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有效应对措施探讨
刘新华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是体育教育学科中的一部分,由于高校之间的条件差异以及教学理念不同,使体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有的高等院校偏向于学术研究,而有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则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主要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关于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应对的措施。
高校 体育教育 训练学专业课程设置 现状 应对措施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在很多高校都有设置,但由于各高校之间的教学理念、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体育教育课程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学校的类型上来讲,设置的体育教育课程训练专业课程的高校有综合类高等院校和体育院校。在教学理念方面,一些院校则偏向于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术研究,而一些院校则注重于学生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1]。因此,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各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现主要针对体育教育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1.1 基础设施不完善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设备,为教学提供便利。但由于多种原因,某些高校关于体育方面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训练场地缺乏,体育场馆维护工作不到位,体育器材缺乏或老旧,体育设施不完备等。总的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硬件条件没有满足学生的要求,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亟待解决。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可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两种类型的课程在学时、学分等方面都不同,从不同的高等院校来看,不同的学校在课时、学分方面的设置也不同。体育院校作为一所专业的体育类学校,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教育教学、体育项目等方面都比较专业和完善,因此,体育教育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相对合理。但综合类的院校在体育教育课程方面的设置相对不合理,例如:课程安排不当、课时过少、学分较低等情况,这些情况反映了综合类高等院校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不重视。根据统计,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的课程为必修课时,设置学时是2 044学时,而设置为选修课时,设置的学时是324学时;包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是1 422学时[2]。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是必修课时,课时设置相对较长,而作为选修课时,课时设置较短,而且相差十分悬殊。同为必修课课程,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在不同的学校其学习课时也不相同,存在较大的差异。
1.3 教学模式滞后
大多数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都十分相似,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结合课本进行理论教学,再做动作师范,之后让学生自主训练,在期末进行考核。这一教学方法比较滞后,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学方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当,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同时也说明了体育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没有进行积极创新,而且滞后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校、教师在体育教育课程教学方面不够重视,容易让学生认为体育训练学专业课程不重要,只关注成绩是否达标,不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考核也过于简单,大多数只采用期末的成绩作为考核成绩,将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重视,进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2.1 完善体育教育基础设施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合理设置的前提,学校要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条件,才能够体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在教学时,需要足够大的场地进行练习,包括露天和非露天体育训练场地。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开拓充足的体育训练场地,做好体育场馆的维护、修缮工作,提供足够的场地进行教学。在体育器材方面,老旧器材要及时更换,缺乏的器材要及时购进补充,体育器材的管理人员要定期统计体育器材,并上报体育器材的种类、数量等,以便及时购进补充。体育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上报体育器材、场地的需求情况,方便学校购进相应的设施设备。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的管理,包括田径场、篮球场等的维护,对于不合格的场地应及时修缮,通过完善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使教学条件与体育教学训练学专业课程设置相匹配。
2.2 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较强的学科,在课程的设置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3]。要达到有效的教学就需要充足的学时,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技能和理论,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如果课时较少,教师只能偏重于理论或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如果课时过多,会占用其他学科的课时。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课时进行学习和训练。除此以外,在课程的考核方面,可以根据课时的安排来设置阶段性的考核, 并将阶段性的考核纳入期末的专业课程考核中,作为最终考核标准。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篮球拍球、运球等方面教学完成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在篮球比赛中,对于胜出的篮球队伍加分,纳入表现评分中等,使考核方式多样化,通过完善专业课程各方面的设置后,使课时、学分、考核等方面更加合理。
2.3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包括教学方式、理论知识、创新教学等方面。例如:对于网球课的专业任课教师,每2年对教师进行考核一次,观察教师是否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在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时,学校要及时进行考核,检查教师对于新教学模式的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定期开展团体比赛体育项目,并将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分,并计入考核评分中,如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很多体育项目的比赛所需时间短,完全可以利用有限的课时来实施,而且团体体育运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在体育训练学专业运动中,常出现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问题,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动作不规范,导致出现运动损伤。因此,纠正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动作不规范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运用影像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运动、比赛时,将运动情况录像,并组织学生观看,对学生运动过程中动作方面的不足进行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关于该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专业特点等,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一般来说,主要还是教学硬件条件和专业课程设置的相互匹配。因此,学校应重视在体育教育经费方面的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拥有充足的教学条件,并提高体育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进修优化,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1]安宏.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启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143-146.
[2]孙亚男.我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科技展望,2017(7):348.
[3]姚璐,李克良,夏重华,等.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术科课程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为例[J].冰雪运动,2015(3):35-41.
G807
A
2095-2813(2017)06(a)-004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046