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广东深圳 518055)
微课在公共体育课程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①
陈爱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广东深圳 518055)
微课以其“微”的特征,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而且教学效果反馈相当好,然而在体育课程中应用的较少,集艺术性与技术性于一身的健美操课程能否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微课的方式来实现新的教学的途径,是该研究的主要目的。主要使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微课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微课 多媒体技术 健美操教学
健美操是一种以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参与为特征的有氧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 习练健美操有诸多好处,主要体现在强身健体、塑造形体、培养气质,还有减肥的功效,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特别适合女性,为广大女性同胞所喜爱[1]。健美操的起源应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举世闻名。他们认为,在世界万物之中,只有人体的健美才是最匀称、最和谐、最庄重、最有生气和最完美的。古希腊人喜爱采用跑跳、投掷、柔软体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种体育项目进行人体美的锻炼。并且提出了“体操锻炼身体,音乐陶冶精神”的主张。运动的特点为不受年龄限制,内容丰富新颖,有益身心健康,动作协调多变、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等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健美操总体的发展比较好,各地先后建立的健美操协会,也涌现出一批领军人物,如,广州体育学院的徐中秋老师、赵媛媛老师和北京丹彤俱乐部的程丹彤老师等,其中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徐中秋老师是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秘书长、中国啦啦队运动项目创始人和国家健美操训练基地负责人。不仅专业体育院校健美操开展效果好,综合性院校在此方面也特别重视。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上,培养了较为充足的健美操师资。
在健美操教学探索上,学者结合健美操课程性质,运用小课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受试对象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各因子得分有显著差异;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及自责因子得到显著改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1]。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新的教法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参与意识,提高自学能力以及体育创新能力[2]。当然课程评价和课外锻炼等要多方面入手,积极建设适合自己校情的健美操课程[3]。
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美学意识,对于健美操的艺术教学,强调抓住形象性,创建较好的教学情境[4]。学者[5]提出健美操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 中学阶段未完成健美操教学大纲计划;学生基础差;学校健美操场馆、器材、设备条件过于简陋;来自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多种因素。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和身体素质方面,音乐节奏感不强和自我锻炼意识不足;在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专业业务水平亟待提高,教学形式单一、陈旧。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并创造良好的健美操教与学环境,提高学生自我锻炼和学习意识。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6]。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7]。微课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
多媒体技术为健美操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10],对健美操教学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有利于在效果上的反馈,有利于个别化的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健美操教师多媒体应用观念不强,相关的软件开发较少,健美操教师软件开发能力期待提高。
现在的学生喜欢使用移动终端,刷微博、微信等,微课正好符合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可供随时学习,更为那些专业技术不太好的学生提供补习机会,微课对于体育课程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11]。
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课微不小”。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12]。
学者提出在健美操教学中应注意3个问题:基本知识不容忽视、健美操套路的选择以及要教会学生识图。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控制论等理论,设计了互交式教学方法,通过在普通高校女生韵律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发现实验组在考核成绩以及优秀、良好等各等级上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提高健美操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等。
微课要做好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和真实性,要具备较好的教学设计和心理学设计,能够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同时将微课与常规课程、课程特色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1]蔡春霞,李洋,邵伟德.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9):1259-1261.
[2]洪涛,张英.高校健美操教学 “创新式” 教法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536-538.
[3]孙红梅.构建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07-109.
[4]郑丽娟.健美操艺术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82-84.
[5]陈晓蕊.高校健美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3):122-124.
[6]王海英.关于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1,30(20):174-175.
[7]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4):13-14.
[8]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 “微课” 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19):2627.
[9] 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2):42-44.
[10]许丽斌.多媒体技术提高健美操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5):85-88.
[11]孙庆.体育课程建设中微课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 (9):124-125.
[1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G831.3
A
2095-2813(2017)01(a)-010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103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4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