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国,刘 璐
(1.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之局限与流弊
王利国1,刘 璐2
(1.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通过对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严复和蔡元培等5位近代重大历史人物的体育思想进行评述,分析其体育思想的内在局限。认为:近代历史人物体育思想主线是生理身体观,这是他们体育思想的最大局限;当今大众体育认识的落后与近代历史人物体育思想的历史流弊有重大关联,这成为阻碍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大思想障碍。
体育思想;学校体育;历史局限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在国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状态中,一大批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倾其一生。在这一过程中,如李鸿章、张之洞等领导的晚清改良派,康有为、严复等维新派人物,以及伟大的教育家、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之一的蔡元培先生等,不仅因其积极求变的理论与实践成为那一时代的重要人物,而且他们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和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得到了研究中国体育思想的众多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同,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尽管在那一时期,他们站在中国的时代前沿,是为数不多的能“睁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但时代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或者说,历史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所以,他们的体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对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局限及其对当今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
1.1 李鸿章的体育思想
184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不仅是对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李鸿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人虽有文章、名誉、金钱,而无强健之身体,亦何所用之?故养生之术,不可不注意也”。在《军制》一书的训练篇中,他提出:“新兵自入伍以后应每日练习体操;军营体操欲令新兵身体强壮;凡新马兵未习骑乘先习体操两月,有身体轻弱行动不灵者应专练体操三月”。所以,他认为应当通过体操训练使士兵身强体壮。在当时的广方言馆中,新式教育已有西方近代体育。其实,李鸿章建立广方言馆的目的是“求自强之术”,这里的“术”实际上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方言馆建立初期,只设立了英文和法文课程,在后来的发展中开设了各种西方教育课程,考虑到学生不能走向文弱,同时还开设了体操。李鸿章的体育教育思想,其主旨是“练其筋力”,避免学生在掌握了西方技术的时候成为封建士大夫那样的身体羸弱之人。习体操的目的也是为了“强兵”,把体育纳人到军事训练的范畴。由于强国保种思想之迫切,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军国民体育”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中心,而这种体育思想是与身体的发展和军队纪律的维持直接相关的。
虽然李鸿章的体育教育思想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但从其所要达成的目的这个方面看,其体育教育观实际上是“体育=强健身体”这样一种浅层次的体育思想观念。所以,从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之初,体育就是直接作为发展人的生物身体机能而存在的。
1.2 张之洞的体育思想
一百多年前,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一代名臣张之洞以其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深刻地把握了国家落后的深层原因——教育的落后。为改变国家被动、落后、遭人欺辱的局面,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4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他始终致力于改变国家落后的教育现状。在晚清的重大历史人物中,张之洞在国民教育的实践上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制定的主要人物之一,其体育教育思想也对后人的体育观产生了较大影响。1899年,张之洞对书院提出了课程设置改革意见,他指出:“又体操一事,为习兵事者之初基,即与旧传八段锦、易筋经诸法相类,所以强固身体,增长精神,必不可少”。张之洞的体育思想是“教体育,第一桩,卫生先使民强壮。”张之洞主张“体、智、德”三育并重,但体育为第一要务。在当时文弱的中国,强民之体尤为迫切。当然,其“体育第一桩”所表达的思想并不仅仅是强民之身体,实质上是一种“尚武”的精神。其中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发展:首先,是人民得体育教育而能武事(包括个人身体强壮和使用与制作兵器两个方面),以武制武,保家卫国;其次,是通过体育教育促成人民精神层面的强大,拥有坚强的性格和自强勇猛的精神。“莫说武夫学问难通晓,外国武官学比文官高。”他在《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中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试图打破人们认为军人只要习武的刻板印象。这位清末权臣,也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将“体、智、德”三育并重,并以“教体育”为“第一桩”要事。在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他试图通过体育(兵式体操)健强国民、全民皆兵,以此抵御外寇,然而,其体育思想始终强调的是文武兼备。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之洞的体育思想是一种“体育民强壮”、“智育开愚氓”的文武双修的体育育民价值观。
张之洞强调文武兼备的体育教育思想观,虽然没有局限在体育育于身体这一狭隘的认识上,但也并没有深入阐述体育的其他作用,只是说明在培养人的问题上,不仅要通过体育强健其身,还要通过智育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培养文武兼备人才的教育观。
1.3 康有为的体育思想
1890年,康有为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导人物发动和推进了戊戌维新变法,使清王朝末期的封建统治受到巨大的冲击,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辟了道路。康有为作为近代重大历史人物,不仅对中国社会的改良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其对体育也非常重视。同张之洞一样,康有为也认为国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教育,是教育的普遍性问题。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有为在中国首倡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他设想“小学校有体操场、游步场、秋千、跳木、沿竿无不具备”,尤其重视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他认为少年儿童的身体强弱关系到终身健康,儿童阶段应把体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以促进儿童少年的身体发展,“古者舞象舞勺,盖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节……朱子废舞学,而士人废萎迩矣;泰西男女皆有体操,故能强力而任事。”可见,康有为是以发展、完善人体为目的,追求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益来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新的身体观为近代体育的广泛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体育作为一种强身手段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他始终坚持“德教、智教、体教”三育并重的体育教育观,并根据青少年的生长“规律”在不同的年龄段有选择性地加强德育、智育或体育。可见,康有为的体育思想是以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为目的,是从增进健康这一角度来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的。由于中国古代传统的静息以养生、重文轻武的士大夫教育培养观导致国人文弱,而体育之功效,唯促进肌体之健康耳。
康有为积极倡导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为近代体育的广泛传播,为体育在近代教育中争得合法的一席之地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那个时代,强调体育对促民之身体健壮这一作用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种认识较之前的“军国民体育思想”也有非常之进步,但其在体育教育的认识上同样也存在着“体育就是通过锻炼活动增进身体健康”的这样一种局限,从而导致后世对体育教育形成了刻板印象。当下,学校体育不受大众重视,地位尴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长期局限,以致积重难返。
1.4 严复的体育思想
严复体育思想之精华当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可见,“民智、民德、民力”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严复有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武器装备上。他认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他关于当时中国落后的认识,实际上就是“民智下、民德衰、民力困”。此三者,不仅是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也同样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从这里看,严复是将体育的作用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论及“鼓民力”的原因的时候,他说:“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因此,所谓“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教育,以达“气体强健”之目的。他认为,今世五洲五六十国之间,各国贫富强弱之异同,莫不以人民体质强弱为分水岭。在《原强》中,各国皆“以人种日下为忧,操练形骸,不遗余力。”因此,严复认为人民之体质于国家发展有意义,而体育于人民的体质又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在学校教育上,严复也强调三育并重。他说:“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育并重。”
虽然严复强调三育并重,将体育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但是,他将“鼓民力”与“手足体力”等同起来,充分暴露了其体育认识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与同时代的众多历史人物一样,他也同样将体育与强身健体等同起来。其积极意义是肯定了体育的重要作用,毕竟人的身体健康是其他一切的基础,但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1.5 蔡元培的体育思想
蔡元培在1901年所作的《学堂教科论》中,提出“嬉游体操,为卫生而设,生理学之支也,故附于理学”,“中国教育应重尚武,不但为保卫国家计,亦为强身健体计。”所以,关于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目的上,他认为是一种生理卫生方面的,是生理学的一方面。就身体而言,中学时代正值人生发育时期,要想将来有健全的身体去担当社会责任和从事社会事业,就非在这时侯受正当的体育锻炼不可。他说:“今经科学发明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动之力而出;故脑力胜,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衰;新教育所以注重体育运动,实基于此。”所以,体育有助于人体质的改善,能够促进脑力的提高,从而“富智力”。这时候,蔡元培在体育的认识上,也只是局限于人的生理身体。1917年,他在爱国女校的演说中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并阐述了身体与精神的关系——“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可见,后期蔡元培关于体育的认识更加全面。
在长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对体育的理解主要局限在体育卫国的军国民体育,认为体育的主要作用仅仅是强健人民的身体。虽然蔡元培后期关于体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意义,但若深究,会发现“有健全的身体,始有健全的精神”实际上也还是以身体为第一位的,实际上蔡元培先生认识到体育能够健全人的精神是建立在身体这一中介实体上的,体育并不是直接与人的精神发生关系。
2.1 近代历史人物体育思想主线是生理身体观
晚清时期,由于外国的坚船利炮,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致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在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一大批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强国保种思想中有很大成分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体制等。所以,他们倡导的国民教育,吸收借鉴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军国民体育思想,体育也多是体操、军操,其目的无疑是以此增强国家的武备能力。在有关体育的认识上,无论是早期的李鸿章、张之洞和康有为,还是稍晚一点的严复与蔡元培,其有关体育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促进生理身体发展的思想观。不可否认,这是体育所能发挥的功效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但仅仅局限于此,恐难以对“体育之为何”、“体育能何为”这些基本问题有正确的判断。
蔡元培先生虽然在后期意识到体育不仅于身体的发展有相当之功效,还能健全人之精神,将体育的作用从单一的生理身体观扩展到了促进身心共同发展的层次,这可能与西方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成果有着重要关联,但体育之于人的身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已经占据着体育功效的主体地位。更何况,由于前人思想的种种束缚,加之体育研究的缺乏以及时代的限制,将体育与生理身体的发展直接等同起来的思想观念便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众的内心。所以,虽然体育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接受,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也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但大众终究只是当体育为“体”育。尽管少数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有了对体育更为全面的认识,但仍然难以改变中国广大群众当时落后的体育观念,而这一观念便成为了历史的遗留一直持续到今天。而后又由于主智主义的教育思想大行其道,大众对学校体育单一育体的错误认识导致学校体育的地位极为尴尬,虽被确定为课程,但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每向前一步都举步维艰。因此,认识到学校体育之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作用无疑有助于学校体育自身地位的确立,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反而不利于学校体育跳出这单一的体育观,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2.2 大众体育认识的片面性是历史流弊
军国民时代,西方体育的大规模传播提高了“体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轻视身体运动的传统,开始了国人把身体运动、体魄健康、体育竞争和国家兴亡紧密相连的历史。只有人们抛开传统“静以养生”的思想观念,接受体育,体育本身才会有发展的空间。所以,这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甚至是为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然而,中国人对体育的认识,就像一个婴儿的生长一样,虽然其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但从一开始她就带着先天的劣性。在其不断发展、逐渐为国人所接受的过程中,其先天所带的劣性——体育等同于“体”育也遗留下来,并在后来的发展中始终挥之不去,影响着人们对体育的看法。直到今天,这一历史流弊依然大行其道。当回过头来评价近代历史人物的体育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上,其作用是必须要得到承认的,没有他们,不要说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发展,就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可能也极其困难。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体育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像是襁褓中的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带有缺陷,以至于对其后来的整个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由于将体育局限于生理身体的促进,大众对体育认识存在极大的片面性,这一片面性作为历史的流弊,给今天学校体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困难,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最大现实障碍之一。当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所提倡的也不是单一身体观。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4个部分。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所提出来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大领域目标是与之相联系的。也就是说,体育的功效是多方位的,促进身体的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大众对体育的认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这一个方面上。由于对体育的认识片面,导致了今天的学校体育不受重视,事实上其地位从过去到现在并无本质上的提高,只是在国家层面的制度助力下,才看似受到相当重视。
所以,在近代西方体育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对体育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局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一局限并不重要,甚至是它并不作为局限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局限才渐渐暴露出极大的弊端,以至于产生了难以逆转的不利发展趋势。因此,当今中国大众对学校体育理解的片面有其深刻的历史流弊。今天,尽管我们一再地强调和引导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众理解学校体育的多重育人作用,但实际却收效甚微,这与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人物体育认识的局限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中国现代学校体育制度真正开始的节点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学校体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现实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大众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观念落后。诚如鲁迅先生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中国所说的,要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就必须要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改造。今天,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大众观念落后这一巨大思想障碍,所以,如何改造这样一种落后的体育认识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对具体事物(如体育)的认识中,由于人们掌握的知识不全或历史本身的局限,必然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足。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人物的体育思想,对它们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给予合理的评价,才能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求索学校体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1] 邓曙光.李鸿章家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10.
[2] 江文奇.学校体育思想效力的优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5):84-87.
[3] 张之洞.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3747,4258.
[4]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3.
[5] 王凤杰,高明信.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体育变迁之间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7):28-32.
Limitation and Drawbacks of Modern Sports Ideology in China
WANG Liguo1, LIU Lu2
(1. Sports Science Dept., Nanjing Normal Univ., Nanjing 210023, China;2. Sport Dept., Suzhou Univ., Suzhou 215006, 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ports ideology of LI Hongzhang, ZHANG Zhidong, KANG Youwei, YAN Fu and CAI Yuanpei and analyses the limitation of their sports ideolog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hysiological body view is the limitation of their sports ideology; the indecency of the public sports awareness is rel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drawbacks of the modern sports ideology, which has become the greatest barrier of school s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sports ideology; school sport; historical limitation
王利国(1990-),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
G80-05
A
1672-268X(2017)01-0080-04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