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程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分析①
黄程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为社会培养健康、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学习以及自主体育健身的能力,这也就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该文将针对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进行策略分析。
高校 田径教学 改善对策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具有着众多的优势特色,可以对高校学生进行积极的培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也积极地进行了多次改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田径教学,考核标准的不合理性、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的田径教学质量以及体育教学目标。因此,就应该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围绕田径教学的目标,改变田径教学的陈旧模式,将健康作为第一指导,从而对高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地深化改革。
1.1 教学现状之轻竞技及重竞技的现象
给高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困难的,就是田径这一竞技性很强的项目,与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的价值理念相背离的,就是对田径项目竞技性的过分强调。然而,对田径项目竞技性的过分弱化也是不对的,因为单纯地对身体素质的追求是非常片面的做法。因此,在田径教学中,应该将田径项目的健身价值积极地注重起来,通过合理的加工、改造,从而起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与拓展训练积极地融合在一起,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符合教育的目的。
1.2 教学现状之田径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难免会发生教材被多次重复利用的事情,因为高校的田径课程是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缺乏弹性和空间,及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健身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内容的缺失,对于高校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现如今,高校田径教学既没有办法让其学生感受到相较于初高中教学“高”在哪里,也没有办法将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评价并没有起到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作用,评价中枯燥、乏味的居多,也不利于培养和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体育观。
1.3 教学现状之传统田径教学死板限制性
在田径课程的传统教学中,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体现出了田径教学的基础部分,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兴趣,是对教育作用和培养作用的忽视,造成了学生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到体育中,但是对体育却有着热爱的尴尬场面。
1.4 教学现状之单一的田径教学方法
“填鸭式”的方法,就是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中最常采用的,反复示范和讲解,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作为主体,阻碍学生的思维创新,这就是“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表现。不仅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的思维创新,也没有起到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在现在的社会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仍然是高校中田径教学的主要方式,不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1.5 教学现状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活动主体的地位忽略,而过多考虑的就是自身的技法教学。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办法激起学生田径课程的兴趣,将训练化、程式化以及专业化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其教学的模式上,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且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1 改善策略之新教材的改革
对于高校田径教学改善策略,就应该改善新教材,从而将全新的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逐渐上升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2.2 改善策略之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高校田径教学改善策略,就应该改善教学内容。在现在全新的社会大背景以及体育教学不断深入的改革下,传统的教授重复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需求,全新的内容体系就应该将学生体育能力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淡化竞技的观念,注重健身,将良好的健身锻炼的行为习惯养成。所以在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将实用化、多元化以及弹性化积极地重视起来。还应该将健身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选择的方向,还要增设课程,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运动项目的自由和空间,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终身体育的观念。
2.3 改善策略之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
将培养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基础,这就是体育教学的宗旨,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对体育产生足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运动特长。除此之外,还可以起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2.4 改善策略之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高校的田径教学的内容上,以前注重的只是竞赛项目,却忽视了学生才应该是体育教学的对象,所以没有区别对待,任何地方都要求整齐划一,从而对学生的发挥有着不利的影响。当然,每一个学生对竞技性运动项目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千篇一律的标准只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在体育教学中,田径的考试内容缺失的就是对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方法以及能力的考量,注重的是对学生单纯的运动能力的体现。在高校的体育考试中,考核的方式决定考核的结果,因此就有一些同学没有办法完整地选择内容。所以,应该将考核的开发性和适应性增强,从而降低学生对体育科目考核的抵触心理,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2.5 改善策略之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田径教师在整个的教学中,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应该以引导学生为首要任务,倡导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共同探讨。所以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形成自学的评价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从而消化、加工和吸收,促使其和自身具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融合。平等的研讨和双向交流,就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力的方法,促使学校田径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体育现状,创新新的教育体系,对高校田径教学进行改革的创新工作,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为创建全新的体育教育体系做出极大的努力。
[1]赵源.厦漳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4.
[2]夏尤佳.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教学现状分析[D].河南大学,2014.
[3]黄松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05(6):96-98.
[4]辛静,梁建平.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5):69-70,87.
[5]李修振.影响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开展的致因分析及发展思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9.
[6]孙立伟.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9):10,61.
G8
:A
:2095-2813(2017)02(c)-01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130
黄程(1982—),男,汉,湖北武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