以办公为主,辅以样板房与工坊展示功能。
设计提出构建“有生命的屋顶”,将消极的灰色屋顶转变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性空间。“生命(Living)”的概念是指以雨水为主线构建的一个植物、动物与人共生的有生命的微生态系统。首先,屋顶雨水经不同层级植物净化后蓄集于雨水花园,而后用于灌溉蔬菜作物,使屋顶成为具有生产性的食用花园,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体验劳作,分享收获;其次,雨水资源还可滋养小型生境,使屋顶成为鱼、鸟等动物的微型栖息地;再次,灌溉植物形成休养身心的芳香花园,使屋顶成为员工放松身心、互动交流的人性化场所。此外,设计还兼顾了露台交流聚会、企业文化展示等功能。通过雨水利用,将人与动植物联结,使屋顶成为一个共生共享的积极空间(图12~16)。
总体而言,通过合理设计,可食用景观在为城市和居民供给食物的同时能够发挥更多生态系统服务,如雨洪管理、资源循环、环境教育、自然体验等。可食用景观的尺度灵活,能够以多种形式出现于城市中并提供多样服务。大者如城市农业公园、市民农园,可提供的服务更为全面: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深度的参与体验功能、环境教育功能;小者如屋顶菜园、社区花园,更强调满足市民的共享参与和精神诉求,生产功能较弱。对城市可食用景观设计而言,生产性是其核心,可持续性是其基础,而参与体验的类型和程度则需根据特定空间属性而具体设计。
中国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形势需要城市景观从美化设施转型为绿色基础设施,可食用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景观实践方式。不过,可食用景观的实践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有待研究,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比如,可食用景观在不同类型城市绿色空间中的适宜性问题,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对产出农作物的影响问题,雨水和废水资源作为灌溉用水的安全问题,生产功能与景观品质的协调性问题,以及可食用景观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发展创新问题。
9 雨洪管理与自然教育相结合The integration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natural education
10 可参与的趣味菜园Natural experience in edible garden
11 互动共享的自然花园The interactive natural garden
12 雨水管理为核心的屋顶生态系统Roof ecosystem based on stormwater management
13-1 雨水管理流程平面图Plan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process
13 收集屋顶雨水灌溉菜园Collecting roof rainwater to irrigate vegetable garden
14 蔬菜种植建议Vegetable planting advice
15-1 种植箱设计效果图Rendering of planting container
15 模块式蔬菜种植箱Vegetable planting container
16-1 屋顶菜园1Roof vegetable garden 1
16-2 屋顶菜园2Roof vegetable garden 2
注释:
文中全部图片来源于北京一方天地环境景观设计咨询机构。
[1]周燕,尹丽萍. 居住区可食用景观模式初探[C]//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2014:3.
ZHOU Yan, YIN Liping. A Preliminary Study about Residential Edible Landscape Mode[C]//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zatio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Volume 2) in 2014, 2014: 3.
[2]李园. 从“可食地景”到“可食园林”——城市园艺设计的新方向[J]. 中国园艺文摘,2016,32(10):125-127.
LI Yuan. From quot;Edible Landscapequot; to quot;Edible Gardenquot;—The New Direction of Urban Gardening Design[J]. 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2016, 32(10): 125-127.
[3]任栩辉,刘青林. 可食景观的功能与发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12(10):737-746.
REN Xuhui, LIU Qinglin. Th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ible Landscape[J].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12(10): 737-746.
[4]孙瑾,郑梅华. 可食用景观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 中外建筑,2014(5):52-55.
SUN Jin, ZHENG Meihua.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Edible Landscape in Office Buildings[J].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2014(5): 52-55.
[5]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Ebenezer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
[6]王思月.基于“慢食主义”的可食用景观在都市空间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6.
WANG Siyu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ible Landscape Based on quot;Slow Food Doctrinequot; in Urban Space[D]. Yaa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6.
[7]钱静. 西欧份地花园与美国社区花园的体系比较[J]. 现代城市研究,2011,26(1):86-92.
QIAN Jing. The Comparison of Allotment Garden in Europe and Community Garden in the United States[J]. Modern Urbna Research, 2011, 26(1):86-92.
[8]王远石.可食用景观在城市公共设施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6.
WANG Yuanshi.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ible Landscape in Urban Public Facilities Greenspace[D]. Chong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2016.
[9]李良涛,王文惠,Lorraine,等. 美国市民农园的发展、功能及建设模式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33):306-313.
LI Liangtao, WANG Wenhui, Lorraine, et al.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Multifun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Garden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1, 27(33):306-313.
[10]石嫣,程存旺,雷鹏,等. 生态型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兴起相关性分析——基于“小毛驴市民农园”社区支持农业(CSA)运作的参与式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1(2):55-60.
SHI Yan, CHENG Cunwang, LEI Peng, et al.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Urban Agricultureand the Rise of Urban Middle-income Group—Based on Participative Research about the Operation ofquot;Little DonkeyFarmquot; (CSA)[J].Guizhou Social Sciences,2011(2): 55-60.
[11]周玉新. 日本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研究[J]. 世界农业,2007(11):42-46.
ZHOU Yuxin. The Research about Management Mode of Japanese Allotment Garden[J]. World Agriculture,2007(11):42-46.
[12]朱胜萱,高宁. 屋顶农场的意义及实践以上海“天空菜园”系列为例[J]. 风景园林,2013(3):24-27.
ZHU Sheng-xuan, GAO Ning.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of Roof Farm: Taking Shanghai's quot;V-roof Rooftop Vegetable Gardenquot; as an Example[J]. Urban Agriculture, 2013(3): 24-27.
[13]刘悦来,尹科娈,魏闽,等. 高密度城市社区花园实施机制探索——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7(2):29-33.
LIU Yuelai, YIN Keluan, WEI Min, et al. New Approaches to Community Garden Practices in High-density High-rise Urban Area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KIC Garden[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7(2): 29-33.
[14]栾博,柴民伟,王鑫. 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研究前沿及展望[J].生态学报,2017(15):1-16.
LUAN Bo, CHAI Minwei, WANG Xin. Review of Development,Frontiers, and Prospects of Green Infrastructure[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7(15):1-16.
[15]田明华,蔡昕妤,王晓雪,等. 北京市民农园参与者行为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83-90.
TIAN Minghua, CAI Xinyu, WANG Xiaoxue, et al. Analysis on Participants'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in Allot Gardens in Beijing[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14, 13(1): 83-90.
[16]王晓雪. 北京市民农园发展状况调查分析与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WANG Xiaoxue.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of Allotment Garden in Beijing[D].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2.
[17]佘依爽,蔡金栋. 协同设计与创新管理——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经验谈[J]. 景观设计学,2017,5(1):56-65.
SHE Yishuang, CAI Jindong.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The Experience of Sponge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New District of Wenling City[J].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2017, 5 (1): 56-65.
(编辑/刘昱霏)
The Design Exploration of Urban Edible Landscape in China
LUAN Bo, WANG Xin, HUANG Si-han, SHAO Wen-wei, CHEN Jian-xi
Edible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provides food and diverse ecosystem services for cities and residents, therefore it s a sustainable landscape design approach which meet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deman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landscap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China, and proposes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edible landscape. The most important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s the multiscale practices of edible landscape,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ose cases on providing multiple services for cities.
green Infrastructure; edible landscape; urban agriculture; allotment garden; campus landscape
TU986
A
1673-1530(2017)09-0036-07
10.14085/j.fjyl.2017.09.0036.07
2017-07-04
修回日期:2017-08-28
栾博/1983年生/男/北京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方向为绿色基础设施与可持续景观(北京100871)
UAN Bo, who was born in 1983 in Beijing, is a Ph.D. candidate n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nstitute of Shenzhen PKU.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landscape(Beijing 100871).
王鑫/1978年生/男/山西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北京一方天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为绿色基础设施与环境金融(北京 100195)
WANG Xin, who was born in 1978 in Shanxi province, is a registered senior engineer in Green Infrastructure Institute of Shenzhen PKU and general manager of Beijing Yifang Ecoscape.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inance (Beijing 100195).
黄思涵/1992年生/女/福建人/硕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绿色基础设施(深圳 518057)
HUANG Si-han, who was born in 1992 in Fujian province,is a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he works in Green Infrastructure Institute of Shenzhen PKU.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green infrastructure(Shenzhen 518057).
邵文威/1983年生/男/黑龙江人/北京一方天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建筑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建筑与景观(北京 100195)
SHAO Wen-wei, who was born in 1983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He is an architect in Beijing Yifang Ecoscape.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nd urban design (Beijing 100195).
陈鉴熹/1983年生/男/重庆人/北京一方天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新西兰注册景观设计师/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北京100195)
CHEN Jian-xi, born in 1983 in Chongqing, is a registered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ew Zealand.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Beijing 10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