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安,谢志垚,刘小惠,王 波
苏炳添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王常安1,谢志垚2,刘小惠1,王 波3
本文以苏炳添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进行分析,为提高专项成绩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苏炳添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并分析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主要出现在起跑到起跑后加速的衔接阶段中,运动姿态主要是上体倾较大逐渐减小,重心较低;动作外形上主要是上下肢的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摆动速度逐渐加快;行进间的速度上主要变现为逐渐增大,从动作细节上看:脚着地离地的时间逐渐缩短、下肢在最大剪绞过程中两大腿角逐渐增大,绞剪速度逐渐加快;身体重心的前移在前摆下压后的后拔距离逐渐增大和后蹬距离增大的基础上,变现为单步过程中骨盆移动距离逐渐增大等特点。在训练中常用到的手段多以结合屈蹬式技术训练手段为主,但要注重专项力量训练。
起跑;加速跑;衔接技术
学校田径运动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民族的体质和提高竞技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在田径项目中,短跑是体能为主导的速度型项目,它可以增加学生的拼搏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是其它项目难以替代的,在当今的体育项目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而且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使得短跑的训练也更科学化、精细化,对短跑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阶段划分,并且根据不同的阶段划分进行技术的研究和训练,而且各阶段衔接中的衔接技术也是研究和训练的重点。在100米这一表现出人类绝对速度的项目,一个微小的动作细节都有可能导致比赛结果的改变,因此研究100米跑中的起跑阶段和起跑后加速跑阶段出现的动作衔接技术就更有必要性。本文通过对苏炳添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衔接技术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找出影响运动员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衔接技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关于运动员短跑的起跑、加速跑,以及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衔接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参考意见。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优秀运动员苏炳添的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衔接技术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中国知网等搜索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期刊及学术论文,广泛地阅读了相关资料,查阅有关短跑加速跑技术和途中跑技术的相关文献,以及一些关于田径衔接技术的资料,获得理论支撑,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2.2 观察法
通过细致观察优秀运动员苏炳添的比赛录像,经过反复慢放、回放,从整体及具体的技术动作中观察收集有助于该研究的内容。
2.2.3 访谈法
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部分田径课教师进行访谈,对论文研究的相关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听取建议,得到相关专业知识及方法。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和观察到的数据运用了在大学所学的体育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并且对其做出整理,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3.1 影响运动员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的因素分析
3.1.1 注意力集中程度
运动员在起跑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其注意焦点主要有主动反应和被动反应两种,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听发令枪响和应答动作上。前者能使感觉神经高度兴奋,传导速度加快;后者是在接受刺激后感觉神经才开始兴奋。同时这也和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能力关系密切。在对衔接技术的影响因素上主要表现为要让练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运动员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动作上,才能有助于肌肉群紧张度的提高,增加动作完成速度,从而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3.1.2 短距离屈蹬式技术对衔接技术的影响分析
屈蹬式技术可以从摆动的连续性和幅度两方面来影响衔接技术动作,主要表现为快速积极的主动发力摆动上;其次是对身体重心的影响上,屈蹬式技术注重起跑后加速身体重心的保持,进而对衔接阶段重心的平稳性提供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胸部及以下保持前倾姿态,并在强大的腰腹肌力量的保证下为下肢的发力提供支点,并将为力量在躯干处的上下传输提供通路;最后,就是对肢体末端速度的影响,屈蹬式技术要求下肢的脚要快速的着地离地以及上肢手指末端的速度,因此在对衔接技术的影响上主要表现为要求练习者快速度的完成一个动作进而缩短脚着地离地的时间,同时由于肢体协同性,而影响上肢手部的动作。
3.1.3 步长和步频
苏炳添也曾说自己虽然启动较快,但也经常会出现被高水平运动员超过后,自己的节奏被带乱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达到理想成绩,因此在训练中要加强自身的节奏的训练,要养成不被外界环境影响自身技术的动作定型。步长和步频的协调增长是增加起跑加速阶段速度的重点,在这个阶段中步长的合理加大、步频减少,就可以促进速度持续提高。对衔接技术的影响上主要表现为要求练习者合理的调整步频与步长,维持较好的起跑加速阶段,较好的发挥速度与速度耐力,保证技术质量。
3.2 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分析
从表1看出,苏炳添100米成绩在各种大型赛事上的变现为10.06~10.19s之间,这说明他的专项成绩较为稳定,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而在专项技术的表现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启动衔接加速跑出色、步频快、蹬摆动作连贯、发力足,身体重心稳定性强。
通过观察录像收集资料,对专家教师进行咨询,其技术特点主要表现:
3.2.1 对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阶段的分析
起跑阶段和起跑后加速阶段不是独立的两个阶段,它们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它们在某一个阶段进行过度,在完整100米阶段划分中就是起跑阶段和起跑后加速跑阶段的衔接阶段。这一阶段时间较短,距离也较短,根据运动员水平的不同这一阶段的距离和时间有所不同,这一过程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出现转折:由起跑前的静止状态变为起跑后加速跑的费力杠杆,在技术动作上也呈现出不同,由起跑时的大幅度摆臂后蹬逐渐转变为摆臂幅度减小、步伐加大、屈腿幅度逐渐减小,逐渐转变为屈蹬式技术特点。其启动速度较快,技术动作转变及时,应用得当,充分表明对于技术阶段的把握很清晰。
3.2.2 对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身体姿势和重心的分析
运动员由静止的蹲踞式变为前倾的起跑后加速跑这一过程,身体姿势由前倾较大逐渐减小,而在衔接阶段中运动员上体会因为下肢摆动动作的改变以及整体位移速度的加快而逐渐由整个上体较大前倾变为胸部以下开始偏向减小而胸部以上呈现较少的前倾的上体躯干运动姿态,这一过程中上体动作外形的保持主要是在强大的腰部和腹部肌肉力量的支撑下才能得以完成快速和大幅度的摆动,而在这一过程中上体姿态的改变会导致身体重心的改变,这种改变从蹲姿到较大的身体前倾的重心变化幅度有了较少的波动,也就是说重心的时间变化在重心变化曲线表上呈现出较为圆滑的现状。在身体姿势及重心的改变方面,其时机把握比较恰当,有效的增加了起跑到起跑后加速跑阶段的实效性。
3.2.3 对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的分析
身体前倾减小的积极加速阶段,上下肢的技术动作主要是快速的摆动、积极的前摆和有力的后蹬,并且注重后蹬的主动发力要远远大于注重前摆的摆幅,这一阶段的主要受力就是下肢的快速连续的蹬伸,而这种蹬伸产生的力量方向主要指向前上方,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身体重心的高度和获得先前的推动力,而加速跑阶段主要注重上下肢的大幅度摆动注重的是摆动技术的发展,通过圆式摆动来获得向前的推进力,而这一力量的主要来源是前摆下压后的积极后拔为主以及后蹬时膝关节处蹬伸为辅,在这一过程中后蹬不在是力量的主要来源,因此此时更加注重摆动而非蹬伸,而这种摆动因为摆动腿的位置和运动方式分为前摆和后摆,所围绕的中心就是髋关节。因此从这两者上看衔接阶段中衔接技术的动作主要任务就是衔接和过渡,目的是使运动员由静止状态变为加速跑状态进而过度到途中跑阶段,而具体的动作表现为:开始注重摆动技术的质量,即主动的加大摆动幅度和摆动速度,缩小脚着地离地的时间,此时后蹬时膝关节的屈伸幅度由积极加速阶段的较大逐渐减小,前摆的幅度逐渐加大,并且下压时放脚的距离逐渐变远,比途中跑阶段要近,并且动作外型上更趋向于下以髋关节为中心的圆式滚动式摆动,上肢以肩关节为中心的圆式前后摆动。
3.3 提高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的有效方法
关于100米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的训练首先要抓住其目的:解决起跑阶段与起跑后加速阶段的衔接问题,以保证运动员获得更好的速度效应。
在训练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3.1 脚踝支撑力练习
衔接技术的训练必须注重脚踝的训练,用运动训练学原理解释就是下肢的支撑能力必须要强,因为只有良好的支撑能力才能做到着地后的重心下降波动较少,以形成快速连续的下肢摆动。
3.3.2 登伸练习
积极主动的登伸动作也是衔接技术训练的关键,这有助于初始步频的有效提高和之后步长的加大,有效的促进速度加快,这就要求训练者应加强爆发力的练习。
3.3.3 屈蹬式技术练习
在训练手段上多选取与屈蹬式技术训练相同的技术手段,即动作细节按照屈蹬式技术要求,表现为针对上下肢协调摆动训练,主要集中在上肢摆动幅度和下肢后摆技术的训练上,针对上肢的训练主要是配合下肢的摆动。
3.3.4 衔接技术练习
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的衔接技术的训练必须掌握好起跑技术和加速跑技术这两个技术动作,在此前提上再进行二者的衔接训练,训练中主要注重的是技术动作的合理衔接。
3.3.5 专项训练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术训练的基础,尤其是上下肢登摆力量的训练,同时良好的衔接技术是在快速的起动阶段中,因此人体核心区良好的动态稳定能力以及传导能力也是训练中必须重视的。
4.1 结论
4.1.1 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主要出现在起跑到起跑后加速的衔接阶段中,运动姿态主要是上体倾较大逐渐减小,重心较低;动作外形上主要是上下肢的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摆动速度逐渐加快;行进间的速度上主要变现为逐渐增大,从动作细节上看:脚着地离地的时间逐渐缩短、下肢在最大剪绞过程中两大腿角逐渐增大,绞剪速度逐渐加快;身体重心的前移在前摆下压后的后拔距离逐渐增大和后蹬距离增大的基础上,变现为单步过程中骨盆移动距离逐渐增大等特点。
4.1.2 屈蹬式技术对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衔接技术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屈蹬技术更注重摆动技术的技术特点,从而在衔接阶段对衔接技术的摆动连贯性、摆动幅度、摆动速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4.1.3 在训练中常用到的手段多以结合屈蹬式技术训练手段为主,但要注重专项力量训练。
4.2 建议
4.2.1 衔接技术的训练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认识上,而这一技术并非是主要技术,只有针对水平较高的100米短跑运动员才可以进行此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训练中要注意区别对待,以便于不同级别运动员成绩的有效提高。
4.2.2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术训练的基础,尤其是专项素质的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着重训练运动员的体能和专项素质的训练,使得运动员能更好的完成运动技术,取得好的成绩。
4.2.3 衔接技术的动作标准是灵活的,要依据不同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标准,只要符合个人起跑技术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特点的生物力学要求就可以,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其中的距离和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
[1] 王森.探讨短跑比赛“前中后”介入专业技训干预[J];科技信息;2012年02期.
[2]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陈波.1990~2001年世界及中国短跑成绩发展态势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4] 赵淑华.我国男子100米跑成绩落后原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12.
[5] 廖爱萍.对中外100米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董广新.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周期划分的再认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3.
[7] 谢云.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建制的困惑与解读——以安徽省普通高校为例[A];自主 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9] 谭明义等.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步频、步幅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12).
[10] 周国锋,张蕊.拖物跑 提高体育考生短跑成绩的有效方法[J];田径;2003年11期.
InfluentialFactorAnalysisontheConnectingTechniquebetweenStartandAccelerationofSuBingtian
Wang Changan1,Xie Zhiyao2,Liu Xiaohui1,Wang Bo3
Objectiv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improvingsport specificperform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ecting technique between start and acceleration of Su Bingtia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It summarizes and analyzesthat this technique appears in the connecting phase between start and acceleration, while upper body tilt decreases and gravity goes down, limb range of motion increases and swing speed increases, running speed increases, foot contact time shortens gradually, angle between legs increases and step speed increases during maximum leg swing, with the forward move of body gravity, based on back pull and pedal distance increases due to forward swing and pushing, Pelvis movement distance increasing in single leg process.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raining approaches are combined with bent step skill training, with adequate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
Su Bingtian; starting; accelerated running; connecting technique
王常安(1988-),男,四川巴中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第二作者简介:谢志垚(1993-),男,四川巴中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三作者简介:刘小惠(1994-),女,四川成都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第四作者简介:王波(1976-),男,四川通江县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Sport Schoo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3.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四川 通江 636700
G822.1
:A
:1005-0256(2017)09-0084-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